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浅析国外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从全球范围看,市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变得比过去更加密切了,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趋势得到了加强。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市场改革,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或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美国学者大卫•迪尔(David D. Dill)列举了高等教育市场改革的一些突出例子: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允许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竞争,使得稀缺的公共资源以更有效的方式配置;英国高等教育“准市场”改革,如以“准市场”方式分配高校学额和科研拨款;高等教育评估;引入学费或提高学费水平,从资助院校转向资助学生,等等。
从全球范围看,市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变得比过去更加密切了,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趋势得到了加强。高等教育市场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政府减少公共拨款(降低高等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降低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有的国家还在特定时期内削减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总量),高校拓宽经费渠道;实行学费政策,提高学费水平,增加学费在高校收入中的比例;举办私立高校,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改变对高校的经费拨款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激励高校进行技术转让(technology transfer),推动知识商品化;高校开展培训、网络教育和其他有偿服务;招收自费留学生,拓展海外教育市场,甚至将留学教育产业化,等等。
市场化(marketization)是全球化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市场化与自由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等一起构成了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国家的主要政策措施,其他许多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趋向。在市场化背景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市场的特征,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或者使原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等教育市场是指以市场的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其基本特点是注重竞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交换关系。
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市场(化)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市场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存在,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对美国而言,近年来不是形成高等教育市场而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对其他大多数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是指高等教育市场趋势得到加强。各国加强高等教育市场取向的政策不尽相同,其政策组合取决于所在国家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
由于市场机制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机制以及独特的高等教育结构使然,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资助院校转向资助学生,提高学费水平;(2)加强知识商品化和技术转让;(3)营利性高等教育崛起。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还包括积极扩大国际学生市场份额、加强科研竞标机制、开展终身教职后评估,等等。美国既没有采取英国、澳大利亚重点依靠公立大学市场化和大力拓展国际教育市场的方式,也没有采取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方式,而是选择了较独特的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英国形成了院校自治、政府适度干预的高等教育体制。
1980年起,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英国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英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削减公共经费,鼓励高校创收;(2)增加私人教育成本,建立统一的学费制度;(3)建立教学和科研拨款的竞争机制。在英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过程中,政府保持强大的影响力。拉亚妮•奈杜(Rajani Naidoo)对1980年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研究发现,竞争型政府(competitive state)有选择地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政府的变革议程……政府主动地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政治目标”。
20世纪80年代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转折点。该国政府逐渐改变高等教育作为非市场政府服务的性质,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
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推出了打上浓厚新自由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烙印的高等教育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取消免费高等教育,实施学费政策并提高学费水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该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政府资金下降,私人资源比例上升,重新引入学费;(2)公立高校为学生和各类经费开展竞争,形成国内市场;(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教育成为一项主要的出口产业。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市场形成的途径与发达国家既有共同点也有独特性,共同点表现为削减公共经费比例、引入学费或提高学费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其独特性表现为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弥补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
由于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在一些国家“主导范式是教育不再作为一项共同的公共服务。它变成了一个教育市场,从政府背景下走出来,学生和家长成为消费者,教师和学术人员成为生产者,教育管理者成为经理和企业家”。
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弱化,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受到削弱,知识商品化和高等教育商业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受到威胁,这些往往被视为高等教育市场的消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对高等教育效率、质量和公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的特性剖析高等教育市场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市场改革,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或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美国学者大卫•迪尔(David D. Dill)列举了高等教育市场改革的一些突出例子: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允许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竞争,使得稀缺的公共资源以更有效的方式配置;英国高等教育“准市场”改革,如以“准市场”方式分配高校学额和科研拨款;高等教育评估;引入学费或提高学费水平,从资助院校转向资助学生,等等。
从全球范围看,市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变得比过去更加密切了,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趋势得到了加强。高等教育市场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政府减少公共拨款(降低高等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降低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有的国家还在特定时期内削减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总量),高校拓宽经费渠道;实行学费政策,提高学费水平,增加学费在高校收入中的比例;举办私立高校,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改变对高校的经费拨款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激励高校进行技术转让(technology transfer),推动知识商品化;高校开展培训、网络教育和其他有偿服务;招收自费留学生,拓展海外教育市场,甚至将留学教育产业化,等等。
市场化(marketization)是全球化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市场化与自由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等一起构成了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国家的主要政策措施,其他许多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趋向。在市场化背景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市场的特征,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或者使原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等教育市场是指以市场的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其基本特点是注重竞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交换关系。
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市场(化)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市场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存在,在高等教育运行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对美国而言,近年来不是形成高等教育市场而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对其他大多数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是指高等教育市场趋势得到加强。各国加强高等教育市场取向的政策不尽相同,其政策组合取决于所在国家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
由于市场机制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机制以及独特的高等教育结构使然,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资助院校转向资助学生,提高学费水平;(2)加强知识商品化和技术转让;(3)营利性高等教育崛起。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还包括积极扩大国际学生市场份额、加强科研竞标机制、开展终身教职后评估,等等。美国既没有采取英国、澳大利亚重点依靠公立大学市场化和大力拓展国际教育市场的方式,也没有采取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方式,而是选择了较独特的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英国形成了院校自治、政府适度干预的高等教育体制。
1980年起,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英国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英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削减公共经费,鼓励高校创收;(2)增加私人教育成本,建立统一的学费制度;(3)建立教学和科研拨款的竞争机制。在英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过程中,政府保持强大的影响力。拉亚妮•奈杜(Rajani Naidoo)对1980年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研究发现,竞争型政府(competitive state)有选择地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政府的变革议程……政府主动地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政治目标”。
20世纪80年代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转折点。该国政府逐渐改变高等教育作为非市场政府服务的性质,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了高等教育市场。
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推出了打上浓厚新自由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烙印的高等教育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取消免费高等教育,实施学费政策并提高学费水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该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政府资金下降,私人资源比例上升,重新引入学费;(2)公立高校为学生和各类经费开展竞争,形成国内市场;(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教育成为一项主要的出口产业。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市场形成的途径与发达国家既有共同点也有独特性,共同点表现为削减公共经费比例、引入学费或提高学费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其独特性表现为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弥补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
由于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在一些国家“主导范式是教育不再作为一项共同的公共服务。它变成了一个教育市场,从政府背景下走出来,学生和家长成为消费者,教师和学术人员成为生产者,教育管理者成为经理和企业家”。
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弱化,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受到削弱,知识商品化和高等教育商业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受到威胁,这些往往被视为高等教育市场的消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对高等教育效率、质量和公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的特性剖析高等教育市场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