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中国购物百货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实际上,两个报告在结论和预测的发展方向上完全一致。购物中心与百货交汇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业态并无利弊之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 任郭增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几乎没有像连卡佛这样的纯粹百货店了。购物中心和百货,二者的经营模式在趋同,无所谓‘购 物中心去百货化’或者‘百货公司的购物中心化’。至少,外在表象看来,无论百货公司还是购物中心,招来的商户品牌已经基本一致了。”

      2012-2016年中国百货店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了《2011年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今后百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购物中心化、主题化发展”。 报告称: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消费者追求的是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模式和体验,在这种消费心理和需求下,一些百货店开始进 军购物中心领域。

      业态不同又有交叉

      此前,中购联发布的报告认为,购物中心今后的发展模式是依靠集合店形式为主,替代原先的百货作为主力店。

      业界不断传出购物中心与百货的冲突事件:北京朝北大悦城与日本永旺百货和平分手;曾作为广州正佳广场三大主力店之一的丽丽百货,经营近7年后,在租期未满情况下,日前被正佳解约收回……“购物中心去百货化”的声势逐渐增强。

      “实际上,两个报告在结论和预测的发展方向上完全一致。购物中心与百货交汇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业态并无利弊之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 任郭增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几乎没有像连卡佛这样的纯粹百货店了。购物中心和百货,二者的经营模式在趋同,无所谓‘购 物中心去百货化’或者‘百货公司的购物中心化’。至少,外在表象看来,无论百货公司还是购物中心,招来的商户品牌已经基本一致了。”

      他认为,购物中心和百货,相对而言是两个不同业态,但又有交叉和结合点。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是放大还是缩小?未来合作又有何创新方式?这些都值得探讨。

      “2006年,国内即出现购物中心与百货店提前解除租赁协议的现象。购物中心通过专卖店和集合店,以及品牌组合的方式,来缓解百货店退出后造成的影响。这是非常合理正常的现象。”郭增利表示。

      郭增利继续分析指出,新生代的百货与购物中心,二者界限实际越来越模糊。以北京的新光天地和上海的久光百货为例,二者均认为自己是在做百货——无论是 自有物业,还是租赁物业,均采取扣点、保底抽成方式,这些实际上还是百货传统的经营模式,但其经营理念、招商方式,采用的则是购物中心多功能组合的模式。

      与郭增利观点类似的专家包括资深零售专家、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目前而言,“去百货化”并非中国购物中心发展主流,实际上购物中心正向“大百货”方向发展。

      丁利国指出,之前,二者的区分泾渭分明:百货店统一收银;购物中心收取租金,租户各自收银。而目前购物中心也开始规定统一收银,摇身一变,也成为“大 百货”。但其前提是购物中心占据优良商业地段,非常强势,租户慕商机而来,申请入驻。每月统一结账,一般商家不愿意,怕拖欠货款。“但实际上,真正能统一 收银的购物中心较少,因为其一般都位于近远郊新兴居住区,对租户的吸引力并非都很强。它们一般都邀请主力店入驻,以吸纳人气、填满主要空间,如百货、超 市、家电城或体育商品城,以带旺人气。一些顶级奢侈品牌,更是不愿意接受统一收银,它们在中国发展气势如虹,比购物中心还强势,是购物中心重点延揽入驻的 对象。”

      丁利国告诉记者,购物中心变身“大百货”,以特大体量吸引客户群,但这种模式对其经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拥有专业化的队伍,及统一规划和营销。从各主要城市看,购物中心统一收银的基本属于个案,很难形成大趋势,且经营模式很难批量复制。

进入“大调整”时期

      在分析朝北大悦城为何与永旺百货解约时,郭增利认为这主要是“定位协同问题”:永旺定位家庭生活类百货或超市,而北京朝北大悦城整体的定位是年轻、时 尚、潮流、品位。这并非说明双方的“理念”不合,实际二者分手对双方均是好事。至少说明在特定的商业项目中,双方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他表示,从今年开始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购物中心与进驻的百货企业“解约”现象将集中爆发,进入“大调整”时期。这将逼迫传统百货自救,或曰“创 新”,走自营、培育买手制的道路。虽然说起来是个很严酷的现实,但百货公司“二房东”的发展道路越来越走不通,逐渐被购物中心模式所抛弃。这个过程绝非今 后数年内能完成,但百货和购物中心二者模糊的界限也不会维持太久。

      郭增利称,当然,购物中心对百货“痛下杀手”,也不排除经济利益的冲突。

      最近几年,一线城市商业物业租金大幅上涨,真正受伤的、感觉当了“冤大头”的是开发商(有时就是购物中心业主),他们心里极不平衡。原先百货承租的价格已经上涨数倍、数十倍不止,而租赁却远未到期,这样,百货店赚钱不菲,而业主(或购物中心)却获利甚微。

      当然,购物中心发展之初,百货作为主力店曾经为之贡献不菲,带旺了商业人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十一结束! 从各大平台销售数据与策略分析我国电商行业现状

双十一结束! 从各大平台销售数据与策略分析我国电商行业现状

2024年是第16个双十一。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至11月1日,淘天累计373个品牌成交破亿。首轮战报显示,京东“双11”成交额、订单量及下单用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抖音电商平台已有近8000个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卡牌行业分析:卡游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IP资源或成核心竞争要素

我国卡牌行业分析:卡游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IP资源或成核心竞争要素

同时,自2022年以来,海外IP陆续进入我国市场,数码宝贝卡牌对战、航海王卡牌对战、游戏王卡牌纷纷发布第一款简体中文版TCG,宝可梦TCG简中版发行则进一步助力卡牌行业快速成长,集卡社、Hitcard、范斯猫等一众卡牌厂商获融资。并且,2023年线下娱乐需求的旺盛推动TCG需求持续释放,且卡牌供应商增加。

2024年10月28日
“双十一”初战结束 从各大平台战绩来分析我国直播电商行业现状

“双十一”初战结束 从各大平台战绩来分析我国直播电商行业现状

而每年的“618”、“双十一”是直播电商行业规模爆发增长的关键节点。2024年双十一,与10月14日就开启了,战线普遍拉长。从优惠力度来看,各平台在以往优惠基础上,额外新增优惠券等福利。京东进一步升级服务,家电支持“送新取旧”,服饰支持“买一试三”,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2024年10月26日
步步高、永辉等企业逆境求变 我国超市行业销售规模下滑中仍藏亮点

步步高、永辉等企业逆境求变 我国超市行业销售规模下滑中仍藏亮点

近年来,我国超市行业百强整体销售规模持续下滑状态,截止2023年达到8680亿元,与2022年的9369亿元相比下滑7.4%;而门店数量则在2020年达到3.1万家的峰值后,于2023年跌至2.38万家,减少近四分之一。

2024年10月23日
插混汽车销量激增为曲轴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国内市场趋向集中

插混汽车销量激增为曲轴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国内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曲轴行业参与者可分为主机厂内部配套曲轴加工厂和独立的曲轴供应商。主机厂内部配套曲轴加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内部供应,其业绩表现受单一主机厂产销情况影响大,如一汽集团内本部的一汽一发。独立曲轴供应商依靠自身技术同时供应多客户,如天润工业、辽宁五一八、江苏松林、浩物股份、桂林福达等。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仍具较大潜力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明显马太效应

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仍具较大潜力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明显马太效应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消费升级,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交易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占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424.9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29.4%。

2024年10月22日
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增长空间广阔 生产制造以ODM/OEM为主 高端市场待挖掘

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增长空间广阔 生产制造以ODM/OEM为主 高端市场待挖掘

随着全球范围内健康与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户外运动作为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带动户外用品市场需求增多。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球户外用品市场规模由1246亿美元增长至2156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户外用品市场规模达226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黄金首饰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国 需求疲软+高价下市场面临转型挑战

我国黄金首饰行业: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国 需求疲软+高价下市场面临转型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23.753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5.61%。其中黄金首饰270.021吨,同比下降26.68%;显示出高价黄金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目前“90后”和“00后”成为黄金首饰的拥趸者,已经稳固成为我国黄金首饰主流消费群体。

2024年09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