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打破传统销售 直销分为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

导读: 打破传统销售   直销分为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信息时代企业的发展,不是象工业社会那样以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为代价,而是以消耗尽量少的社会资源来为社会提供尽量多的社会财富。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直销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信息时代企业的发展,不是象工业社会那样以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为代价,而是以消耗尽量少的社会资源来为社会提供尽量多的社会财富。直销企业一般属无店铺企业,企业的主要资产在于与众多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提升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手段和能力。电子商务企业并不建立实质的销售店铺,只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来建立、延伸和维护顾客关系,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不断提升与客户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的手段和能力。 

       直销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减少了流通环节费用。直销打破了传统销售从生产商到批发商,然后从批发商到代理商,再从代理商到零售商、再从零售商到顾客手中复杂的中间环节,直销是面对面的销售模式,实现了产品从厂商直接到顾客手中的直销模式。相比传统销售模式中,各分级批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批发商占据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些综合费用最终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加重消费负担。 

       人脉营销、口碑相传为基础的直销,口碑相传减少了广告的投资。口碑相传是身边的人或者熟悉的人把可靠的信息适时传播给你。而广告只是一种商业行为,无论产品好坏,只要付款,都可以对商品进行广告,所以广告的可信度大大折扣。 

       口碑相传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且具备可靠性,相对与广告优势明显。同时口碑相传不仅减少了广告的投资,节约了宣传费用。 

       提供个性化产品和定制化服务,以销定产。现代企业的发展将会向以销定产为主方向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产品生产成为历史,任何一个新产品的寿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产品大量库存将会存在巨大的风险,以销定产能有效地化解产品库存风险。直销与电子商务都能凭借其营销方式的独特、对客户的良好关系、直接有效的沟通达到到以销定产。 

       直销实现“三位一体”,双赢模式大力提高参与者积极性。直销分为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单层次直销是经过一代直销商的层次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的流转形式为:生产企业-直销员-消费者;多层次直销是价每一个直销员可以发展一批新的直销员,每一个成员既是直销员又是消费者,是一个由消费者组成的庞大的销售网络。相比较单层次直销,多层次直销利润来源丰富。多层次直销情况下,直销人员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同时也可以把消费者发展成下线,建立营销网络,属于经营管理者角色。多角色叠加大大调动直销员积极性,公司也将呈爆发式成长。 


       直销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以直销模式为基础。直销分为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单层次直销的流转形式为“生产企业—直销员—消费者”;而多层次直销模式下,直销员可通过销售产品来将消费者转化为新的推销员,新的推销员就构成了销售网络的一个新的分支节点,由此扩展壮大销售网络。“直销”人员的收入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直销人员直接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而获得的报酬;  二是发展吸收下线。直销人员可以从下线的销售额或购买额中获取奖金。推销员在培育、带动销售团队力方面所付出的劳动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劳动理应从公司获得报酬与奖励。因此相应地,由直销的商业模式就建立了直销员薪酬激励机制。 

       直销人员的薪酬能否起到激励效果在于设计出富有激励的薪酬体系。薪酬永远是企业和员工都十分关注的话题直销中的薪酬激励在整个直销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因为有这种奖金制度存在直销这种营销模式才得以存在。 

       以安利公司为例,安利公司作为直销业界最负盛名的公司,被誉为直销业“黄埔军校”,其激励机制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安利公司薪酬激励制度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公平公正公开自由竞争可超越性世袭制。安利公司薪酬激励机制行销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50 简称“九种十二项”。 

 

 

       国内企业往往在借鉴欧美企业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薪酬管理制度。以国内新时代公司为例,新时代控股集团以销售绿色保健食品、营养食品、化妆品和保洁用品为主,是中国直销业的龙头企业。新时代公司薪酬制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销售提成第二部分是品牌推广费。销售提成是直销员在业绩未累积到六万时所应得的薪酬。品牌推广费是直销员累积业绩已达到六万后, 应得的第二部分薪酬。品牌推广费计算方式以当月销售额为基准,按照直销员业绩占公司总业绩的权数来计算薪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元化渠道并存 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供应链成企业决胜未来

多元化渠道并存 我国鲜花电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供应链成企业决胜未来

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已形成订阅制、O2O即时零售、垂直电商与直播带货等多业态并存的成熟商业模式。在供应链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及消费观念转变的驱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1477.9亿元。然而,品控难度高、同质化竞争与盈利难题依然突出。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上游供应链控制、技术赋能与品牌差异化。

2025年09月17日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数字化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为食品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契合了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的节能要求。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猫砂市场快速扩张、品类多元发展 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猫砂市场快速扩张、品类多元发展 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近年来,我国猫砂行业呈现快速扩张态势,2019-2022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66%,预计到2027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8.9亿元。当前,行业呈现出品类多元化发展格局,传统膨润土砂仍占主导,环保型豆腐砂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我国猫砂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规范与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挑战。

2025年09月05日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快速升温 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快速升温 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未来,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这是因为与市场规模扩张形成反差的是,我国二手奢侈品渗透率仅为5%,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达到20%-30%,法国更是有75%的消费者购买过二手奢侈品,其中32%已形成常态化消费习惯。因此长期来看,参照当前奢侈品存量价值高达四万亿人民币,以及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2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奢侈品行业按下暂停键 线上线下首次同时负增长 各大奢侈品集团业绩分化明显

我国奢侈品行业按下暂停键 线上线下首次同时负增长 各大奢侈品集团业绩分化明显

与此同时,2024年也是我国奢侈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同时下降的一年。2024年,我国线上奢侈品销售额2375亿元,同比下降5%;线下奢侈品销售额2752亿元,同比下降25%。不过,线上销售额占我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比重已经达到46%,接近一半。可见当前,我国奢侈品消费线上化趋势明显。预计2025年我国奢侈品市场将首次出现线

2025年09月01日
金价有望持续走高带动黄金珠宝行业投资需求上升 古法黄金珠宝消费势头强劲

金价有望持续走高带动黄金珠宝行业投资需求上升 古法黄金珠宝消费势头强劲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金价不断攀升,黄金珠宝投资属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为黄金提供了避险支撑。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例如,中国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7月,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22

2025年08月29日
黄金首饰行业消费展现较强韧性:悦己礼赠需求带来新增量 硬金、古法金热度攀升

黄金首饰行业消费展现较强韧性:悦己礼赠需求带来新增量 硬金、古法金热度攀升

黄金首饰常被视为投资和保值的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黄金首饰消费市场持续扩大。2012-2024年我国黄金珠宝市场规模由4200亿元增长至77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5.3%;其中黄金品类占据主导地位,且占比持续提升,至2024年,我国黄金市场规模占黄金珠宝的比重已超70%。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无人零售行业:65%的用户看好 市场发展势头积极 但领导者尚未形成

我国无人零售行业:65%的用户看好 市场发展势头积极 但领导者尚未形成

目前有65%的用户看好该市场。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无人零售用户对无人零售店的发展前景看法中,有65%的用户看好该市场。其中“较为看好”占比达到50.4%,“非常看好”的占比为14.6%。这一组数据显示出,当前在无人零售用户群体中有一半以上对无人零售店的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

2025年08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