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季度我国钻井船制造订单首次超过新加坡 国内船厂已成市场新规

        导读:三季度我国钻井船制造订单首次超过新加坡 国内船厂已成市场新规,在用于较浅水域钻探的所谓自升式钻井船领域,这两家公司在全球合计占有70%的市场份额。

        不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北海水域、拉丁美洲大陆附近的幽深海沟、还是常受飓风袭击的墨西哥湾,一场向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商提供海上作业所需钻井平台的竞赛现已拉开序幕。

        多年以来,来自亚洲城市国家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吉宝集团(Keppel)以及胜科海事(SembcorpMarine)——主导着这类大型设备的供应市场。

        在用于较浅水域钻探的所谓自升式钻井船领域,这两家公司在全球合计占有70%的市场份额。吉宝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上周五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墨西哥修建并经营一家生产自升式钻井船的船坞。

        吉宝与胜科海事还是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主要供应商,这种平台的用途是深海钻探。

        但新加坡如今首次开始开始感受到竞争的热度,竞争来自中国以及韩国的新兴对手。中韩两国正在努力从墨西哥湾、巴西近海以及非洲西部的钻探热潮中分一杯羹,并已开始自主生产自升式钻井船以及其他设备。

        在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中,中国船厂拿到了8艘自升式钻井船的订单,而新加坡企业仅拿到了3艘的订单——这是中国首次在订单数量上超过竞争对手。

        研究机构Religare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船厂所获自升式钻井船订单已占到全球订单总量的45%,而按合同金额计算,中国所获订单金额已占到全球订单总金额的32%。

        韩国船厂同样也在奋力开拓市场,大宇造船和船舶工程公司(DaewooShipbuilding&MarineEngineering)宣布,该公司获得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个自升式钻井船订单。

        Religare的分析师文森特•费尔南多(VincentFernando)表示:“有证据表明,在旗舰产品自升式钻井船领域,新加坡的船厂面临来自中国以及韩国船厂的竞争,这种竞争日益白热化。”

        他指出,中国造船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ShanghaiWaigaoqiao)近期获得了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一份为期三年的合约,将为道达尔在北海的一块油田提供服务。

        竞争可能对两家新加坡企业——吉宝集团和胜科海事——造成极大影响。两家公司都是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以海事相关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

        麦格理(Macquarie)指出,在巴西、墨西哥以及非洲的“黄金三角”海域开发1000座深水井,大约需要6500亿美元资本支出。该机构预计,这将继续推动这场始于2011年的钻井平台建造热潮,预计这场热潮还将持续3至5年。

        麦格理还指出,自升式钻井船的订单数量还将继续增长,因为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自升式钻井船大多都已陈旧或过时、建造于截至1985年的十年造船热潮。

        分析师们认为,自升式钻井船正是新加坡面临挑战最严峻的领域。中国的造船厂一直向买方提供廉价贷款、以及优厚的付款条件。比如说,中国造船厂仅要求买方支付5%的首付,而新加坡造船厂通常要求20%的首付。

        但相对于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新加坡造船厂仍然具有一些优势。

        吉宝岸外与海事公司(KeppelOffshore&Marine)的首席运营官周耀源(ChowYewYuen)表示,钻探商的勘探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表,因此必须确定钻探设备的交付时间,并愿意向老牌造船厂支付溢价,以确保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钻探设备。

        相比之下,中国造船厂慷慨提供的贷款以及优厚付款条件容易引来投机者——这是钻探行业的一大特色——这些投机者随后将把钻探设备“倒”给其他买方。

        周耀源表示:“我们无法提供同样优厚的付款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以及改进设计上。“

        分析师们还认为,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国造船厂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市场淘汰。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海事服务公司SwissCoHoldings,近期取消了从中国造船企业熔盛重工(Rongsheng)采购两艘自升式钻井船的合同。熔盛重工目前经营困难。

        关键的一点是,中国的造船厂也没有吉宝和胜科海事那样的跨国经营经验。吉宝和胜科海事多年以来一直在海外经营船坞(例如吉宝即将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合作修建船坞),这拉近了它们与巴西、里海(CaspianSea)等关键市场上终端客户的距离。

        联昌国际银行(CIMB)分析师LimSiewKhee指出:“我们认为,人们对中国船厂‘偷走’新加坡企业钻井设备订单的担忧有些过头了。”

        虽然韩国在钻井船市场对新加坡构成了巨大威胁,但周耀源指出,吉宝“并不打算”在“低端市场”就用于油井勘探初始阶段的船只,与韩国展开竞争。

        但分析师表示,中国造船厂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以及可靠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费尔南多指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DalianShipyard)以及南通中远船务工程集团(CoscoNantong)就属于“不仅限于建造低端船只”的企业。

        周耀源表示,此外,上月在纽约参加由巴克莱(Barclays)组织的一个能源会议时,他注意到,与会海上钻探商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一些钻探商开始讨论向中国船厂下订单的可能性。

        在被问到新加坡船厂还可以高枕无忧多长时间时,周耀源说:“我认为,事实上他们可能还有三年时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洋油气开发如火如荼 全球产量快速上升 深水油气占比有望不断提高

海洋油气开发如火如荼 全球产量快速上升 深水油气占比有望不断提高

全球范围内海洋油气开发活动如火如荼,海洋油气勘探支出持续快速增加,将带动海洋油气产量快速上升。当前中浅层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日趋成熟,随着开发成本降低,油气开采从浅水走向深水。海洋油气资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海洋油气加速开发,目前已跻身全球海洋石油工业前列。

2025年03月31日
石油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驱动我国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增长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石油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驱动我国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增长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油田技术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与各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支出规模密切相关。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为 5652 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5%。2023 年全球油田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 3063 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2.40%。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石油焦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口量保持高增长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石油焦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口量保持高增长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受传统行业刚需拉动及新材料市场需求刺激带动,我国石油焦产量与进口量均有所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石油焦进口量增至1601万吨,同比增长7.94%,继续保持高增长;国内石油焦产量为3082万吨,同比增速为10.95%,增速为近十年来的新高。而海内外充分的供给增量,也进一步加大石油焦价格压力。

2024年05月24日
我国石脑油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贸易逆差呈扩大走势

我国石脑油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贸易逆差呈扩大走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不断提升和石脑油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石脑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达到7837.5万吨,同比增长24.8%;表观消费量则达到9072.42万吨,同比增长33.12%。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石油焦行业供需规模与下游应用情况 市场供不应求 电解铝是最主要需求方向

我国石油焦行业供需规模与下游应用情况 市场供不应求 电解铝是最主要需求方向

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到3029.5万吨;2022年我国石油焦累计产量达3003.1万吨,同比下降0.87%。而虽然产量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石油焦市场产能利用率仍较低。

2023年03月09日
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进口依赖度逐渐提升

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进口依赖度逐渐提升

液化石油气简称LPG,属于二次能源,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液化石油气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2022年08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