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原油行业市场产销态势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原油成本高企,对油价形成支撑。不同区域、不同方式的原油生产盈亏平衡成本差异巨大,根据2015年1月数据,北极地区的开采盈亏平衡油价最高,在88美元/桶左右;中东地区盈亏生产成本最低,约为25美元/桶;北美页岩油盈亏平衡价格在62美元/桶(2015年1月数据,近两年页岩油成本下降迅速)。低油价期间,限制了部分区域的原油开采,比如海洋钻井平台日费率低迷,高成本的原油开采活动在低油价下供给减少,对油价形成一定支撑。

低油价时期,中国对外依存度提升至65.4%,与高成本边际产能调整有关。石油产量和成本、油价相关,高油价时期,成本高、开采难度大的油田也会开采,但低油价时期,边际成本高的油田开采带来亏损。2016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提升至65.4%,国内消费与供给的缺口扩大,部分原因在于低油价时期,高成本油田减产,资本开支压缩,我国产量相对下降。

中东、北非等国家财政盈亏平衡油价居高不下,低油价不利于各国财政平衡。财政盈亏平衡油价是主要产油国政府实现财政预算平衡的原油价格。如果市场油价低于财政盈亏平衡油价,该国政府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OPEC国家约76%的政府收入来自于石油,低油价不利于中东、北非等国的财政平衡,近两年的低油价已经导致大部分产油国出现财政赤字。一般而言,政府解决财政赤字依靠增加税收或者削减支出等手段。对于OPEC国家,通过减产提升油价,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财政负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