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少儿编程产业环境分析:相关政策陆续落地 大众消费意愿提升

       少儿编程是一种帮助孩子整体性提升逻辑思维,锻炼创新意识的综合训练课程,教育的对象为3到18岁的儿童和少年,基于可视化图形编程工具和基础编程语言,构建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和开源硬件平台。根据工具系统,少儿编程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软件编程、硬件编程。

少儿编程教育课程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少儿编程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研究》显示。虽然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政策推动及人们对编程教育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升,行业自身有了较好的发展,渗透率也有所提高,市场规模也逐年扩大,从2015年的83亿元增至2020年的2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1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2015-2025年我国少年编程教育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一、政策环境(P)

       2017年我国首次将编程教育纳入政府决策,地方积极响应,在中小学设置相关课程,编程地位逐渐从兴趣课变为学科教育。此外,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落地措施出台速度加快。

中央政策

颁发部门及相关政策

主要内容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

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

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明确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宣布:即日起,从小学教育,中学科目,到大学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

提出,要将三维设计、开源硬件、人工智能正式划入新课标,成为高中学习的必修课。

教育部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文件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 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创新课程体系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今年将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并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同时,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资料来源:教育部等

地方政策

颁发部门及相关政策

主要内容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公布《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推进 STEM 课程实施试点学》

指出为深入推进 STEM 课程实施,根据市区联办、布点试验的工作策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共设立了 155 STEM 课程试点学校,立项了 168 STEM 课题

浙江省提出《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

信息技术(包括编程)正式纳入高考,2018年新高考,已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考的考试科目

《重庆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提出:以提升中小学生素质为动力,全面推进科技与社会实践教育。要求开展中小学 STEAM 教育研究。探索科技创新 STEAM 教育课程研究,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开展 STEAM 教育试点。做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重点项目「中小学科技创新改革试点」研究,促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改革

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

要求将编程教育列入中小学必学科目。明确规定各小学要开足开齐编程教育课程,小学3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初中阶段累计不少于36课时

青岛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建设适合学生开展 STEAM 课程学习与实践的创新实验室。到2020年,要在全市建设 60 个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创新实验室

江苏省印发了《江苏省 STEM 教育项目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公布了 243 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其中幼儿园 32 所、小学 122 所、初中 47 所、高中 42 )。明确指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将艺术人文、社会历史等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纲要><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纲要>的通知》

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

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推进意见》的通知

提出开发创新教育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以项目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创客教育、STEAM 教育和机器人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每市至少建设 3 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印发《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提出中小学阶段普及编程教育的要求,各地市电教馆应组织专家,加强政策学习,跟据本地情况,出台相关实施意见

资料来源:各地方政府官网

       二、经济环境(E)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居民教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为我国少儿编程行业的发展奠定消费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即使在2020年因疫情动荡的一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比2019年有小幅减少,为 21210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也略有降低,为2032元。

2013-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社会环境(S)

       近年来3-18岁人口持续增长,虽然增速逐渐放缓,但我国人口基数量大,2019年中国3-18岁人口数量达到2.37亿人,同比增长0.58%。随着80、90后年轻一代父母逐渐成为家长群体的主体,他们对子女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应试,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逐渐转化到孩子的综合竞争力上,少儿编程作为现代新兴的课外培训,受到青少年和儿童的青睐。

2014-2019年中国3-18岁人口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外,IT行业成为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符合家长教育投资的期望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平均工资为177544元,并从2016年至2020年连续超过金融业排名稳定在各行业门类首位。

2018-202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单位:元)

指标

2018

2019

202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147678

161352

17754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123343

133459

139851

金融

129837

131405

13339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100162

107733

11672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98118

108903

115449

文化、体育和娱乐

98621

107708

112081

教育

92383

97681

10647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87932

94369

10448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88508

97050

100642

采矿

81429

91068

96674

批发和零售

80551

89047

96521

租赁和商务服务

85147

88190

92924

房地产

75281

80157

83807

制造

72088

78147

82783

建筑

60501

65580

6998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56670

61158

6391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55343

60232

60722

住宿和餐饮

48260

50346

48833

农、林、牧、渔

36466

39340

4854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时,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计算机等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将会成为少儿编程教育推广的驱动力。2020年我国“强基计划”提出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人才紧缺方面的人才需求,与编程能力相关度极高。市场需求也促使人才培养向低龄化发展,由此少儿编程也成为近几年教育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此外,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中国所缺5G直接相关人才800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500万。

四、技术环境(T)

少儿编程的扩张离不开4G/5G、移动端设备、大数据、AI和VR/AR技术的广泛推广。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升;4G/5G技术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提倡光纤入户、宽带提速降费,家庭普遍具备接受远程教育的网络环境;手机、平板等移动端设备的更新迭代,OLED、超清智能摄像头、低功耗等技术的注入,优化了用户体验,随时随地都能开始线上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也为编程教学提供了更多个性化解决方案;未来AI和VR/AR发展也给编程在线教育带来良好生机。

少儿编程技术支撑示意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助力我国AI教育行业模型及应用落地加速 学大教育、豆神教育等企业入局

政策助力我国AI教育行业模型及应用落地加速 学大教育、豆神教育等企业入局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AI教育行业发展。例如,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明确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AI应用进校园、进课堂,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使用AI的能力和习惯,并推动开发普适性教学资源、

2025年03月24日
《双减》政策对我国教育行业影响分析:头部培训机构转型方向潜力仍足

《双减》政策对我国教育行业影响分析:头部培训机构转型方向潜力仍足

《双减》政策发布后,教育部陆续发布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划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同时给出鉴别指南,K9学科类机构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在此影响下,我国教育校外培训机构数量骤减,“双减”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转型方向潜力仍足,我国教育机构头部具先发优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老年大学行业分析:国家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市场迎来扩张潮

我国老年大学行业分析:国家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市场迎来扩张潮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对其健康、生活和精神需求不断丰富。近年来,政策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持续扩大老年大学行业优质资源供给,市场迎来扩张潮,但只能满足8%左右有需求的中老年人,所以仍然较大需求增长空间。虽然目前公办老年大学是老年大学行业主力,但近几年民办老年大学也相继涌现。

2025年03月18日
中国儿童乐园行业市场及供应规模逐年增长 寓教于乐型乐园更受消费者青睐

中国儿童乐园行业市场及供应规模逐年增长 寓教于乐型乐园更受消费者青睐

儿童基数庞大叠加教育观念改变下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娱乐活动的多样性,我国儿童乐园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刺激供给端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游乐园数量已超10000家,2024年上半年我国儿童乐园约为1.12万家。

2025年03月11日
免费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目前行业正面临深刻结构性调整

免费学前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目前行业正面临深刻结构性调整

教育是民生之本,亦是国之大计。2025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2025年03月08日
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招录市场稳定 其中公务员考试培训占比大 教师考试培训增速快

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招录市场稳定 其中公务员考试培训占比大 教师考试培训增速快

近年来,职业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愈发受到国家关注。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以学历职业教育为主,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非学历职业培训市场增长速度将显著快于学历职业教育。职业考试培训中招录考试培训市场将维持稳定增长。招录考试培训中公务员考试培训占比较大,教师考试培训增长速度快。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AI自习室行业分析:好未来、松鼠AI等品牌涌入 市场空间达百亿

我国AI自习室行业分析:好未来、松鼠AI等品牌涌入 市场空间达百亿

AI自习室作为“双减”政策落地后的产物,近几年,好未来、作业帮、赶考小状元、松鼠AI、读书郎、科大讯飞、新华书店等品牌相继涌入,加盟圈地。在202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地,每天都有新店开张,一座城市一个月就会新增二三十家AI自习室,截至2024年7月国内有5万家AI自习室。而随着市场扩容,我国AI自习室

2025年02月26日
享文创、谷子经济发展红利 文具行业有望进一步增长 当前市场较分散 得力营收领先

享文创、谷子经济发展红利 文具行业有望进一步增长 当前市场较分散 得力营收领先

文具是指人类教育、学习、办公、家居生活等文化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经过多年发展,全球文具行业已迈入稳定增长期,呈现出“小品类、大市场”的发展特点。2023年,全球文具市场规模约为151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131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00%。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