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中国购物百货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实际上,两个报告在结论和预测的发展方向上完全一致。购物中心与百货交汇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业态并无利弊之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 任郭增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几乎没有像连卡佛这样的纯粹百货店了。购物中心和百货,二者的经营模式在趋同,无所谓‘购 物中心去百货化’或者‘百货公司的购物中心化’。至少,外在表象看来,无论百货公司还是购物中心,招来的商户品牌已经基本一致了。”

      2012-2016年中国百货店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了《2011年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今后百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购物中心化、主题化发展”。 报告称: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消费者追求的是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模式和体验,在这种消费心理和需求下,一些百货店开始进 军购物中心领域。

      业态不同又有交叉

      此前,中购联发布的报告认为,购物中心今后的发展模式是依靠集合店形式为主,替代原先的百货作为主力店。

      业界不断传出购物中心与百货的冲突事件:北京朝北大悦城与日本永旺百货和平分手;曾作为广州正佳广场三大主力店之一的丽丽百货,经营近7年后,在租期未满情况下,日前被正佳解约收回……“购物中心去百货化”的声势逐渐增强。

      “实际上,两个报告在结论和预测的发展方向上完全一致。购物中心与百货交汇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业态并无利弊之说。”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 任郭增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几乎没有像连卡佛这样的纯粹百货店了。购物中心和百货,二者的经营模式在趋同,无所谓‘购 物中心去百货化’或者‘百货公司的购物中心化’。至少,外在表象看来,无论百货公司还是购物中心,招来的商户品牌已经基本一致了。”

      他认为,购物中心和百货,相对而言是两个不同业态,但又有交叉和结合点。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是放大还是缩小?未来合作又有何创新方式?这些都值得探讨。

      “2006年,国内即出现购物中心与百货店提前解除租赁协议的现象。购物中心通过专卖店和集合店,以及品牌组合的方式,来缓解百货店退出后造成的影响。这是非常合理正常的现象。”郭增利表示。

      郭增利继续分析指出,新生代的百货与购物中心,二者界限实际越来越模糊。以北京的新光天地和上海的久光百货为例,二者均认为自己是在做百货——无论是 自有物业,还是租赁物业,均采取扣点、保底抽成方式,这些实际上还是百货传统的经营模式,但其经营理念、招商方式,采用的则是购物中心多功能组合的模式。

      与郭增利观点类似的专家包括资深零售专家、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目前而言,“去百货化”并非中国购物中心发展主流,实际上购物中心正向“大百货”方向发展。

      丁利国指出,之前,二者的区分泾渭分明:百货店统一收银;购物中心收取租金,租户各自收银。而目前购物中心也开始规定统一收银,摇身一变,也成为“大 百货”。但其前提是购物中心占据优良商业地段,非常强势,租户慕商机而来,申请入驻。每月统一结账,一般商家不愿意,怕拖欠货款。“但实际上,真正能统一 收银的购物中心较少,因为其一般都位于近远郊新兴居住区,对租户的吸引力并非都很强。它们一般都邀请主力店入驻,以吸纳人气、填满主要空间,如百货、超 市、家电城或体育商品城,以带旺人气。一些顶级奢侈品牌,更是不愿意接受统一收银,它们在中国发展气势如虹,比购物中心还强势,是购物中心重点延揽入驻的 对象。”

      丁利国告诉记者,购物中心变身“大百货”,以特大体量吸引客户群,但这种模式对其经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拥有专业化的队伍,及统一规划和营销。从各主要城市看,购物中心统一收银的基本属于个案,很难形成大趋势,且经营模式很难批量复制。

进入“大调整”时期

      在分析朝北大悦城为何与永旺百货解约时,郭增利认为这主要是“定位协同问题”:永旺定位家庭生活类百货或超市,而北京朝北大悦城整体的定位是年轻、时 尚、潮流、品位。这并非说明双方的“理念”不合,实际二者分手对双方均是好事。至少说明在特定的商业项目中,双方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他表示,从今年开始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购物中心与进驻的百货企业“解约”现象将集中爆发,进入“大调整”时期。这将逼迫传统百货自救,或曰“创 新”,走自营、培育买手制的道路。虽然说起来是个很严酷的现实,但百货公司“二房东”的发展道路越来越走不通,逐渐被购物中心模式所抛弃。这个过程绝非今 后数年内能完成,但百货和购物中心二者模糊的界限也不会维持太久。

      郭增利称,当然,购物中心对百货“痛下杀手”,也不排除经济利益的冲突。

      最近几年,一线城市商业物业租金大幅上涨,真正受伤的、感觉当了“冤大头”的是开发商(有时就是购物中心业主),他们心里极不平衡。原先百货承租的价格已经上涨数倍、数十倍不止,而租赁却远未到期,这样,百货店赚钱不菲,而业主(或购物中心)却获利甚微。

      当然,购物中心发展之初,百货作为主力店曾经为之贡献不菲,带旺了商业人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产规模扩大叠加下游成长明显 我国不干胶标签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市场高度分散

生产规模扩大叠加下游成长明显 我国不干胶标签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市场高度分散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有效促进了我国不干胶标签的生产需求,至2023年,国内不干胶标签产量已接近100亿平方米。相比于其他标签,不干胶标签具有承印材料多样、贴合度好、美观度高、贴标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物流、零售、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行业。国内食品饮料、运输物流等下游成长属性明显,带

2025年05月08日
家居收纳用品行业现状:线上市场注入活力 太力科技等领先企业将带动产业升级

家居收纳用品行业现状:线上市场注入活力 太力科技等领先企业将带动产业升级

中国家居收纳需求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家庭物品数量增多驱动,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收纳文化及系统性收纳需求在中国市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家居收纳用品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5月06日
户外运动蓬勃兴起 我国充气床垫行业需求释放 NTEX、Bestway等海外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户外运动蓬勃兴起 我国充气床垫行业需求释放 NTEX、Bestway等海外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户外露营作为兼具旅游及户外运动属性的娱乐方式,叠加各国及地区出台的露营地发展支持政策,预计全球户外露营参与率有望稳步提升,有望带动充气床垫市场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充气床垫市场规模已达1.3亿美元,预测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美元。

2025年05月01日
我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分析:市场规模增长明显 盒马、永辉等纷纷入局

我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分析:市场规模增长明显 盒马、永辉等纷纷入局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增长,仓储会员超市通过高供应效率以及高质价比产品吸引大量消费群体,行业热度持续高涨,市场规模增长明显。目前,我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处于发展初期,2012-2022年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亿元以上,2022年同比增长10.1%,市场规模达335.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387.8亿元。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生态纸餐具行业:韶能股份产能领先 市场供过于求 厂商出海寻求机遇

我国生态纸餐具行业:韶能股份产能领先 市场供过于求 厂商出海寻求机遇

随着国内外“禁塑/限塑”政策逐步落实,全球生态纸餐具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现阶段,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的生态纸餐具市场,美洲和欧洲紧随其后。从国内市场看,外卖行业快速发展促使一次性餐具市场需求爆发,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生态纸餐具迎来发展良机,行业产能急剧增加。其中,韶能股份公司产能行业领先,为龙头企业。受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黄金饰品行业:高涨金价致使市场消费疲软 传统金店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我国黄金饰品行业:高涨金价致使市场消费疲软 传统金店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2024年受益于金矿产量和回收金的增长,我国黄金供应总量的增长。产量方面: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生产黄金534吨,同比增长2.85%;原料产金377吨,比2023年增加2吨,同比增长0.56%;黄金矿产金完成298吨,有色副产金完成79吨。其中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72吨,同比增长

2025年04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