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团购行业持续洗牌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导读:2012年8 月9日,58同城团购全国团队裁员数百人,有消息称其团购负责人、副总裁徐贵鹏也即将离职;2012年9月6日,拉手网内部传出消息,西北大区经理王楠, 以及拉手网东三省大区、湖南站、天津站各自的3名负责人日前相继离职;2012年9月23日,24券投资方在内部表示将代表资方停止对24券注资,网站随 后陷入停运。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运营中的团购网站数量为3010家,8月份为2950家,9月份为2880家,数量逐月下降。2012年三季度,我国网络团购市场交易总额达到86.13亿元,相较上季度有所上升,但增幅并不明显。

        2012年三季度,我国团购网站交易额TOP10的网站分别为:聚划算、美团网、糯米网、大众点评网、拉手网、QQ团购、窝窝团、满座网、千品网、F团。在三季度的具体成交额中,聚划算以34.08亿元的交易额位居第一、遥遥领先;美团网以13.31亿元,位居第二;糯米网为5.276亿元居第三,且与前市场两名差距较大。

        这一新的格局相较2012年上半年有不小的变化,预计未来还将发生进一步的显著动荡与改变。目前,团购前十五强贡献了整个市场90%的交易额,由于尚无一家盈利,团购十五强即将面临严重的分化。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三季度的数据不过是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团购行业一直危机重重,就近而言。

        2012年8月9日,58同城团购全国团队裁员数百人,有消息称其团购负责人、副总裁徐贵鹏也即将离职;2012年9月6日,拉手网内部传出消息,西北大区经理王楠,以及拉手网东三省大区、湖南站、天津站各自的3名负责人日前相继离职;2012年9月23日,24券投资方在内部表示将代表资方停止对24券注资,网站随后陷入停运。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一是,网络团购行业洗牌使得大部分团购网站困难加剧,资金、盈利、转型、营销等各方面压力加大;二是,经营困境使得团购网站内部矛盾突出,三季度团购网站内部整顿由裁员撤站上升到了高级管理层,不少团购网站出现高管离职的现象;三是工商的监管在规范行业的同时,也遏制了一些违规网站的发展。

        未来,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团购网站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行业内的洗牌仍将继续,大型团购网站同样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裁员、撤站以及高层换血等情况仍将存在。但是,团购行业将在摸索中前进,并且发展前景光明。

        专家认为,团购网站将继续转型升级,个别企业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清晰盈利方式。团购探路之后,O2O模式会在我国得到很好的发展。团购也将与优惠券、SNS、LBS相结合,增加用户粘性。

        具体来说,未来团购行业将形成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由B2C模式转向O2O模式

        目前,网络零售行业以B2C模式为主,企业已经越来越趋向同质化,竞争极其惨烈。O2O模式的出现,不仅拓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与市场空间,由线上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由规模化走向多元化。在团购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向O2O转型将是一条捷径,但“千O大战”也会非常惨烈。商家和消费者也会比今日更加主动,团购和优惠券的结合将会是未来O2O的特点。

        趋势二:团购网垂直细分求生存空间

        团购行业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差异。在“千团大战”的局面下出现了“马太效应”,除了资金实力较强的少数几家知名团购企业外,大多数实力相当,模式、产品相同的团购企业在竞争中难以破局。因此,从垂直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避免了与其他企业正面交锋,又可以留住一批精准的用户群,使企业能尽可能长远发展。

        趋势三:团购网站融合SNS将走向社区化

        用户粘度差一直是令团购网站头疼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留住忠实用户群体的团购网自然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自从社交网站开心人、人人网加入团购大军以来,他们凭借上亿的固定用户群体,可以为自身的团购产品起到口碑相传的推广效果,这是单纯团购网站所不能及的。

        趋势四:2013年团购将进入“社会化时代”
无论是本地生活服务还是生产厂商都是地方的,区域性的。团购只代表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团购的高级阶段是团需,线上聚合需求到线下消费,或者指导线下的生产。

        未来的团购一定不会是被一家或几家巨无霸公司垄断,而是社会化合作的格局。原因在于O2O分布在线下的各处,不是几家公司用跨区域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好的。线下的环节将会交给无数个本地的运营商来做,而线上的平台将会具备SOLOMO和O2O的特征与类团购网站的中介来对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 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小米等玩家相继入局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 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小米等玩家相继入局

随着“宠物家人化”趋势深化与技术成熟,中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超1.2亿只宠物的庞大基数上,行业规模已突破53亿元,并从基础的智能喂养,迈向覆盖饮食、居住、健康与情感陪伴的全场景智能生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而面对市场同质化与价格内卷,头部企业正率先开启自我革命。跨界巨头依托生态链强势入局,

2025年10月15日
多元化渠道并存 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供应链成企业决胜未来

多元化渠道并存 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供应链成企业决胜未来

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已形成订阅制、O2O即时零售、垂直电商与直播带货等多业态并存的成熟商业模式。在供应链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及消费观念转变的驱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1477.9亿元。然而,品控难度高、同质化竞争与盈利难题依然突出。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上游供应链控制、技术赋能与品牌差异化。

2025年09月17日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数字化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为食品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契合了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的节能要求。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猫砂市场快速扩张、品类多元发展 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猫砂市场快速扩张、品类多元发展 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近年来,我国猫砂行业呈现快速扩张态势,2019-2022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66%,预计到2027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8.9亿元。当前,行业呈现出品类多元化发展格局,传统膨润土砂仍占主导,环保型豆腐砂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我国猫砂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规范与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挑战。

2025年09月05日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快速升温 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快速升温 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未来,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这是因为与市场规模扩张形成反差的是,我国二手奢侈品渗透率仅为5%,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达到20%-30%,法国更是有75%的消费者购买过二手奢侈品,其中32%已形成常态化消费习惯。因此长期来看,参照当前奢侈品存量价值高达四万亿人民币,以及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2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奢侈品行业按下暂停键 线上线下首次同时负增长 各大奢侈品集团业绩分化明显

我国奢侈品行业按下暂停键 线上线下首次同时负增长 各大奢侈品集团业绩分化明显

与此同时,2024年也是我国奢侈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同时下降的一年。2024年,我国线上奢侈品销售额2375亿元,同比下降5%;线下奢侈品销售额2752亿元,同比下降25%。不过,线上销售额占我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比重已经达到46%,接近一半。可见当前,我国奢侈品消费线上化趋势明显。预计2025年我国奢侈品市场将首次出现线

2025年09月01日
金价有望持续走高带动黄金珠宝行业投资需求上升 古法黄金珠宝消费势头强劲

金价有望持续走高带动黄金珠宝行业投资需求上升 古法黄金珠宝消费势头强劲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金价不断攀升,黄金珠宝投资属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为黄金提供了避险支撑。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例如,中国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7月,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22

2025年08月29日
黄金首饰行业消费展现较强韧性:悦己礼赠需求带来新增量 硬金、古法金热度攀升

黄金首饰行业消费展现较强韧性:悦己礼赠需求带来新增量 硬金、古法金热度攀升

黄金首饰常被视为投资和保值的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黄金首饰消费市场持续扩大。2012-2024年我国黄金珠宝市场规模由4200亿元增长至77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5.3%;其中黄金品类占据主导地位,且占比持续提升,至2024年,我国黄金市场规模占黄金珠宝的比重已超70%。

2025年08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