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机器人劳动者”将如何影响未来就业市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五一节,劳动者的节日。与此同时,一种“机器人劳动者”正日益引发社会关注。

  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自2013年起5年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称该项目至 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安徽正抓紧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广东、山东等地则都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
  
  促转型、用工荒等因素助推“机器换人”遍地开花

  业内专家称,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需要、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难等因素,共同推动各界对机器人劳动力的期待。

  在深圳雷柏科技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的主角不是一排排工人,而是一列列灵活翻转的机械手臂。通过研发智能自动化体系,雷柏科技直接生产员工数量从十多年前高峰期的32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800多人,每年节约大量费用支出。

  据悉,从2005年开始,雷柏遭遇“用工荒”,人力成本上涨。2011年,雷柏一口气购买了75台工业机器人,人力成本骤降。“以键盘组装为例。现在一条生产线上,5名工人通过管理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之前100人的工作量。”雷柏机器人运营管理部经理刘慈平说。

  根据广东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东莞“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共1485个,预计可减少8.7万工人。

  在山东,兖州煤业下属的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炉具生产车间,看到,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小机器人背着材料穿越车间,准确奔向焊接工位。它们停靠后,搬运机器人自动抓取材料,交给下一个流程的焊接机器人。

  兖州东方机电公司技术质量中心主任谭光韧表示,目前,公司在炉具生产的关键环节使用了3台ADV智能移动机器人、一台库卡搬运机器人和5台焊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对接上一个工序的完成品、下一个工序空位,能替代大约50人的劳动。

  谭光韧说,公司计划下一步在年产10万台炉具生产线上实现全自动化,上下料、组对、焊接、喷涂等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操作的人工将从400人减到100人左右。”

  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总部位于浙江绍兴的三力士公司,在投入建设“无人车间”后,仅人工成本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的7%左右。

  现存哪些工作“饭碗”更可能被机器人“抢”?

  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袁辉表示,2015年,中国建设银行把客服机器人用于呼叫中心,当年就取代了大量员工。“还有很多银行、运营商、电商甚至地方政府都在开始运用机器人。”袁辉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认为,机器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领域,以及智能汽车、无人机等方面。

  山东临沂申通业务总监吴礼华介绍,为提高效率及避免暴力分拣,目前,临沂申通配备了320台智能分拣机器人,每小时可以处理1.8万个5公斤以内的包裹,准确率基本达到100%。同等工作量所需人工由150人降为30人,削减岗位达80%之多。

  江苏常州火凤凰永动型消防灭火机器人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火凤凰”的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公司总经理任曲波介绍,这款机器人除了耐高温,还可以进行毒气探测,能代替消防员进入高危火场、爆炸、有毒环境,执行关闭阀门等任务,降低事故现场的二次爆炸概率。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博士说,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当前拥有广大的市场与广阔的前景。“例如,我们正在做智能护理设备的临床实验,可以进行各种生理参数的检测。”曲道奎强调,“未来,机器人可以在消防、救援、守护、医疗护理等公共服务等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调研员王桂强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会造成部分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但也有专家认为,机器人的应用将创造更多高端就业机会。这可能包括: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工业工程师、模拟专家、供应链协调岗位、系统设计、信息技术、3D 辅助设计、现场服务工程师、销售与服务人员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的就业岗位专业性极强。

  如何面对“机器换人”?

  多数专家业者认为,虽然机器人对人工岗位造成一定影响,但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供职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王亚敏表示,虽然自己的工作一度被机器人替换掉了,但通过2个月的培训,她已经重新上岗,从普工晋升成为技术员学员,甚至还加了薪。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卫强说,尽管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但是大部分员工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消化,经过转岗培训后重新上岗。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最早是代替人,然后发展到服务人,将来是扩展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说,“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在一些结构化的环境当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都比较差。服务机器人目前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至于特种机器人,都是需要通过人工遥控操作完成特定工作。”

  长泰机器人CEO杨漾和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树新都认为,未来机器人可能从操作、视觉和语音方面模仿人类,替代人工,但一定只是更多地服务人类。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蔡秀玲教授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服务业将新增大量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大多经短期培训即能胜任,可以有效缓解“机器换人”造成的短期“失业”压力。她建议政府和社会统筹资源,加大在职业培训和“双创”扶持方面的投入,引导劳动力实现分流与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