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二、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1、钢铁
        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同时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行业转型脱困提供了较好地外部环境。受益于钢材价格有所回升,钢铁企业经营状况普遍好转,扭转了2015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仍然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钢材价格依然较低,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持续盈利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攻坚克难。
        (1)2016年1-3季度钢铁行业运行特点
        粗钢产量恢复增长。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04亿吨,同比增长0.37%,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3.94%。今年以来,全国粗钢产量呈逐步释放态势,1-2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7%,3月份起累计同比下降水平逐月收窄,到9月份则转为增长。当月全国粗钢产量从3月份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处于增长状态,增量主要来自非会员企业。
        粗钢表观消费量略有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今年以来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一直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逐月收窄,至8月底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1%。9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6021万吨,同比增长9.57%(主要是由于9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增加256万吨,而钢材净出口折合粗钢同比减少267万吨),带动1-9月份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5.26亿吨,同比增长0.05%。
        钢材累计出口略有增长,近3个月单月出口量逐月回落。1-9月全国出口钢材8512万吨,同比增加202万吨,增长2.4%;进口钢材983万吨,同比增长1%;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809万吨,同比增加165万吨,增长2.16%。但同时国际市场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明显增多,前三季度已经达到38起,7月份以来钢材出口量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后期出口难度增加。
        钢材价格低位波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连续下跌4年之后,于2015年12月开始回升,今年4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最高涨至84.66点,钢材价格指数首次高于去年同期。5月份之后钢材价格快速回落,到6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为67.83点,比4月末下降19.88%。7月、8月钢材价格又有所反弹,目前在75-80点之间波动。
        钢材库存明显下降。10月份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56万吨,环比下降8万吨,仍然低于前几年同期水平。10月份5大品种中线材、螺纹钢库存仍下降,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库存增加。8月末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1278万吨,环比下降38万吨,同比下降364万吨。企业库存同样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会员企业扭亏为盈。1-9月份,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920.87亿元,同比下降8.05%;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为252.0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亏损面27.27%,同比下降21.21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27%,在工业行业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分月情况看,1-2月份亏损,3-9月份均实现盈利,但是盈利水平仍然很低。3月份以来企业能够保持盈利,主要是由于企业理性生产促进钢价合理回升以及加大降成本力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钢铁行业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仍然艰巨。按照今年化解过剩产能4500万吨任务目标,全年有望超额完成。化解过剩产能的成绩来之不易,阶段性效果也初步显现。在今年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中,钢协会员企业承担了极大部分。部分地区存在化解任务平摊和一刀切的做法。在非规范企业中存在相当规模的落后产能。这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继续生产甚至增产,对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不利。化解过剩产能首先要淘汰落后产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后期任务非常艰巨,可以预料到,明年将是化解产能的攻坚年。
        二是非会员企业粗钢产量扩张明显。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37%,其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51%,非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57%。由于钢材价格比年初有了一定的上涨,先前已停产的一些企业又恢复了生产。
        三是企业融资难问题仍较突出。受严控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续贷困难和抽贷等问题。国家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就企业反映的情况看,钢铁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有效缓解,企业发债门槛和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
        四是国际贸易保护加剧,钢材出口难度加大。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已经达到38起,超过去年全年案件数量,涉案产品数量约1000万吨,涉案金额64.16亿美元。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较多。受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向欧盟、美国、南美钢材出口量下滑。
        (3)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情况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3月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2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已召开全体会议4次、专题会议60多次。同时,还召开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电话会议10次,对实施方案编制、目标分解落实、通报工作进度、严格关闭标准、治理违规建设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确保了责任及时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和各项工作有序扎实地推进。5月下旬,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与各省级政府、国资委与中央企业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国务院明确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有关地方和企业。2016年压减产能4500万吨。
        总结今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可以用四句话。一是任务全面完成,并有望超额完成。按照目前各地报送的进度,9月底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已经完成80%以上,部分地区和中央企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预计10月底可以完成全年压减任务,并有望超额完成。二是基础奖补资金拨付到位。财政部根据部际联席会议审定的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需安置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测算,2016年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384亿元,5月中旬财政部向各地拨付了2016年基础奖补资金276.43亿元,后续梯级奖补资金将根据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拨付。三是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奖补资金、职工安置、财税、金融、国土、环保、质量、安全8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及落实措施,针对化解过剩产能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到位问题,制定印发了化解过剩产能公示公告、产能退出验收标准等相关文件,确保了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四是化解过剩产能态度坚决,措施有力,三大专项行动认真,效果初步显现。2016年钢材价格有所回升,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更加坚定了我们化解过剩产能的信心和决心。
        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需要进一步做细做实。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就业形势较为困难。特别是钢城产业单一,吸纳劳动力能力弱。二是企业兼并重组有待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目前钢铁行业优化布局、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工作还仅仅局限于个别企业,没有形成整体突破。三是明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难度加大。随着钢材价格明显回升,停工停产企业数量减少,特别是应依法关停的企业须彻底关停。而且中央奖补政策实行早退多奖,客观上奖补激励效应逐步减弱,债务处理需要政策支持,明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2、工程机械
        回顾我国工程机械60年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后的最初十年,国家百废待兴,工程机械没有列入国家发展的重点,以使用、修理和配件生产为主,除了少量地生产一些简易、小型的工程机械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业。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步入了工程机械行业形成和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一批原来的修理企业开始研发工程机械产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1961年一机部成立了工程机械专业局,负责全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和规划工作,从此我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有计划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工程机械行业一些重要的专业研究所,如一机部的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建工部的建筑机械研究所、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的筑机专业研究室等相继建立,为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基地。同样也在这一时期,唐山铁道学院、同济大学、西安公路学院、北京水电学院等成为第一批设立工程机械专业的高等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程机械的专业人才。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西方国家严密封锁之中,技术信息十分闭塞,我国工程机械技术人员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那时的产品设计连样机也无法提供,技术人员往往只是凭着几张照片或看到的机器外貌,琢磨着进行设计。1964年左右英国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工业展览会,会上展出了一台履带推土机Challenger33(挑战者33型),其新型的外貌引起了轰动,业内的人士竞相去北京展览会观看、拍照。展览结束后,这台设备卖给了中国,被送到宣化工程机械厂进行测绘,这大概是开创了我国引进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测绘、仿制的先河。以后我国第一台大马力推土机T-180也是在测绘小松D-80推土机上开始的。
        因此,可以说从六十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上经历的测绘仿制阶段。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为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工程机械行业同样不能幸免于难,只是由于本行业的一些有责任性科技人员的坚持努力仍然研制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基本上处在缓慢停滞的阶段。
        进入80年代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又恢复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在此期间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影响最大的是国家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徐州工程机械厂、山东推土机总厂、西安筑路机械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各个领域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改善了生产条件,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在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方面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整体技术水平上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奠定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2000年以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大大刺激了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外企业的进入、国内企业的扩张,使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诸如产品技术的雷同;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导致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市场竞争缺乏诚信原则;没有同行之间的磋商和引导机制;在政策、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强自主创新,进入廿一世纪后国家提出了建立创新国家、创新社会的战略决策。
        2010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研发基地和手段的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进入一个从主要复制他人技术过渡到自主创新的新时期。技术创新尤其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是要付出艰苦劳动和巨大努力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要创立起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品牌,真正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伙伴而屹立于世界同行之中,就需要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和科技人员付出比前人更为艰巨的努力。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
        2016年以来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上年较低水平基础上普遍回升,增长速度超年初预期。
        1、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2016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逐月攀升的态势,1-12月同比增长9.6%,比上年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
        2、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升
        2016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7.44%,比上年同期提高4.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2.53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看,增速逐月提升且始终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3、利润总额继续增长
        2016年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4%,高于上年同期3.08个百分点,但低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也低于全国工业利润平均增速。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7%,较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下滑。企业亏损面11.91%,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亏损额增长6.25%。
        (二)多数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实现增长的有41种,占比为64.1%;产量下降的23种,占比为35.9%。实现产量增长的产品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三)投资增速回落过快
        2016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近年来增速持续回落的态势,1-12月累计完成投资5.01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7%,分别低于全社会及制造业投资增速6.4和2.5个百分点,与上年机械工业投资增幅相比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五年回落。
        (四)订货形势仍不稳定
        2016年机械工业市场需求疲软的态势没有明显改善,1-12月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同比增长10.37%,数据虽比上年有所回升,但订货形势仍不稳定,工程、重型、矿山机械、石油机械等相关行业的企业订单明显不足。同时订单质量有所下降。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下降
        2016年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延续了上年的疲软态势,外贸总额持续负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474.55亿美元,同比下降2.86%;其中进口2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82%,降幅较上年收窄;出口3748亿美元,同比下降3.6%,已连续两年负增长。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21亿美元。
        (六)产品价格指数略有回升
        2016年机械工业产品价格总体延续了近年来的疲软下行趋势,机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全年均低于100。从趋势看,机械产品价格指数的降幅在收窄,12月价格指数为99.8,较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但与同期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相比(上升12.1个百分点),机械产品价格回升艰难。
        2011 年年中以来,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逐渐回落,于 2015 年年底陷入谷底。在此期间,产能过剩、开机小时数严重不足,残酷的价格竞争、为争夺客户而过度授信引发的设备租赁坏账等不良因素深度困扰着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然而,经历了近五年的调整,在 2016 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回暖,为稳增长逐步提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有利因素的促进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回暖,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
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与同比增速(2011-2016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汽车起重机月度销量与同比增速(2011-201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推土机月度销量与同比增速(2011-2016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 年 10 月,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为 5816 台,同比增长 71.36%;推土机月度销量为 257 台,同比增长 179.35%;汽车起重机月度销量为 651 台,同比增长 32.86%;装载机月度销量为 7826 台,同比增长 85.76%。
        三、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游市场发展现状
石油钻采专用设备主要为石油产业上游(即石油的勘探、开发及储运)提供设备,石油钻采专用设备行业主要围绕石油产业的上游提供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及设备制造等。具体涉及物探、钻井完井、测井录井、石油开采、油田建设等方面的设备。
        油气钻采设备应用于石油及天然气的钻采活动,油气开采公司的勘探开发资本支出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油气钻采设备行业的景气程度。近年来,石油及天然气市场的持续景气带动了油气钻采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全球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保持了增长态势。2008 年世界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约为 4,647 亿美元,至 2012 年该项支出达到 6,040 亿美元,2014 年油气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勘探与开发投资为 7,230 亿美元,比 2013 年增加 410 亿美元,增长 6.1%。
        伴随着油气钻采行业的持续景气,近年来全球油气钻采设备行业实现了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全球六家主要油气设备及技术服务企业销售收入由 2007 年的 286.84 亿美元增长至 2013 年的 511.52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0.11%。
        由于油气生产流程具有环节多、技术复杂、个性化需求高等特点,在油气生产的各阶段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市场及企业集群,在各阶段的细分领域也形成了不同的龙头企业,从而构成了规模庞大的石油工业产业链。全球油气工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链分工格局。
        国际上,以 Exxon Mobil、BP、Shell 等为代表的石油开发企业一般只从事油田勘探投资、油田生产管理、原油集输、石油炼化和成品油销售,把与石油开采有关的绝大部分作业环节、油田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等业务外包给石油设备制造商和油田技术服务供应商,从而形成了国民油井等超大型设备及服务提供商和大量中小型设备制造商及服务提供商。我国从 1998 年开始推动三大石油集团“主辅分离”,众多为油气生产流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下属企业从三大石油集团分离出来,加之少数原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民营企业的兴起,逐步形成了今天油气钻采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
        目前国际油气设备领域,已形成了以国民油井、卡麦龙等为代表的领先企业,这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全面的产品及服务体系。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全球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钻采设备行业的分工正在逐步细化,大型综合性钻采设备企业逐渐将某些石油钻采环节的设备或部件交由其他厂商生产,从而专注于高端成套设备和核心部件的生产销售。同时,大量新兴的中小型钻采设备企业则由于发展历史、资金实力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原因,通常选择专注于某些环节的专用设备,在寻求某单一类型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突破后,进一步谋求高端化和成套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产业分工也出现了深化的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依托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良好的技术水平、配套生产优势和较高的产品性价比迅速抢占全球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目前,中国油气钻采装备从产能上是全球的制造大国,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凭借良好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正在快速向前发展,并逐步获得了竞争的主动权,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2016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估计全年经济增长6.7%。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效果显著,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稳步增长。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增速1.4%,能源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能源结构继续改善。其中,煤炭消费39.1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4%降至62.4%;石油表观消费5.56亿吨,增长2.8%,占比仍为18.1%;天然气消费2040亿立方米,增长6.5%,占比升至6.2%;非化石能源增长8.9%,占比由12%升至13.3%。
        全社会发电量6万亿千瓦时,增速5%,电力供需仍然宽松。核电新技术受关注,光伏补贴力度逐渐减少,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全年弃风、弃光率达19%,是近年来最高值。
        2016年石油表观消费量5.56亿吨,剔除原油库存变动因素,实际消费增速约0.7%。石油净进口量3.56亿吨,同比增长9.2%,对外依存度64.4%,同比大增3.8%。
        受供应侧改革效果显现、投资增速总体放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成品油需求增长区间下移,三大油品消费增速全面放缓,汽油仍是拉动国内油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成品油供需宽松程度继续加剧,全国成品油产量估计为3.45亿吨,增长2.4%。全年净出口成品油约3255万吨,连续3年增幅高达50%,对亚太市场的影响急剧扩大。随着地炼三权放开,国内石油市场格局正发生重大转变,竞争越发激烈。
        201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低于预期,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2040亿立方米,考虑库存变化,同比增长6.4%。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2%,同比上升0.3%。
        需求低迷和进口气增加导致国内淡季被迫压减天然气产量,天然气进口量7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较上年同期增加15.5%,对外依存度快速升至36.6%。
        中国天然气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如北京市全年峰谷差达到6~8倍。由于储气库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冬季天然气市场稳定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
        2016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允许非居民用气价格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试点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开储气价格,加强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天然气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新奥能源、广汇能源、华电集团、北京燃气等企业加快布局LNG业务。
        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大幅缩减,但储量高峰期工程的后续效果显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依然保持了10亿吨和5000亿立方米以上的较高水平。油气生产企业注重油气勘探效益与储量发现质量,重点转向老油区精细勘探,减少高成本增产措施,突出重点盆地和规模有效储量的开发。
        国内全年原油产量约1.98亿吨,大幅下降7.1%。全国天然气产量保持2.1%的增长,增速继续跌破两位数,全年估计为1378亿立方米。页岩气开发保持较好势头,全年产量70亿立方米左右,煤层气维持45亿立方米的地面开采量。
        2016年中国炼油总能力7.5亿吨。其中新增能力2110万吨,淘汰能力2086万吨。全年原油加工量估计为5.39亿吨,增长3.2%;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回升1.3个百分点,达76.7%。地炼的崛起加剧了国内炼油业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前三季度,两大集团炼油平均毛利255.4元/吨,同比大增318%。炼厂较好完成了国V车用汽柴油的升级置换工作,生产柴汽比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柴油过剩问题。
        乙烯总产能达2310万吨/年,新增的3个项目计110万吨/年产能首次均为煤(甲醇)基烯烃,非石油基乙烯产能已占总产能的19%。全年乙烯产量1790万吨,增长4.4%,装置总体开工率下降至77.5%。低油价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较低,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盈利水平回升明显,竞争力相对增强。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指标小幅下降。1~9月,三家股份公司海内外原油权益产量下降5.08%,天然气产量增长4.65%,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销售量均有所下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1.85%、11.25%、23.22%。
        面对严峻形势,三大公司坚持压减支出、降本增效,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石油推出总部机关改革方案,出台市场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力争到2030年跨国指数达到60%;中国石化出售旗下管道公司股份,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打造金融板块业务;中国海油明确了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的方向,启动总部职能优化和管理模式改革。
        2016年,石油企业海外权益油气产量估计为1.55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权益产量分别为7800万吨、4400万吨和2300万吨。
        低油价给海外项目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石油坚持走低成本发展,向重点项目倾斜,提升开发效益;中国石化更注重布局优化,优先发展富油气大盆地、常规项目和石油项目;中国海油从产量驱动向效益驱动转变。国有石油公司发展重点向“一带一路”地区倾斜,中国石油在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及莫桑比克等加强投资合作;中国石化在沙特和俄罗斯开展油炼油气加工合作。
        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等中小企业抓住低油价机会全面“走出去”,全年并购金额超过40亿美元,逐渐成为我国油气对外合作不可忽视的力量。
        国家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石化、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电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14个专项规划,指明了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加快推进能源革命与油气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化解石化过剩产能;增强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制定天然气发展目标、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
        推进油气价格市场化,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信息公开、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等综合性改革陆续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支持新疆推进能源综合改革,有序支持重庆、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石油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驱动我国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增长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石油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驱动我国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增长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油田技术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与各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支出规模密切相关。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为 5652 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5%。2023 年全球油田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 3063 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2.40%。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石油焦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口量保持高增长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石油焦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口量保持高增长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受传统行业刚需拉动及新材料市场需求刺激带动,我国石油焦产量与进口量均有所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石油焦进口量增至1601万吨,同比增长7.94%,继续保持高增长;国内石油焦产量为3082万吨,同比增速为10.95%,增速为近十年来的新高。而海内外充分的供给增量,也进一步加大石油焦价格压力。

2024年05月24日
我国石脑油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贸易逆差呈扩大走势

我国石脑油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贸易逆差呈扩大走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不断提升和石脑油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石脑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达到7837.5万吨,同比增长24.8%;表观消费量则达到9072.42万吨,同比增长33.12%。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石油焦行业供需规模与下游应用情况 市场供不应求 电解铝是最主要需求方向

我国石油焦行业供需规模与下游应用情况 市场供不应求 电解铝是最主要需求方向

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到3029.5万吨;2022年我国石油焦累计产量达3003.1万吨,同比下降0.87%。而虽然产量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石油焦市场产能利用率仍较低。

2023年03月09日
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进口依赖度逐渐提升

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进口依赖度逐渐提升

液化石油气简称LPG,属于二次能源,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液化石油气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2022年08月19日
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细分市场分析 储运工程机遇可观

我国石油化工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细分市场分析 储运工程机遇可观

石油化工工程就是涵盖整个石油化工系统的工程。工程内容划分有好多种:1、石油化工总的区分包括化工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工程、储运工程等;2、按照行业划分包括石油开采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化工化纤工程、石油化工后加工工程等。

2022年08月11日
我国白油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产量持续增长 产能结构有待优化

我国白油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产量持续增长 产能结构有待优化

白油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受石油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的推动,我国白油总产量呈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白油产量由2012年93.5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76.2万吨。

2022年08月03日
我国石油勘探行业发展历程、背景及市场现状分析 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

我国石油勘探行业发展历程、背景及市场现状分析 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石油勘查整体效果显著,石油查明储量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石油查明储量达36.19亿吨。由此可见,我国石油资源勘探潜力巨大。

2022年05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