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燃料油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2-2016)
中国油砂开发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文章导读:从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来看, 节能减排、 防治污染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但另一方面, 石油石化行业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这意味着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有望达到以最少的资源
1. 强化规划科学引导, 完善功能布局
进入 “十二五”, 作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强大的方面军, 石油、 天然气和石化工业都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而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带来高水平、 高质量、 高层次、 高成长性的发展机遇。 不容置疑, 这正是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因此, 我们应尽快编制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规划》, 主要包括编制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和专项产业发展规划、 区域布局规划及龙头企业发展规划; 编制好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 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 和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建设重点》, 明确重点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 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总纲, 以产业专项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为两翼, 以行业龙头规划为支撑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框架体系。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发展规划, 拓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 完善其功能布局, 为全面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供规划保障。
2. 发力高端装备制造, 实现由大到强的战 略转型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 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 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 成长空间大等突出特点, 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 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崛起的标志, 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关系国家综合实力、 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长期重点任务。 高端制造业不仅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契机, 更是推动 “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 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
“十二五” 期间,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促进行业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由大到强的重要抓手。目前, 海洋工程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领域已被确定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 长期以来, 我国石油装备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技术含量低、 产品重复率高等诸多问题。 面对国际国内企业的竞争, 继续停留在常规石油装备设计和制造的企业, 注定要遭到市场淘汰。 不仅如此, 高技术含量的装备产品也是石油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地质地层变化的客观需要。 目前正处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石油和石化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迫切需要石油和石化装备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为提高石油和石化工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 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伴随着云计算、 互联网的蓬勃兴起, “智慧勘探”、 “智慧钻井”、 “智慧采油”、 “智慧井下作业”、 “智慧酸化压裂”、 “智慧钻头”、 “智慧制造” 等各领域的高端石油技术应用, 正在大步向我们走来, 掀起新一轮石油科技变革热潮, 推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瞄准高端, 选准切入点和突破点, 实现赶超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未来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竞争, 将更多地表现为高技术含量、 高技术性能、 高附加值驱动、 高技术成果应用的价值链高端竞争, 高端竞争将主导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重新布局, 成为未来发展的 “总引擎”。 向高端制造业大力延伸, 瞄准高端, 抢占高端, 从高端寻求突破, 已成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摆脱传统模式, 向新型现代化模式转型发展的战略聚焦点。
“十二五” 期间,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攀升, 石油石化行业对于智能钻井、 大型炼油炼化装置、 深水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采设备等的需求巨大, 这也将倒逼石油石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升实力, 抢抓市场。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 〔2010〕32 号) 中提出, 我国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起草的 《“十二五” 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 中预计到 2015 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在 6 万亿元以上。 同时, 为了支持海洋工程等高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政府可能出台减免税收的扶持政策, 这些都为我国石油石化装备领域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因此, 石油石化装备类企业必须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 通过深化改革, 在体制上突破瓶颈, 打破垄断、 整合资源、 提升竞争力,以逐步适应装备制造业集团化、 集群式发展趋势。“十 二 五 ” 期 间 , 石油石 化 装 备 制 造 业 要 瞄 准 高端, 围绕促进石油石化产业转型提升、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着力发展智能钻井系统, 千万吨炼油、 百万吨乙烯等大型炼油炼化装置, 包括煤层气、 页岩气等非常规气在内的天然气探采设备, 深海油气探采设备, 油气资源集输设备等领域高端产品, 以差异化、 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引领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 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提高行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全球化经营能力, 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 力争跨入世界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强国行列。
3. 致力于国产化, 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 话语权
国产化是指在引进外国产品和技术时, 注意消化吸收, 逐步把原来靠从国外引进的设备、 产品、 零部件, 转化为在本国生产制造的过程。 国产化对于我们提高装备的制造力极为重要, 因为装备国产化是减少投资、 提高投资效益最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 期间, 一个个大型石化项目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 这离不开石油石化装备业的鼎力支持。 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我国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研制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油和化工生产装备, 推出了一批具有当代技术水平的国产化装置, 为石油和石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石化装备设计制造水平, 国家 “十一五” 期间开展了重大装备研制专项工作, 国务院 2006 年 6 月28 日发布了 《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6〕 8 号), 将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和 PTA 成套设备、 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 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和大型油气运输船舶等列为国产化攻关的重点。 至此, 一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装备国产化集中攻关, 在石油石化等重点领域声势浩大地展开。 比如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设备国产化战役。 一般来说, 一套这种成套设备总投资一般在 200 亿元以上, 其中设备采购费用占总投资的 30%左右, 达到近 70 亿元。 其中乙烯 “三机” (乙烯压缩机、 丙烯压缩机、 裂解气压缩机) 是大型乙烯工程的心脏, 它的国产化自然成为 “十一五” 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的三大工程。 2007 年底, 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石化装备自主化实施方案》。 根据该方案, 到 “十一五” 末期, 大型石化装备将基本立足国内设计制造, 乙烯、 PTA成套技术装备和天然气长输管线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 75%。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提出,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以重点建设工程为依托, 以千万吨级炼油、 百万吨级大型乙烯等成套设备, 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等为重点, 推进重大石油石化装备国产化与自主化。 例如百万吨乙烯成套设备要着力解决 20 万吨以上的大型裂解炉、 5 万千瓦以上乙烯裂解压缩机组、 40 万吨/年以上聚乙烯、 聚丙烯、 环氧乙烷反应器和挤压造粒机组; 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中要解决 2,000 吨/天以上大型新型煤气化炉和煤液化关键装置。虽然我国已跻身于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大国行列, 但大而不强的矛盾还在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在高端装备领域, 40%的大型石油石化装备依然要靠进口, 国产装备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石油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大型先进的石油石化装置需求方面, 石油石化设备进出口总体仍存在巨额逆差, 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未能充分分享我国建设大型石油石化项目急需设备的这块 “蛋糕”。 这不仅仅是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所面临的问题, 也是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下一步重点突破的方向。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装备资源, 如果缺乏自主技术, 单纯依靠其他国家的技术资源, 也是不现实的。 长期以来, 国外高端石油装备技术垄断国内市场, 而且对我国变相实行封锁, 他们以令人难以承受的价格或是各种理由拒绝向我国供货。 所以我们意识到必须依靠中国自身的实力进行研发, 只有这种自行设计、 自主研发的产品才能够真正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 才能够保障中国在国际石油装备行业的话语权。
“十二五” 期间, 从陆地向深水发展、 从非智能向智能化发展是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国产化仍然是一条主线。 国产化是能石油装备的重要标志, 是做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体现。 “十二五” 期间, 国产化这一主线仍将延续, 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装备国产化的比重。“十二五” 期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明确了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将通过实施创新升级战略, 加速大型石化和石油钻采等装备的自主化进程, 把海洋工程装备、 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等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 形成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能源局也正在重点组织和实施天然气液化、 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工作。 只有大型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与大型装备的依赖, 促进石油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 掌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 因此,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 继续努力, 重点要完成尚未实现国产化的石化装备的攻关,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十二五” 期间, 石油装备行业要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在行业结构优化调整中, 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所需的沙漠、 戈壁等特殊地区的技术装备,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所需的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化、 自动化石油和石化装备, 非常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煤层气、 油砂、 油页岩等技术装备要取得重点突破, 不断提高国产化水平, 加快形成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4.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国产化, 这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 国产化指的是在引进外国产品设计或全套系统设计的前提下, 由我国境内企业按照国外产品设计制造出的产品。 这意味着, 如果仅仅满足于国产化, 不论搞多长时间, 搞到多大比例, 即使国产化率达 100%, 我们依然是步人后尘, 依然走不出 “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的怪圈。 国产化不是最终目的,我国要自主创新, 要搞自主化。 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命题选择, 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 应当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进步的基本立足点。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石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是一个品种繁多、 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石油装备企业在发展成套化、 系列化的同时,还应注重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在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因此,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从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 制订切实可行的增进石油装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采取开放型思维,进行技术嫁接, 走引进、 消化吸收、 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模式, 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 要树立勇于自主创新的信心, 以最大的决心培育创新能力。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来。其次, 要加大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要争取加大中央投资对石油装备科技的支持力度, 争取在国家科技资金中设立石油装备科技专项, 重点支持石油装备创新平台建设。 第三, 要认真总结国内外石油装备科技创新和石油装备行业发展的经验, 加强协调, 进一步完善法律、 法规和政策, 及时制订和修订有关标准, 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制度和订购国产石油制造装备的政策措施, 为石油装备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第四, 加大石油装备行业关键技术、 核心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力度。 用先进的技术来改造、 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工业, 有重点、 分步骤地将先进技术运用到重大技术装备的重点领域、 重大项目中, 让高水平、 高效益的技术在重大技术装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二五” 时期, 要在国家海洋油气装备、 煤炭清洁转化装备、 石油炼制工程装备、 天然气长输管道技术装备、 大型透平压缩机组、 轮胎先进和制造装备、 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生产装备等方面加快科研平台建设, 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 《2011-2016 年中国 装 备 市场 分 析 深 度 研究 报 告 》 显 示 :2012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市场规模达到了千亿元。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所需的专业化制造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但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面对海洋油气开采的广阔市场前景, 这也对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生产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预估, 2012年~2032 年将是国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海洋石油装备企业, 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 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4 部委 2011 年 9 月 16 日下发的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2011-2020)》, 到2015 年, 我国要基本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设计制造体系, 初步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技术、 部分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技术、 以及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的核心技术,基本满足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需要。 到 2020年, 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 总装制造、 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 打造若干知名海洋工程装备企业, 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 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 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第五, 要合理选择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 要加快石油装备科技成果转化, 以技术发展, 引导产业发展, 设立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 组织实施有关石油装备建设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努力实现从制造到创造, 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 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 第六, 要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 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 特别是要着力重大石油装备研制及系统设计的拔尖人才和带头人才, 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信通过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中国石油石化装备一定能够实现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跨越, 也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乃至 “中国装备装备世界” 的梦想。
5.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寻求产业发展的更 大空间
中国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处于发展时期, 随着中国越来越关注产业升级问题, 一些企业很有可能会成为行业的开路先锋。 因为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 世界石油行业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 刺激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油气勘探开发, 形成新一轮石油投资高峰。 同时因为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也带动石油装备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均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进一步推动石油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也取得长足进步, 一些产品逐步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我国石油装备出口在数量、质量上也登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石油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与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替代性上升、 出口比例扩大有关。 中国几个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已经形成。 以宝鸡、 兰州、 南阳等为主的钻井设备基地, 以上海、 江苏为主的石油工具基地, 以江汉、 四川为主的石油钻头基地, 以西安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基地, 以济南为主的石油钻机专用柴油机制造基地。 采油设备的制造分散在全国各地, 东北地区较为集中。据统计, 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 25%, 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超过 50%。
目前, 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 大多不具备石油装备的制造能力, 长期依靠国际市场采购。 就出口的不同区域来看, 来自美国、 独联体国家、 拉美和非洲的订单占据了全部出口额的 90%以上。 其中, 独联体国家、 拉美和非洲都是产油量较大而相应设备生产能力较弱的地区, 预计未来对中国钻采设备的需求仍然会稳步增加。 如墨西哥、 阿根廷、 巴西、 土耳其、 利比亚、 埃及、 也门、 沙特阿拉伯、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都是产油大国, 也是石油装备的需求大国。 中国的石油装备在价格上具有优势,普遍低于国际价格。 一些用量较大、 技术难度相对不高的设备, 如井口装置、 采油树、 抽油机、潜油泵、 石油工具、 石油管材等都是我国成熟产品, 多年来陆续有出口, 正在争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油气上游领域的石油钻采设备在全球也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不仅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还能出口到发达国家。 今后,石油成套设备出口是主攻方向。
由于国内原油产量不会有太大增长, 而石油装备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却远远超过国内实际需求量, 因此, 国内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市场。 展望未来, 出口将成为国内石油装备设备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此, 国家要采取信贷支持、 研发支持和出口补贴等各种措施, 支持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 资源消耗小的石油石化装备出口。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石油装备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在稳抓国内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的重要性, 要有全终化视野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放眼全球, 从战略的高度谋划国际化经营道路,优化调整市场布局, 在巩固拓展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内部市场和行业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社会市场, 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要加强与国外大公司的合作, 推动石油制造装备产品“走出去”, 加快国际化发展, 为中国石油和石化海外工程项目提供保障和服务; 要强化精细化管理, 借鉴、 引入国外同行业知名公司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项目管理, 大力开展精益生产, 全面完善绩效考核,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管理模式, 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6. 坚持走 “绿色制造” 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当前, 世界经济正处于变革转型期, 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浪潮。 未来将是面临资源紧张、 发展绿色能源的时代, 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国际环境, 是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的战略前提,也是正确判断世界和中国石油石化工业走势和方向的基础。 绿色制造是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产物, 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为基础, 并结合环境科学、 材料科学、 能源科学、 控制技术等新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 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 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 制造、 包装、 运输、 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为了加快节能减排, 我国宣布到 2020 年,单位 GDPCO2排放量与 2005 年相比要下降 40%至45%。 当前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石油需求量的增加, 拉动着石油石化装备的迅速发展, 但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石油石化行业是能耗大户, 尤其是合成氨、 电石等高耗能产品, 能源成本已占到产品成本的 70%以上。 石化产业的废水、 废气等污染物排放, 在全国工业领域分别居第一、 第四位。 推进节能减排是 “十二五” 规划的重要内容。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在我国完成好节能减排目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 与此同时, 一些与节能环保相关的装备也与此息息相关。 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内, 石油生产和消费仍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从而要求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新的更大发展绝不是传统模式下的粗放式发展, 而是在转变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前提下的集约式、 低碳型发展。 这就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些碳排放超标, 投入高、 污染大、 效益低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严格加以限制, 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使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快速提升和优化。 因此, “十二五” 时期, 石油石化装备产业要紧紧围绕国家环境治理和行业节能减排任务, 以企业为主体, 依靠自主创新, 突破能源、 资源、 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 以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点,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向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要大力开发和推广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装备、 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 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 CO2生物转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技术设备。 从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来看, 节能减排、 防治污染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但另一方面, 石油石化行业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这意味着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有望达到以最少的资源、 最低的成本、 最少的排放, 加快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总之, 随着国内外对绿色制造的关注不断增加, 实现石油装备的绿色制造是必然趋势。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顺应绿色制造的潮流, 推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由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的转变。相信通过实施绿色制造, 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必然会迈向一个新的春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