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数控系统如何严密布局以打破现状

      导读:国内数控系统如何严密布局以打破现状。在我国,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南北中西东”的布局。“南”有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有北京凯恩帝、大连光洋、北京航天机床数控系统有限公司;“中”有华中数控;“东”有上海开通数控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兴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新方达数控有限公司;“西”有成都广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商数量有人统计不会少于30家,这一数字相比于世界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因为他们往往都是个位数,在日本虽然机床工具行业非常具有竞争力,但规模系统企业也就3、4家。

  而在我国,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南北中西东”的布局。“南”有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有北京凯恩帝、大连光洋、北京航天机床数控系统有限公司;“中”有华中数控;“东”有上海开通数控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华兴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新方达数控有限公司;“西”有成都广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一般来说,整个数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位置测量系统。控制系统按加工工件程序进行插补运算,发出控制指令到伺服驱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将控制指令放大,由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按要求运动;测量系统检测机械的运动位置或速度,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来修正控制指令。这三部分有机结合,组成完整的闭环控制的数控系统。

  其中多轴联动是定义一款系统是否为高端数控系统的标尺之一,同时控制的轴数越多数控系统的性能越强大,其加工的可以更加复杂,国产数控系统在在经济普及型领域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在多轴联动方面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例如华中数控8型系列,大连光洋GNC60/61/62系列等都支持多轴多通道。

  正如前文所述,国产数控系统的当务之急是开拓市场,重拾用户信任。这些年来,国内数控系统制造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他们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外,还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

  主动与国产数控机床厂结盟。第一步鼓励试用,建立信心;第二步是在生产数控机床的主机厂建立与数控系统配套的展示点,用实效说服最终用户。还有一些企业进一步探索合作股份关系比如华中数控与武重、南通机床、北一,航天数控与齐一机床等,这也是对开拓数控市场的一种尝试。

  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与整机厂联合承担课题,进入了目标群体。比如华中数控与北一合作承担“钛合金复杂梁框类构件五轴加工机床与工艺”课题,机床于2014年4月通过沈飞验收,并加工出合格的“S”试件,实现三方共赢。

  此外,抱着增大国产数控系统市场份额为目的,数控系统企业开发一些量大面广小型机床品种,如华中数控开发教学用数控机床,南京四开数控与中小企业机床厂合作开发专用机床。

  并且数控系统企业积极参与改造旧机床行业,提供数控系统及技术改造重型超重型机床和进口失修的数控机床。

  据了解,沈飞此前为了了解国产数控系统的水平,先从数控车间提供一台进口加工中心用于改造,华中数控采用04专项支持研发的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这也是04专项支持研发的国产数控系统首台应用于我国航空制造主机厂结构件加工。

  在对这台精度完全丧失的老旧机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后,机床的定位精度达到5μm,完成了NAS试件的试切。又经过近一年的生产验证,数控系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有些方面甚至超出原有机床的功能。

  由此沈飞打消了对国产数控系统的顾虑,又陆续改造了近10台产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旧机床,几乎涵盖了沈飞数控车间结构件加工所用到的所有机型。沈阳高精数控公司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其自主品牌的蓝天数控系统完成了对沈飞20台旧的进口机床的国产数控改造,并装备了4台分别由沈阳机床和长征机床提供的新机床。之后又在2014年的04专项中完成了2台国产新机床的配套。

  业内人士分析,国产数控与国外竞争对手在硬件方面基本上已处于同一水平,当前竞争的焦点是软件技术。而我们在软件的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用软件创新,对于发展我国数控系统的生产和营销,更符合国情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比之下,我国在以下三方面具备优势:一是在人际界面友好方面,也即在操作、数据输入和编程简便度方面。二是在于国内工人及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和工艺技术经验更好地结合方面。三是较高的智能化水平方面,如误差在线采集和实施补偿等创造自己的特色方面。

  比如华中公司开发的曲面直接插补计算法;北航教授开发的凸轮磨床数控系统,采取表格方式的凸轮图纸数据输入,在线凸轮型线误差显示和补偿等。当然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才是制胜市场的法宝。

参考《中国数控系统行业运营模式发展态势与市场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