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渔业机械市场产销观察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12-2016)
导读:此外我国渔业资源的加工还停留在食品的低层次上,对水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渔业药物原料的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不够,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老,保鲜加工技术落后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鱼类产品的偏好、对渔业资源的重视和对海洋渔业旅游资源的青睐,随着我国各省市对发展渔业经济的大力支持,我国渔业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同时,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提高也给我国渔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使我国渔业经济在稳定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生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渔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大限度的实现渔业资源高效合理的配置,我们研究了渔业机构发展方向。
一、我国渔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渔业产业以第一产业捕捞业和养殖业为重点,使得区域性渔业经济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单一。产业结构趋同引起的主要问题为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和渔业劳动力的过度集中。我国今年来一直希望海洋捕捞零增长,促进渔民转业。
(2)渔业产业高度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努力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
此外我国渔业资源的加工还停留在食品的低层次上,对水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渔业药物原料的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不够,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老,保鲜加工技术落后等。
(3)海洋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我国在大力发展渔业的同时,没有注重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一些地方养殖生产密度高,污染严重,一些鱼虾生长繁殖的场所被破坏,使得水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遭到严重损害,养殖渔业受到严重威胁,降低了鱼类的繁殖能力。
二、实现我国渔业经济长远持续良好发展的策略
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应当考虑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技术研发和扩散,调整结构布局,确保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的同时,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1.加大对渔业养殖技术和深加工、精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增加对渔业第二三产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鼓励技术的运用,包括鱼苗育种、渔业饲料的研制和使用、速冻和冷藏技术、节能渔业设备的研发和使用等。增加渔民及企业与科研人员的联系,进行技术教授和技术扩散。
2.改善渔民及渔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更多的发展“公司+渔户”、“公司+合作社+渔户”、“公司+合作社+渔户+研究机构”的多种经营方式。这种模式更适应市场经济,有更多的话语权,有利于减少风险和损失,调动渔民的积极性。尤其适用于养殖业,可以增加养殖规模,优化养殖品种和结构。
3、捕捞业应该实施减船转产规划,鼓励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可以转向过洋性和大洋性远洋渔业。
总之,我国在面对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之际,要坚持把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渔业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增加渔民收入,促进协调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