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报废特高压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特高压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主要包括换流阀、变压器、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等;中游为不同种类特高压,主要分为直流特高压及交流特高压;下游为应用环节,通过智能电网,输送到各个领域。

特高压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分析

       1.市场规模

       特高压项目的造价很高,同时还可以拉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建设安装等多领域的业绩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达1346亿元,2020年我国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5.35%;预计2021年我国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728亿元。

2016-2021年我国特高压设备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变压器

       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变压器产量达17.64亿千伏安,较2019年同比增长0.46%;据推测,2021年我国变压器产量可达18.45亿千伏安。

2016-2021年我国变压器产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GIS

       GIS是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英文简称,主要用作将变电站除变压器外的一次设备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高压配电装置。GIS不仅在高压、超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特高压领域也被使用。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电南瑞市场份额占比最大,达42%;其次为许继电气,占比达26%。

2020年我国特高压GIS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换流阀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通过依次将三相交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端得到期望的直流电压和实现对功率的控制,其价值约占换流站成套设备总价的22-25%。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特高压换流阀市场较为集中,2020年我国国电南瑞市场份额占比最大,达50%;其次为许继电气,占比达30;中国西电市场份额占比达15%。

2020年我国特高压换流阀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分析

       1.累计线路长度


       受益于基建刺激叠加环保需求,推动了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速度。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从2016年的16937公里提升至2020年的35868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63%;预计2021年我国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可达42160公里。

2016-2021年我国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累计输送电量

       近几年,我国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逐渐增长,增长幅度有所加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16196.99亿千瓦时,2020年我国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2076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预计2021年我国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可达24415.41亿千瓦时。

2016-2021年我国电网特高压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企业优势分析

       现阶段,我国特高压行业产业链中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电建、金田铜业、特变电工、中天科技、国电南瑞等。

我国特高压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中国电建

销售规模优势:截至2012年末,资产2937.35亿元,年营业收入2017.34亿元,实现利润75.13亿元。业务遍及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00位,在全球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列15位之前,在全球最大设计企业排名16位。

企业规模优势:中国电建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4个省(区域)电网企业所属的勘测设计企业、电力施工企业、装备修造企业改革重组而成。也是我国唯一提供水利电力工程及基础设施规划、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建设管理、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集

金田铜业

技术优势:公司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实验室,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先后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精益管理及持续改进,先后通过了ISO9001OHSIS18001ISO14001等多项体系认证,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浙江省转型升级引领示范企业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宁波市首届市长质量奖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特变电工

人才优势:特变电工坚持通过以“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培养为导向,采用“内培、外引”相结合,先后引进各类专业化、创新型人才,拥有院士、学科带头人、外籍专家4000余人的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189月,特变电工已有员工2万余人,其中院士5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等专家300人,博士、硕士1400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75%以上,国际化人才比重正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企业规模优势:特变电工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我国多晶硅新材料研制及大型铝电子出口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风电系统集成商,国内拥有多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2个基地。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kVA,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总量排名全球第一。特变电工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世界机械500强第228位、中国机械100强第6位、ENR国际总承包商全球排名第80位,品牌价值逾500亿元,排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7位。

中天科技

企业规模优势:企业形成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光通信等多元化产业格局。拥有76家子公司,16000多名员工,设有54个海外办事处,10个海外营销中心,运营印度、巴西、印尼、摩洛哥、土耳其和德国工厂,产品出口16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实现一带一路全覆盖。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是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获得单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示范企业、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南通市最大的先进制造企业,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

科研水平优势:中天科技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相继建立中天科技研究院、上海科创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坚持从高端产品起步,特种产品特色经营,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和一企一品,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发展之路。与5家中科院研究所建立创新合作平台;与6个国家级研究所建立研发合作平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5所国内重点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现拥有8个行业单项冠军、培育冠军、隐形冠军产品,承担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6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参与制修订30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200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电南瑞

人才优势:国电南瑞把“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作为事业发展的基石,强调员工和企业利益一致。公司汇聚了一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各类专业的科技精英。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7%以上,本科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2%,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分析

       1.智能电网

       随着智能电网计划的推进,电力自动化产品需求开始爆发,其中电网自动化市场份额占比较大,包括配电自动化、变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158.2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1.49%;据推测,2021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44.6亿元。

2016-2021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社会用电量

       特高压行业产业链下游为终端用户用电环节,主要分为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51亿千瓦时,较2019年同比增长3.59%。

2016-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用电量

       工业用电是指主要从事大规模生产加工行业的企业用电,工业用电大多使用三相电压,如三相380VAC,三相660VAC等。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工业用电量由4.14万亿千瓦时增至5.02万亿千瓦时,2021年第一季度的工业用电量为1.23万亿千瓦时。

2016-2021年Q1我国工业用电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居民用电量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是指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照明及家用电器用电。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用电量由0.81万亿千瓦时增至1.09万亿千瓦时,2021年第一季度城乡居民用电量为0.31万亿千瓦时。(TJL)

2016-2021年Q1我国城乡居民用电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报废特高压市场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