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制造或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方向,有望成为京津冀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持续为三地协同创新创造新机遇。”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分论坛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峰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表示。

  姜广智认为,目前京津冀总体的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发展动能对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现实需求依然强大,京津冀去低端产能后,智能制造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姜广智坦言:“如何推进京津冀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任务。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还处于数字化、自动化的普及阶段,不论是智能制造技术的供给能力还是应用程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这是京津冀地区发展智能制造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力智能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掀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姜广智介绍说,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北京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主要方式。当下,北京正在积极推进先进制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天津、河北合作建设了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

  此外,北京市经信委还于近日启动实施了“智造100”工程,宣布要将北京市应用示范企业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提高到75%,培育10家左右年收入超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大幅减少人员用工、厂房占地面积和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治理大城市病。

  据悉,天津市工信委正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实施意见》,制定40个产业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将重点发展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4个产业,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两个产业,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等。预计到2020年,天津将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比重达到70%以上。

  去年年底发布的《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工业转型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工业增长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对此,保定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局长孙婧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机遇下,保定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正在设计中,将会重点引进德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前沿产业,推动技术、人才的落地,在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互联等各方面构建世界一流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引领京津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京津冀协同布局,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的平移,而是通过创新进行转移升级,特别是依靠智能制造特别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升级,引入和发展高端存量,实现本地转型和异地升级,实现三地产业集群壮大提升,打造京津冀的经济共同体。”姜广智说。

  “目前我们正在持续加强实施智能制造的政策设计和路径研究。”姜广智介绍说,对于符合首都功能定位,适合在京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对于还能够在北京发展能够留在北京的制造企业,全部要进行一轮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改造,都要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侯胜利认为,工业制造并不仅仅是指高端行业,也包含一些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例如服装的制造,包括按需生产订单到最后生产出来,全部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让信息技术去帮助传统的制造业,让传统企业也进入到工业4.0时代。”

  此外,姜广智呼吁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产业创新资源,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模式推广取得更大突破,共同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共同提升系统集成的创新能力,依托京津冀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推动研发设计环节核心工艺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工艺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带动企业系统集成的发展。

  二是共同完善智能制造的领域标准,在京津冀组建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订,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支持开展智能制造基础的共性标准,智能制造的关键应用标准的研究和验证工作。

  三是加快完善协同制造的网络支撑平台,建设京津冀统一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发挥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吸引京津冀三地的制造业企业参与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的建设,推广端到端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

  四是共同开展京津冀地区的示范性应用,发挥北京在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引导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对京津冀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需求,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应用,服务京津冀地区重点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五是实施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推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构建跨区域的系统,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

我国3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

近年来,我国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55%。值得注意的是,其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102.64%减少至2024年的19.18%。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自2021年以来,我国机床出口金额不断增长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机床工具商品出口额217亿美元,同比增长4%;进口金额为102亿美元,同比下降8.6%,贸易顺差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标志着我国机床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且竞争力不断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例如,202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20%左右来看,预计2024-2025 年我国风电行业有望进入加速

2025年07月28日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近年来,在技术突破、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法规、核心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生产效应等有利因素驱动下,割草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快速进击的窗口期。值得注意的是,“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20万台量级,标志着割草机器人正式从“埋线式”迈入“无边界”时代。

2025年07月28日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在家庭、商业、工业等领域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带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2020-2024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由275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2029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6亿元。

2025年07月27日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起重机械是一类物料搬运机械,其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建筑工程、港口码头、制造业、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基建、港口物流及大型工业项目需求释放,全球起重机械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混凝土机械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导致混凝土机械销售额收缩。2020-2024年,全球混凝土机械销售额由109亿美元下降至64亿美元。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