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制造或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方向,有望成为京津冀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持续为三地协同创新创造新机遇。”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分论坛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峰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表示。

  姜广智认为,目前京津冀总体的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发展动能对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现实需求依然强大,京津冀去低端产能后,智能制造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姜广智坦言:“如何推进京津冀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任务。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还处于数字化、自动化的普及阶段,不论是智能制造技术的供给能力还是应用程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这是京津冀地区发展智能制造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力智能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掀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姜广智介绍说,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北京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主要方式。当下,北京正在积极推进先进制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天津、河北合作建设了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

  此外,北京市经信委还于近日启动实施了“智造100”工程,宣布要将北京市应用示范企业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提高到75%,培育10家左右年收入超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大幅减少人员用工、厂房占地面积和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治理大城市病。

  据悉,天津市工信委正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实施意见》,制定40个产业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将重点发展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4个产业,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两个产业,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等。预计到2020年,天津将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比重达到70%以上。

  去年年底发布的《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工业转型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工业增长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对此,保定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局长孙婧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机遇下,保定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正在设计中,将会重点引进德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前沿产业,推动技术、人才的落地,在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互联等各方面构建世界一流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引领京津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京津冀协同布局,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的平移,而是通过创新进行转移升级,特别是依靠智能制造特别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升级,引入和发展高端存量,实现本地转型和异地升级,实现三地产业集群壮大提升,打造京津冀的经济共同体。”姜广智说。

  “目前我们正在持续加强实施智能制造的政策设计和路径研究。”姜广智介绍说,对于符合首都功能定位,适合在京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对于还能够在北京发展能够留在北京的制造企业,全部要进行一轮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改造,都要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侯胜利认为,工业制造并不仅仅是指高端行业,也包含一些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例如服装的制造,包括按需生产订单到最后生产出来,全部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让信息技术去帮助传统的制造业,让传统企业也进入到工业4.0时代。”

  此外,姜广智呼吁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产业创新资源,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模式推广取得更大突破,共同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共同提升系统集成的创新能力,依托京津冀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推动研发设计环节核心工艺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工艺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带动企业系统集成的发展。

  二是共同完善智能制造的领域标准,在京津冀组建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订,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支持开展智能制造基础的共性标准,智能制造的关键应用标准的研究和验证工作。

  三是加快完善协同制造的网络支撑平台,建设京津冀统一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发挥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吸引京津冀三地的制造业企业参与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的建设,推广端到端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

  四是共同开展京津冀地区的示范性应用,发挥北京在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引导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对京津冀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需求,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应用,服务京津冀地区重点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五是实施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推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构建跨区域的系统,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保有量和作业面积持续增长 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保有量和作业面积持续增长 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5达到98.13%,且市场呈现大疆创新、极飞科技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2022年大疆创新、极飞科技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4.82%和37.59%,合计占比达到90%以上,遥遥领先其他企业,拥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05月07日
我国余热锅炉行业现状分析: 政策环境良好 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我国余热锅炉行业现状分析: 政策环境良好 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从余热资源占部门燃料消耗量的比例来看,冶金、化工、建材占比较高,最高为 67%,造纸、纺织、机械行业占比较低为 15%。2023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57.2 亿吨标准煤,粗略按照 20%的可回收余热占比估算,对应的可回收余热总资源11.44 亿吨标准煤,潜在利用空间巨大。

2024年05月06日
光伏支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高涨 市场规模超千亿

光伏支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高涨 市场规模超千亿

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支撑、安装和稳固太阳能面板的一种特殊支架,同时能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以优化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2024年05月03日
电机能效标准严苛及降低能耗背景下 我国节能电机行业发展潜力充足

电机能效标准严苛及降低能耗背景下 我国节能电机行业发展潜力充足

电机节能提效方式包括降低铜、铁、杂散及机械损耗等,通过优化电磁及结构设计、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改进制造工艺等方式。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IE2)电机的损耗平均下降约 20%,超高效率(IE3)电机则平均下降30%以上。

2024年05月03日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景气度向好 贸易顺差持续扩张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景气度向好 贸易顺差持续扩张

铜、金、铁矿为矿山装备的主要下游,对应矿商资本支出较大,较大程度地影响矿山机械行业需求的景气度。2022年铜矿、金矿、铁矿开采为矿山机械主要需求领域,占比分别为24.3%、24.6%、7.4%,总占比超过50%。

2024年04月29日
下游需求市场推动 我国冷却塔规模增长明显 行业集中度较低

下游需求市场推动 我国冷却塔规模增长明显 行业集中度较低

冷却塔作为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的散热装置,往往是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伴随者。近年来在下游需求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冷却塔行业增长明显。2014-2020年我国冷却塔市场规模由84.7亿元增长至155.8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冷却塔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2024年04月28日
我国新风系统行业: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

我国新风系统行业: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

我国新风系统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左右,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链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也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下降、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通风情况及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这也使得新风系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促使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2024年04月26日
我国轻型输送带行业: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下游庞大应用市场带来发展机遇

我国轻型输送带行业: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下游庞大应用市场带来发展机遇

但目前轻型输送带占比仅达10%,在市场上的应用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释放。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输送带的总产量达到5.6亿平方米,其中重型输送带的产量为5.04亿平方米,占比为90%;轻型输送带的产量为0.56亿平方米,占比为10%。

2024年04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