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
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协作机器人销量6400台,同比增长51.8%;市场规模为9.6亿元,同比增长52.4%,有望在未来逐年增长。


我国协作机器人兴起于2014年,主要是以外资厂商UR、Rethink为主。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各类企业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2018年,优傲、ABB、三菱、史陶比尔等国外企业相继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国内的本土创新型公司如达明、艾特利、越疆等也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市场,来壮大企业自身实力。
梯次 |
2016 |
2017 |
2018 |
第一梯队 |
优傲 |
优傲、达明 |
优傲、达明 |
第二梯队 |
Rethingk、达明、邀博 |
邀博、ABB、大族 |
邀博、ABB、大族、三菱 |
第三梯队 |
川崎、ABB |
Rethingk、川崎、新松、珞石 |
Rethingk、川崎、陶比尔、珞石 |
第四梯队 |
发那科、Kinova、新松、库卡 |
韩华、发那科、Kinova、库卡 |
艾利特、麦荷、韩华、发那科 |
近年来,我国协作机器人呈高速发展趋势。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小型化和轻量化。因其生产模式灵活高效、友好的操作界面和较好的投资回报,使企业的自动化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通过协作机器人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从长期来看,协作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雏形,具有更广的应用面和更多的可能性,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