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双11全网交易总额突破1800亿 其中阿里占整体比值67%

导读:2016双11全网交易总额突破1800亿 其中阿里占整体比值67%。第八个“双11”再战告捷,全网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八个“双11”再战告捷,全网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

       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走进第八个年头的‘双11’,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电商市场最重要的年度促销日,也为国外商家和线下商家提供了商机,已经发展成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身的体验式购物节。据第三方机构监测统计,2016年的‘双11’全网交易额已突破1800亿元,再创新高。”他表示,相比往年,今年“双11”呈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参与商家更加多元,传统行业、线下商场和超市,以及电信、航空、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不同程度参与;二是线上平台拉动线下体验,促进全渠道融合,升级购物体验;三是消费热点折射经济转型升级,家电、通讯品牌销售额占比提升,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的成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今年“双11”火爆的原因在于随着几年“双11”的火热登场,电子商务已经被中国老百姓广泛接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购热情已经开始被点燃。

       “双11”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根据订单总量、客单价、购买指数、电商上市公司财报、电商企业历史数据等信息分析,估测2016电商行业双11当天全行业交易额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

       以天猫数据来看,“双11”火爆程度年年提升:2014年“双11”成交额为571亿元,2015年为912亿元,今年则达到了1207亿元。

       孙继文称,相比往年,今年的“双11”参与商家更加多元,电商平台踊跃参与,差异化竞争激烈,传统行业纷纷加入,线下商场和超市,以及电信、航空、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不同程度参与,买家卖家进一步全球化,“双11”期间,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众多欧美知名电商也推出促销活动,将“双11”发展成全球性购物节,影响力持续提升。

       而“全渠道融合”,更成为今年“双11”的一大特点。

       据孙继文介绍,电商平台利用其线下门店实现线上线下联通,促进全渠道融合,升级购物体验,“娱乐电商”模式引入众多娱乐化元素,将媒体、商家和消费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高效互动,打造了全新的营销模式。

       曹磊表示,今年“双11”火爆的原因在于随着几年“双11”的火热登场,电子商务已经被中国老百姓广泛接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购热情已经开始被点燃,同时今年“双11”预热安排更充分,也出现了大件商品在网上的销售比例提高很快的特点。

       展望未来,网络购物发展规模可能还会进一步壮大。根据商务部近日下发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的流通升级战略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并将在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推动实体零售电商化融合转型

       “双11”刮起让商家不敢忽视的电商旋风,而随旋风而来的是商家必须面对的经营模式创新。

       事实上,网络消费增速已经远远甩开实体商铺。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长25.3%,增速比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分别高出23.1、18.7和18个百分点。

       可以注意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740亿元,同比增长24.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8%,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而按照顶层设计,实体零售的电商化融合创新转型已经箭在弦上。

       近日,国办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商务部也下发了《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两份顶层政策设计,均涉及到实体零售的创新转型。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的流通升级战略将锚定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而《意见》则指出,当前受经营成本不断上涨、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实体零售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见》明确,实体零售应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包括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去年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者零售总额的比重虽然超过了10%,但其实只有10.6%,这就意味着其实大部分人的消费仍旧不是通过电商来进行的,而电商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更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对于目前大多数的实体零售店来说,线上线下还没有真正融合,把线下的商品、服务、店铺还有客户全部数据化,是它未来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去塑政策下纸浆模塑餐具行业替代前景明朗 中国为生产大国 市场盈利潜力稳定

全球去塑政策下纸浆模塑餐具行业替代前景明朗 中国为生产大国 市场盈利潜力稳定

中国在全球纸浆模塑餐具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全球纸浆模塑餐具产能为75万吨,中国纸浆模塑餐具产能51万吨,占全球的比重高达68%。

2025年07月31日
奢侈品头部业绩大跳水 我国包袋行业零售额增长 国产品牌高溢价神话仍需认证

奢侈品头部业绩大跳水 我国包袋行业零售额增长 国产品牌高溢价神话仍需认证

2024年,奢侈品巨头业绩集体跳水,中国成为衰退最显著的区域市场。中国包袋品牌崛起,很大程度上便是接住了抛弃奢侈品品牌的人群。不过,随着包袋国产品牌悄然走红,品牌的营销举动越发频繁,市场价格也集体上涨。

2025年07月24日
全球潮玩行业正高速发展 中国市场实现超车 IP运营和盲盒模式助泡泡玛特稳坐龙头

全球潮玩行业正高速发展 中国市场实现超车 IP运营和盲盒模式助泡泡玛特稳坐龙头

全球潮玩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市场实现超车。2020-2024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由203亿美元增长至4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8%;预计2025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达520亿美元,同比增长24.4%。2020-2024年我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1%;预计2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铂金首饰行业复苏强劲但仍需观望 上游铂金进口依赖度高且供给不足

我国铂金首饰行业复苏强劲但仍需观望 上游铂金进口依赖度高且供给不足

当前,全球铂金首饰进入复苏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铂金首饰需求同比增长8%,达到193.3万盎司。这主要得益于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强劲需求(当地整体珠宝市场疲软)、中国市场1%的同比小幅增长(市场趋于稳定)以及印度市场31%的同比大幅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积木玩具行业:ABS渐成主要原材料之一 “全龄潮玩”下市场待挖掘空间广阔

我国积木玩具行业:ABS渐成主要原材料之一 “全龄潮玩”下市场待挖掘空间广阔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不断增加,积木玩具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玩具品类,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积木玩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17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积木玩具行业市场规模将在300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18日
短视频电商崛起+实体书店创新 为图书零售行业注入新活力 消费趋向高端化、数字化

短视频电商崛起+实体书店创新 为图书零售行业注入新活力 消费趋向高端化、数字化

受短视频电商崛起和实体书店创新驱动,2024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少儿、教辅类由于直面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图书零售市场主流。随着消费需求变化,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正朝高端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2025年06月24日
宠物自动喂食器行业:智能喂食器正成为消费者首选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占据

宠物自动喂食器行业:智能喂食器正成为消费者首选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占据

近年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单身少子化趋势下,人们越发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养宠物作为情感寄托的需求上升,使得养宠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宠物相关经济的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

2025年06月18日
千亿蓝海市场待发掘 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潜力大 网易、阅文等大厂寻求跨界

千亿蓝海市场待发掘 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潜力大 网易、阅文等大厂寻求跨界

谷圈文化的兴起引发新的消费热潮,我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其中二次元周边衍生品的千亿蓝海市场亟待发掘。而周边衍生产品具有悦己、收藏、社交、交易等综合价值,共同催生二次元用户对其高度消费意愿。根据数据显示,购买二次元周边的人数占比为56.2%。同时,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头部企业稳固,阿里、网易、B站和阅文等大厂寻求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