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美国炼厂原油供应的变化,近年来,美国炼厂炼油加工总量保持稳定,除2009年有显著下降外,2005-2012年基本处于1500万桶/日(约合7.5亿吨/年)的水平。
美国炼油行业的原油供应虽然偶有调整,但整体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美国五个炼油区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加工的油种也有较大差异。PADD Ⅰ附近没有较大规模的油田及管线,主要通过水路进口欧洲、北非及中东等地生产的原油,以布伦特原油计价;PADD Ⅱ和PADD Ⅳ为内陆区域,主要接收美国原油集散地库欣的管道原油和加拿大原油,以WTI原油计价;PADD Ⅲ位于墨西哥湾,传统上以加工WTI原油为主,但随着大多数炼厂增设焦化装置,对重质原油的需求不断上升,近年来重油加工比例已超过60%,因此以WTI和墨西哥玛雅原油计价;位于美国西海岸的PADD Ⅴ,受落基山脉的纵向隔断,成为相对独立的区域,没有原油管道连接,油源主要为当地油田自产和水路进口的阿拉斯加北坡原油,计价通常参考阿拉斯加北坡原油。
近年来,美国炼厂炼油加工总量保持稳定,除2009年有显著下降外,2005-2012年基本处于1500万桶/日(约合7.5亿吨/年)的水平。在整体加工量没有显著变化的前提下,美国炼油行业却经历了较为显著的结构性调整,主要体现在原油来源、原油品质和运输方式等几个方面。
1. 本土轻质原油替代进口原油
近年来美国国内油田上产迅速,以北达科他州的Bakken油田和得克萨斯州的Eagle Ford油田为代表,生产了大量轻质原油,部分取代了此前从非洲等地进口的轻质原油。以PADD Ⅲ为例,轻质原油进口量从2010年的120万桶/日降至2012年的70万桶/日。随着美国本土由北向南原油管线的新建和扩建,美国自产原油取代进口原油的趋势将继续保持,这有助于维持WTI相对于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优势。炼厂在降低原油进料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原材料供应的灵活性。本土轻质原油逐步替代进口原油,也造成了美国炼厂加工原油品种的变化,2009-2012年,美国整体加工原油的含硫比例并未改变,维持在1.4%,但原油API度逐渐变轻,由30.25升至31。
2. 进口原油的来源发生变化
由于美国本土自产原油的增产,从2003年以来,美国原油进口量逐步下降,由高峰时的1000万桶/日降至2012年的800万桶/日;而且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美洲主要原油供应国中,加拿大对美国的原油出口量逐年上升,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量逐年递减(见下图)。
美国从主要美洲国家进口原油及总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出现这种现象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近年来加拿大重质原油的产量显著增加,对美国PADD Ⅱ区域的供应较为充足,PADD Ⅱ逐渐改变了从美国墨西哥湾进口南美原油的局面,并在2012年开始从位于中西部的库欣向墨西哥湾供应原油。二是近年来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重油价格不断上涨,与加拿大重油价格差距加大,因此美国PADD Ⅱ、PADD Ⅲ炼厂增加了对加拿大重油的进口量。
3. 管道运输比例增加
运输方式的调整也是美国原油供应的主要变化之一。与PADD Ⅲ相比,PADD Ⅰ的炼厂以加工轻质原油为主,原油仍主要来自欧洲、非洲及中东,也有以汽车和火车运送的少量原油来自中部地区。这是因为美国东北部(PADD Ⅰ)的炼厂目前仍没有管线可以直接与中部(PADD Ⅱ、PADD Ⅲ)管网相连。2006年和2011年美国的原油加工总量接近,但2011年比2006年的原油进口量显著下降,这在船运和管道两种运输方式上均有所体现(见下图)。
美国炼油厂加工原油来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另一个变化是更多原油通过管道运输而不是通过海运进入美国炼厂,2011年管道运输比例比2006年整体增加了3个百分点,其中国内管道油增加了5个百分点;2011年海运原油比例比2006年整体减少4个百分点,全部体现在进口原油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