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现状、应用需求及竞争格局状况(附企业地位及技术实力)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主要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本身具备明显的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特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报告显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几乎关联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大部分企业,产业链整体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应用领域广泛、技术壁垒高及客户定制化的特点。如智能装备制造过程中需要的重要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的装备),主要涉及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源、锂电池、消费电子、通信、物流等。

1、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销定产、直销、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三种。        

(1)以销定产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器械、机械设备、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生产,设备的功能、结构、技术参数等需求需要与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工艺要求相匹配,具有明显的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征,因此智能装备制造的经营模式主要为订单式生产模式,简称以销定产,即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根据客户具体的订单需求量和交货期要求确定生产任务和指标。        

以销定产能够有效降低库存,订单不饱和则调整生产,加工后续产品会应用到的通用组件,缩短后续产品的制造交付周期。        

(2)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        

从国际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看,主要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欧洲模式三类。其中,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业务模式最接近美国模式。

国际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

类型

模式特点

模式介绍

美国模式

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

制造商基本上不生产关键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而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研发设计,所需机器人本体和零部件通常通过工程公司对外采购,再由制造商制造成套设备。

日本模式

产业链分工发展

行业参与者以开发、生产关键零部件和新型机器人为主要目标,其子公司或合作的设备制造商设计制造各行业所需要的自动化成套设备。

欧洲模式

总包-分工模式

设备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全部由制造商内部分工完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直销        

国内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模式,营销流程主要为技术洽谈、商务谈判、合同签订、产品交付、验收及款项结算。其中,大部分订单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持续获得长期合作客户的惯性采购,或与合作客户共同挖掘自动化建设需求,按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少部分订单依靠业务人员开发新客户,以新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或以现有产品满足新客户需求。       

 2、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智能制造市场        

近年来,在“工业4.0”的引导下,全球工业制造技术正推动各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生产、半自动生产发展为自动化生产,或从自动化生产发展为智能化生产,实现工厂智能化。在全球制造业产业变革的进程里,制造业对生产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为21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快速增长至38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38%。

2020-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智能制造市场       

 在制造业产业升级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上先进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制造业生产方式也逐渐向自动化生产、智能工厂的生产方式转变,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等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加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根据《中国制造2025》、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等政策,我国智能制造对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增长速度加快,继2019年国内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产值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后,2020年预计达2.5万亿元。

2015-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提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有所提升,一级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业数量减少10%左右,三级以上的高成熟度企业数量增加了8%左右。

2020年全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二级、三级行业占比均位居全国首位。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制造产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保持领先优势。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在各行业中等级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1)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是指供消费者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形态逐渐从单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渐拓展至计算机类产品、通讯类产品,形成广义的3C消费电子产品。其中,计算机类产品主要指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产品,通信类产品主要指手机等产品,消费类产品主要指PDA、数码相机、音响等产品。        

中国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大国。随着集成电路、电子技术、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成为消费电子市场的主要驱动力,3C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和互联网特色越来越明显,促使消费电子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迭代变革周期缩短。

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概况

部分品类

市场概况

智能手机

5G手机的更新有望带动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的增长。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71亿台,同比下降2.25%。但随着5G基建加速建设,5G智能手机普及速度加快,增强下游消费终端的换机需求,智能手机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显示,20195G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70万台,按此计算20195G手机的出货占比仅为1.36%。据高通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2021年的5G手机出货量将达4.5亿部,2022年出货量有望增长至7.5亿部。

PC

笔记本电脑发展多年来其市场规模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但随着笔记本电脑主流厂商差异化定位,新增及存量替换需求仍较为明显。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疫情期间,企业运营交流、学校远程授课、不出门的电竞娱乐以及各类商务活动以居家线上模式来完成,笔记本电脑需求持续增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也大幅增长。根据Omdia的预测,到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增长至2.13亿台,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47%

平板电脑

凭借着多方面优势,平板电脑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IDC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复苏,出货量达2,240万台,系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消费市场出货量约1,760万台,同比增长6.73%,拉动了整体市场的回暖。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居家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等活动对平板电脑需求较大。根据IDC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高达3,860万台,同比增长了18.6%。预计随着平板在在线教育、远程办公、餐饮、医疗、交通的普及应用,未来平板电脑仍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可穿戴设备

以可穿戴耳机、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据IDC统计,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37亿台,同比增长89.0%。据Gartner预测,2020年全球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515.45亿美元。据IDC数据,2019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迅速,为9924万台,同比增长37.1%

智能音箱

StrategyAnalytics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达1.47亿台,比上年增长70%。据IDC数据,2019年中国市场智能音箱出货量达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电源行业        

电源是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基础,与消费电子产业紧密相关。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领域为电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据中国电源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电源行业产值2697亿元。

2013-2019年我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由于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及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的充电器属于开关电源的范畴,该类开关电源凭借体积小、重量轻、转化效率高等优点,迅速成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主流电源产品。因此,2020年,IT及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占电源产业应用市场前列,市场占比约为51.45%、34.10%、5.37%;其次是LED驱动、新电动汽车,为3.03%和2.81%。

2020年我国电源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随着GaN技术逐渐应用于电源产品,新型快充充电器将同时具备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功能,高功率密度、绿色化、智能化的小型快充充电器将推动电源市场持续增长。        

(3)锂电池行业        

1)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锂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加深,市场需求较大且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处于不同规划建设阶段的锂离子工厂共有181家,与上一年相比依然增加了50%以上。其中,2020年在建和规划的181家工厂中,有136家位于中国。

2015-2020年全球在建和规划锂离子电池工厂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据Mordor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为405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19亿美元。

2020-2026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高速增长,体系品种日趋齐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储能装置的同时,工业智能化、军事信息化、民用便利化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推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19年中国锂电池生产设备行业调研报告》,2017-2019年我国锂电设备制造规模(含动力锂电和消费锂电)由157.5亿元增长至216.3亿元,其规模迅速扩大。

2010-2019年中国锂电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动力电池行业        

动力锂电池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工具提供动力的锂电池。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肩负着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积分合规、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产业政策趋于多样化和全方位,从而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及驱动系统行业的快速发展。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量136.6万辆,销量达到136.7万辆;截止2021年1-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9倍。

2014-2021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加上全球锂电池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迎来强势发展时期。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逐年上升,从30.8GWh增长至80.0GWh,复合增长率达26.95%。

2016-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上游动力锂电生产设备的发展。由于锂电池生产过程的工序复杂性、材料特殊性与多元性、工艺参数敏感性与高标准,智能制造装备是锂电池生产流程中的必要装备,其市场需求必将同步增长。        

4、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具有定制化特点,不同企业之间提供的智能制造方案或客户本身的定制需求差异较大,行业内各企业产品的具体应用行业、客户结构、产品规格、型号、功能、应用场景、技术路径等差异较大,且国内智能制造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各家公司的竞争以错位竞争为主,互相之间的直接竞争关系较少。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各领域企业经营范围及产品销售情况

公司名称

业务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类型

整线产品销售情况

先导智能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光伏电池/组件、汽车、薄膜电容器等,其中2018年至2020年锂电池设备收入34.44亿元、38.17亿元和32.38亿元,占比89%81%55%3C智能设备收入0.30亿元、0.75亿元和5.61亿元,占比0.8%1.6%9.6%

锂电设备包括:全自动卷绕机、隔膜分切机、智能物流线、化成柜及分容柜系统及锂电池设备整线解决方案等。

产品线包括锂电池设备整线解决方案。

赢合科技

产品运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各个工序,应用领域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而非消费电子;业务还包括电子烟。

涂布、辊压、分切、制片、卷绕、模切、叠片等锂电池各工序生产设备。

首家提出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已成功实施二十多条整线;不断强化自身分段集成、整线集成能力;2019年调整了整线交付的模式,由总包式的两方整线订单调整为含供应商的多方整线合作订单,原本外购设备的相关金额不再计入公司收入。

利元亨

锂电设备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消费锂电和动力锂电,2018年至2020年消费锂电收入4.44亿元、6.53亿元和10.75亿元,占比66%73%75%。除锂电设备,产品还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以及轨道交通等。

消费锂电专机包括电芯检测专机和电芯装配专机,消费锂电整线全部为电池组装整线。

2020年起销售消费电池组装整线,并于2020年确认销售收入2,984.68万元,整线收入金额及占比较低。

博众精工

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2018年和2019年消费电子领域收入21.48亿元和18.20亿元,占比85%86%;此外,产品还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电、日化等。

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组装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还包括治具类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

以单机销售为主,单机设备可以配合其他工序设备和物料输送带共同组成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

赛腾股份

产品主要运用于消费电子行业,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智能组装和智能检测;报告期内,通过汽车行业智能装备供应商菱欧科技和集成电路行业晶圆检测设备供应商日本optima株式会社的投资,业务领域拓展到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锂电池等业务领域。

组装设备和检测设备(针对手表、手机、无线耳机等)。

以单机销售为主。

兴禾自动化

报告期内收入主要来自于电源组装、电池封装、电芯制造和手机组装四大消费电子领域,电池封装和电芯制造也属于锂电制造领域。

电源组装整线、电池封装整线、电芯制造整段。

主要收入来自于整线的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市场地位与技术实力方面,先导智能以其优异的产品品质、技术研发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在定制化设备领域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是全球高端锂电池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掌握生产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数码锂电池电芯的全自动卷绕机、叠片机、成套整线设备以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技术和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各领域企业市场地位及技术实力对比情况

公司名称

主要客户

市场地位

技术实力

先导智能

单机和分段集成设备的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比亚迪、松下特斯拉、力神、三星、索尼、Northvolt等一线厂商;宁德时代系其重要客户,2017-20201-9月,宁德时代对先导智能的设备采购金额分别为7.32亿元、2.80亿元、17.66亿元和9.73亿元。

多年来,先导智能以其优异的产品品质、技术研发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在定制化设备领域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2014年至今,先导智能自主研发的动力和数码锂电池设备在国际行业排名前列,同时也成为国家及省市领导参观考察的重点企业。十几年的技术与行业积累,先导智能的行业地位全球领先,已形成稳固且明显的品牌效应与优势。目前,先导智能定制化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与下游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固且明显的品牌效应与优势。先导智能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设备生产企业之一,拥有行业内领先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

先导智能是全球高端锂电池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掌握生产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数码锂电池电芯的全自动卷绕机、叠片机、成套整线设备以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技术和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在国内电容器、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成长和进口替代过程中,先导智能研发设计能力得到系统性的巩固和提升。2019年度,先导智能先后被国家工信部评为“2019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被江苏省工信厅评为“2018年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2019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赢合科技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CATL、欣旺达、万向、光宇和孚能等。

赢合科技作为国内从事锂电池智能生产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头部企业之一,多年的研发技术沉淀以及经验积累构建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及品牌优势。赢合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升级与创新使得产品性能和品质持续提升,产品获得了国内外一线客户的广泛认可。赢合科技的涂布机、卷绕机和激光切等核心设备已进入国内外一流客户供应链,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不断巩固。

赢合科技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投入技术创新,创建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赢合科技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赢合科技作为领先的锂电设备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产品线布局及业务规模,对于锂电池整体生产工艺的理解更为透彻,一体化和集成化的研发创新优势明显,赢合科技已成功研制等延展率辊压机、STP数码全自动卷绕一体机、双工位高速叠片机等,大幅提升了锂电设备的自动化、稳定性、效率和良率等指标。

利元亨

客户包括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中航锂电、欣旺达等知名厂商,其中,2017-2020年,宁德新能源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8%67%74%70%;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以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的优质客户。

利元亨是国内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最近三年,利元亨电芯检测设备销售额占同类设备的比例大约为11.65%11.44%16.53%,市场占有率较高。同时,利元亨是具备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电池模组组装及箱体封装整线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少数厂商之一,最近三年,锂电池整线(主要是动力锂电)覆盖的工艺段数量持续增多、技术性能指标持续提升。

利元亨掌握了行业内前沿和核心技术,包括成像检测、一体化控制、智能决策、激光加工、柔性组装、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等。在电芯检测环节,利元亨三层全自动热冷压化成容量测试机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利元亨方形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线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技术为利元亨在智能制造装备中的组装设备、装配设备、焊接设备、检测设备等具体运用提供了基础。

博众精工

20201-9月,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广达集团、富士康集团、胜利精密和东山精密;2017-20201-9月,苹果产业链收入占比分别为85%72%73%65%

凭借优秀的产品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产品价格和周到的产品服务,博众精工已经赢得了各行业客户的普遍认可,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博众精工已在行业内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博众精工现已成为国内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领域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已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C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生产设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博众精工凭借专注、务实的企业精神,以开放者的姿态开拓创新,助力中国制造2025”不断发展。

博众精工是一家高度重视技术储备及研发投入的科技创新企业,凭借较为雄厚的技术储备,博众精工逐步建立了产品的技术优势,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经过十几年发展,博众精工在工业自动化底层技术方面积累雄厚。其中,精密机械设计方面博众精工运用了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拥有完善的建模及仿真技术,可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博众精工还掌握精密运动控制、驱动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硬件平台,并掌握相关的核心算法;机器视觉方面,博众精工拥有相机、工业镜头、光源及2D\3D软件平台并自主研发了相关核心算法;工业机器人方面,博众精工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机械、控制器及软件平台,并具有相关核心算法及定制开发能力。此外,博众精工积累了完善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能力,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

赛腾股份

2017-20209月,赛腾股份直接来自苹果公司的收入分别为4.17亿元、2.46亿元、2.84亿元及1.3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1%27%24%11%;此外,赛腾股份还向立讯集团、富士康等苹果公司代工厂直接销售,该类收入金额分别为0.44亿元、3.47亿元、4.91亿元和7.43亿元,占比分别为6%38%41%61%

经过多年发展,赛腾股份已成为国内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赢得了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客户的普遍认可,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赛腾股份是一家高度重视技术储备及研发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先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定制化生产能力是赛腾股份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及研发设计团队则是保证研发设计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赛腾股份目前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硬件、软件和机械工程研发团队,凭借较为雄厚的技术储备,逐步建立起产品的技术优势,树立良好的行业口碑。赛腾股份的核心技术有高精密点胶、高性能异形贴标、气密性检测、托盘自动上料、高性能测量等。

兴禾自动化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伟创力、赛尔康、德赛电池、冠宇电池、三星SDI、韩国LG化学、宁德新能源等。

公司现阶段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电源组装、电芯制造、电池封装和手机组装制造商提供自动化整线集成装备或多功能自动化设备,是集自动化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和升级改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内属于整线集成实力较强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公司是消费电子领域苹果产业链电源组装、电池封装等细分领域的重要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服务于下游行业内的优质品牌客户,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进了相关领域下游厂商智能制造的进程,并在电芯制造和手机组装等领域的自动化设备供应方面成为重要的新兴力量。公司对各行业头部客户持续提供自动化的产品和服务,侧面也验证了自身核心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公司在自动化设备制造领域积累了较多核心技术储备。同时公司持续根据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未来趋势及公司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创新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核心技术,形成了新的技术储备。公司依托于软件技术和机械设计能力,通过自动化整合,形成应用型的核心技术,在电子消费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内实现各类自动化目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风电叶片材料行业:风电持续发展下市场长期向好 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主流选材

我国风电叶片材料行业:风电持续发展下市场长期向好 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主流选材

我国也不例外。风电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装机量一直在高速增加。并且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风电产业已经成为中国能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占据领先优势的产业了。到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风电大国,装机容量占全球的38.1% ‌。这也为风电叶片材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4年11月25日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随着马太效应凸显,我国转子压缩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转子压缩机CR3、CR5分别达到47.3%和66.8%,至2020年分别上升至73.6%和87.2%;到2023年分别进一步提升至78.2%和88.3%。从企业来看,美芝凭借着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议价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领跑国内转子

2024年11月21日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根据数据,2021 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达 608.5 亿美元。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癌症、肾脏和甲状腺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创新疗法的发展,生命科学仪器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063.9 亿美元,2021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4%。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随车起重机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复杂度高,同时其还存在较高的人才、资金、资质和品牌等壁垒,行业整体门槛高,新入局者少。因此,我国随车起重机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徐工、三一等少数头部企业手中,2023年CR2达到74.1%,CR5达到88.9%,行业集中度高,且市场呈现徐工“一家独大”竞争格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涡旋压缩机行业技术壁垒高,产品设计难度大且生产加工工艺复杂,艾默生、江森日立、大金、丹佛斯、松下电器五大外资企业入局时间早,凭借着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再加上先发优势,长期在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随着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增多,智能制造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由1.51万亿元增长至2.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2023-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延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分别为3.2万亿元、3.4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9.4%、6.3%。

2024年11月15日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随着应用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机器狗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突破1万台,2023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至1.8万台,增速超70%。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压路机行业现状分析:总销量下滑但出口市场强劲 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我国压路机行业现状分析:总销量下滑但出口市场强劲 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2022-2023年,受道路交通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压路机内需减少,国内销量大幅下滑,也使得其总销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不过,我国压路机出口需求旺盛,出口销量持续攀升,且占总销量的比重也大幅提升,于2023年超过内销。此外,目前我国压路机行业集中度高,且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2024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