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全球平板探测器行业需求:静态平板探测器需求量较高

        平板探测器是一种精密和贵重的设备,对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熟悉探测器的性能指标有助于提高成像质量和减少X线辐射剂量。DR 平板探测器从能量转换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indirect FPD)和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directFPD)。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平板探测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由碘化铯等闪烁晶体涂层与薄膜晶体管( Thi n Film T ransistor , T FT)或电荷耦合器件( C hargeC oupling Device , C CD)或 互 补 型 金 属 氧 化 物 半 导 体( Com plem en tary M etal Oxide S em i -Conductor , CM OS)构成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两步 , 首先闪烁晶体涂层将 X 线的能量转换成可见光 ;其次 TF T 或者C CD , 或 C MO S 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在这过程中可见光会发生散射 , 对空间分辨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新工艺中将闪烁体加工成柱状以提高对 X 线的利用及降低散射 ,但散射光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
        
        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主要由非晶硒层 (Am orph ou s S elenium , a -S e ) T FT 构成 。入射的 X 射线使硒层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外加偏压电场作用下 , 电子和空穴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流在薄膜晶体管中形成储存电荷 。每一个晶体管的储存电荷量对应于入射 X 射线的剂量 , 通过读出电路可以知道每一点的电荷量 ,进而知道每点的 X 线剂量 。由于非晶硒不产生可见光 , 没有散射线的影响 , 因此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平板探测器市场供需情况
        
        (1)平板探测器市场需求
        
        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的研究报告,2014 年全球 X 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约为 20.1 亿美金,并以每年近 5%的速度增长。其中,平板探测器市场份额约为57%,线阵探测器约为 8%,上一代准数字化技术产品贡献了余下的 35%市场。 随着探测器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未来准数字化产品将逐步被数字化产品替代,其市场份额将被数字化产品占据。 
        
        2014 年全球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约为 11.46 亿美元,其中约 90%用于医疗诊断领域,10%用于工业领域;线阵探测器市场规模约为 1.61 亿美元。2014 年至 2019 年,全球 X 线探测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医疗领域中,平板探测器主要用于 DR、CBCT、放疗设备、C 型臂、DM、DRF 等医学影像设备的生产配套,占平板探测器市场份额比例分别为 43%、11%、11%、7%、5%和 3%。
        
        平板探测器不同应用领域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平板探测器市场销量约为 62,140 台,其中,静态平板探测器销量约为 42,340 台,动态平板探测器销量约为 19,800 台。预计 2021 年,全球平板探测器需求量将达到 77,910 台,其中,静态平板探测器需求量约为 49,770 台,动态平板探测器需求量约为 28,140 台。
        
        平板探测市场需求量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平板探测器市场供给 
        
        由于平板探测器属于高科技产品,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因此,全球平板探测器市场集中度较高,知名的生产企业包括美国Varex、法国 Trixell和日本Canon等。美国Varex和法国Trixell是平板探测器行业两大巨头,合计持有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平板探测器市场供给依然相对集中,目前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和江苏康众。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厂家,拥有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使得近年来国内平板探测器的市场供给也逐渐由进口转向国产。
        
        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目前,全球平板探测器主要生产厂家不到 20 家,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其中具备一定规模且较为知名的厂商包括美国 Varex、法国 Trixell、日本 Canon、韩国 Vieworks 及本公司等。此外,少部分的整机厂家拥有自建的平板探测器生产线,如美国 GE、日本 FUJIFILM 等。但出于规模、成本、技术等原因,自建平板探测器生产线的整机厂商仍然从专业的平板探测器厂家采购产品。 
        
        全球市场方面,行业龙头美国 Varex 市场占有率超过 30%,前五大厂商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 80%;国内市场方面,2016 年,公司在国内 DR 平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约为 28%,排名第一,法国 Trixell、美国 Varex、日本 Canon 分列二、三、四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6%、15%和 14%,国内前四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合计约为 70%。  2017 年,公司在国内 DR 平板探测器细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总体看来,平板探测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2)全球化竞争 
        
        我国平板探测器技术经历了从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在国内以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厂商已经掌握了平板探测器核心技术,直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部分产品性能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稳定性与国际高端产品差距明显缩小,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趋于完善,并成功进入国际知名影像设备系统厂商的配套体系。 
        
        在国内二级及以下医院市场,国产品牌平板探测器已全面超越进口品牌成为市场主流;而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级医院影像设备市场,其配套的平板探测器仍比较依赖进口,但随着公司平板探测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升级,国产品牌将逐步打破国际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垄断,实现中高端产品国产化,为国内平板探测器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3)行业整合速度加快 
        
        随着探测器行业产品、技术的革新,以公司为代表的行业新进入者不断在技术和商业上挑战传统巨头。而跨国公司则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强强联合,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挤压中小厂家生存空间,以此来更多的市场份额。 2016 年,日本 TOSHIBA 将旗下探测器业务出售给日本 Cannon ;2017 年,全球探测器行业龙头 Varex 收购传统巨头 Perkin Elmer 影像部件业务,进一步扩大其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平板探测器前一代产品胶片行业和影像增强器行业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一系列行业整合后, 终分别只剩下 4 家 CR 制造商(Carestream、FUJIFILM、 Konica 和 Agfa)和 2 家影像增强器制造商(Thales 和 TOSHIBA)制造商。未来,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探测器行业整合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平板探测器行业的不断整合 终将导致市场资源逐渐集中到少数几家掌握核心技术优势、拥有优质产品、良好客户群、渠道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厂商,这是行业本身市场容量和产品高技术特征所决定的。 
        
        (4)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 
        
        20 世纪以来,许多新技术产业发展都经历了“欧美-日韩-中国”产业转移过程。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 世纪 70 年代,集成电路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造就了 FUJITSU、HITACHI、TOSHIBA 和 NEC 等世界顶级的集成电路企业; 20 世纪 90 年代,韩国、台湾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三星、台积电等企业诞生;如今,中国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核心区域,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集成电路公司均在中国设有布局,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数字化 X 线探测器行业正在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21 世纪初,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巨头 GE、PHILIPS 和 SIEMENS 率先完成平板探测器产品的研发工作;此后,日本 Canon、韩国 DR TECH 开始规模化生产平板探测器;2011 年,公司成功研制出国产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并实现产业化,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市场地位和份额。目前,国内已培养和吸引了一批具有世界前沿视野的核心人才,数字化 X 线探测器产业链逐步完善,基本具备了接纳全球 X 线探测器产能转移的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研发速度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将成为 X 线探测器产业转移的基地。 
        
        资料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