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文件 |
内容 |
2011.12 |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
2014.06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
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2015.07 |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 |
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
2015.09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
以高职率先改革引领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全国共启动建设优质学校456所,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19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27个,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得以增强。打造“双师”团队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促进了高职教师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和合作 |
2016.11 |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 |
明确提出了“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 |
2018.03 |
《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 |
2019.02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 |
2020.09 |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
目标包括: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要渠道,“学分银行”投入运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去体相当、相互融通。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 |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议价能力指的是现有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原料时,供应商争取获得较好价格的能力。我国民办高校行业供应方主要来自生源、政策、资金链,其议价能力较强。
(1)我国大部分的民办高校仍然是靠学生的学费维持基本的运作和管理,生源的争夺异常激烈,而作为供方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高校很多。所以在同等情况下,口碑好、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高校势必占有优势。
(2)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也属于供方,例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才使得民办高校有法可依,有了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法律地位。所以政府政策的保驾护航,是民办高校可持续性发展必要条件。
(3)民办高校投资人的资金持续投入也是实现其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无论民办高校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都需要投资人持续稳定的投入支撑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民办高校的买方是指民办高校产出“产品”的购买者,民办高校产出的“产品”是毕业生,而买方即是用人单位、就业市场。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侃价能力较弱。
由于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地位不高,用人单位往往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民办高校的学生。因此,作为买方的用人单位、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的侃价能力。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对学校法人属性不清、财产归属不明等民办学校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民办高校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一些大型的企业和投资者将会引进国外的品牌教育机构,创办新型的办学模式,无论在分类管理中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都将从现有的民办高等教育中分走一杯羹。此外,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实施,众多高校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国际合作办学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势必给考生带来更多的选项,对民办高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四、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 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大数据时代,学校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内外著名高校纷纷开出了慕课,繁盛大规模的在线课程。网上进行注册,大部分课程免费,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免费入读国内外名校。可以预测,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兴起,必将推动这种模式的网络学院的发展。大部分课程免费,同时名牌大学的课程质量高,用户转换成本偏低,其产生的竞争压力就比较强。
而且,民办高校收费昂贵,往往是同类公办学校的三四倍,由于成绩较低,部分学生家长会宁愿选择通过中介去国外的一些高校就读,自费出国留学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民办高校的替代品。此外,由于我们高等教育群体庞大,各种培训机构、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都会成为民办高校的替代品。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实施,各高校纷纷通过“挖人战”“资金争夺战”使出浑身解数,其目的就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有利位置。与民办高校行业内的竞争者有:公立高校、公立高职院校、独立学院以及同类别的民办高校。
(1)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相比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建校时间普遍早于民办高校,社会认可度高。从2016年新生报考志愿开始,明确取消了A线、B线的招生限制,此举使二者间的碰撞更加激烈。
(2)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相比,由于有母体的依托,独立学院无论在招生方面, 还是师资力量方面均能受惠于母体,优势明显,对民办高校冲击尤为强烈。
(3)同类别的民办高校间的竞争,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学校757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1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19.69万人,在校生708.83万人。因此,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同上述高校竞争,还得与同类别的民办高校“厮杀”。


综上所述,通过“五力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供方生源数量、政策、资金链还是买方用人单位、市场需求,都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些潜在的竞争者,如国外品牌教育机构、国内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对民办高校的地位产生强烈的冲击。此外,网络学院、各种培训机构、出国留学也给民办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民办高校可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民办高校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0年中国民办高校市场调研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