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薄膜沉积设备行业竞争分析:CVD及PVD领域垄断格局明显 中国厂商奋起直追

       一、薄膜沉积特征、分类

       薄膜沉积是指在硅片衬底上沉积一层待处理的薄膜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一个新晶圆投资建设中,薄膜沉积设备占据着约25%的比重。

2020年半导体设备投资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薄膜沉积生长设备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外延等类别,其中ALD又是属于CVD的一种,是目前最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

薄膜沉积设备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PVD(物理气相沉积),是利用蒸发或溅射,实现原子从源物质到沉底材料表面的物质转移,沉积形成薄膜。PVD具有成膜速率高、镀膜厚度及均匀性可控、薄膜致密性好、粘结力强及纯净度高等优点。PVD可以分为真空蒸镀和溅射,发展初期以真空蒸镀镀膜为主,特点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纯度较高,缺点是难以蒸发某些金属和氧化物。由于溅射设备制备的薄膜更加均匀、致密,对衬底附着性强,纯度更高,溅射设备取代了蒸镀设备。

       CVD(化学气相沉积),用于沉积介质绝缘层、半导体材料、金属薄膜,典型的CVD流程包括气体输入、气体对流、气象扩散、表面吸附、表面反应、表面脱附及薄膜成核生长。主流设备包括PECVD、Tube CVD、LPCVD和 ALD等。

       ALD是一种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形式一层一层的镀在基底表面的方法,是一种原子 尺度的薄膜制备技术,本质属于CVD的一种,特点是可以沉积均匀一致,厚度可控、成分可 调的超薄薄膜,ALD方法既可以沉积介质/绝缘薄膜,也可以进行金属薄膜的沉积。

三种薄膜沉积方法对比

 

ALD

普通CVD

PVD

膜厚度范围

20nm

20 nm

20 nm

均匀可控性

0.1 nm

1 nm

5 nm

成膜质量

化学成分很均一,轻微孔隙杂质

化学成分很均一,轻微孔隙杂质

受外界限制,有较多空隙杂质

保形性

很好

较好

一般

粒子数

可延展性

无限制

90-65rm

100rm

真空度要求

中等

中等

沉积速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薄膜沉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显示,近年来,在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增长以及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全球薄膜沉积设备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球薄膜设备市场达到172亿美元,占IC制造设备21.9%。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亿美元,期间以年复合14.6%的速度增长。

2017-2025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的快速扩容,主要受四大因素驱动。

       其一,晶圆厂扩产增效将带动设备需求。5G手机、云/服务器内存和汽车电子端的旺盛需求促使全球晶圆厂扩产增效,半导体设备投入随之增加。

       其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沉积工序增多,多重曝光技术拉动薄膜沉积设备需求。先进制程主要用于高性能数字电路或者对低功耗要求较高的集成电路。在5G通信技术、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市场需求驱动下,先进制程产线占比将稳步提高。先进制程下,晶圆制造的复杂度和工序量都大大提升,为保证产能,产线上需要更多的设备。

不同制程逻辑芯片产线薄膜沉积设备需求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三,FLASH存储芯片中3D NAND成为主流,堆叠层数与薄膜工序直接挂钩。传统的2D NAND将存储单元按照行和列排列在晶圆平面上,依靠光刻精度进步来缩小存储单元的尺寸和间距,从而提升存储容量,而这种技术面临经济性和物理性的限制。东芝和三星最早开发的3D NAND技术将一系列的存储单元垂直构建,通过增加薄膜沉积和刻蚀工序来解决光刻节点和物理尺寸的种种限制,这一技术随后很快被全球的存储芯片厂商采用,目前已推出128/176层的3D NAND设备,从而带动薄膜沉积设备占比的提升。

3D NAND架构下薄膜沉积设备占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四,芯片工艺进步及结构复杂化,先进制程下薄膜设备精密化、多样化,由此产生各种薄膜沉积工艺设备份额的变化。在薄膜性能方面,先进制程的前段工艺对薄膜均匀性、颗粒数量控制、金属污染控制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设备种类方面,台阶覆盖能力强、薄膜厚度控制精准的 ALD 设备,高深宽比沟槽孔洞填充能力强,沉积速度快的 SACVD 等新设备被引入产线。

       三、薄膜沉积设备主要工艺产品竞争格局

       薄膜沉积工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工艺流程,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应用演化出了PECVD、溅射PVD、ALD、LPCVD等不同的设备用于晶圆制造的不同工艺。作为薄膜沉积设备的主要产品,薄膜沉积工艺中CVD技术路线较多,具有较好的孔隙填充和膜厚控制能力。由于化学气相沉积具有优良等角的台阶覆盖以及对高深宽比通孔无间隙地填充能力,CVD在金属沉积方面的应用正在增加,CVD设备(PECVD、管式CVD、非管式LPCVD、MOCVD等)在薄膜沉积设备整体市场约占66%,其中PECVD设备占比最高,为整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的33%;PVD设备(溅射PVD、电镀ECD)约占23%;ALD设备占比11%。

各类薄膜沉积设备占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CVD和PVD垄断格局明显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全球CVD市场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AMAT(28%)、LamResearch(25%)、TEL(17%)、Kokusai(8%)和ASM(11%),合计市占率近90%。其中AMAT的薄膜沉积设备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凭借产品组合的协同优势占据第一,但整体而言,各家大厂的CVD设备技术在伯仲之间。

全球CVD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VD市场中,已形成AMAT寡头垄断的格局,长期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全球PVD市场主要供应商包括AMAT、ULVAC、Evatec、KLA、TEL、北方华创等,其中AMAT的薄膜沉积设备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具备CVD/PVD/ALD全方位薄膜沉积设备的解决方案,凭借产品组合的协同优势占据第一,Ulcac和Evatec分居第二。

全球PVD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国内设备厂商奋起直追

       对比2016-2020年,我国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小幅提升,从5%增至8%。具体来看,国内CVD设备供应商有沈阳拓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其中,沈阳拓荆是国内唯一具备供应于12寸晶圆厂的先进制程集成电路领域的CVD设备供应商,技术节点已达到14nm。北方华创CVD设备主要用于8寸晶圆厂各个领域。中微公司的MOCVD设备主要用于LED芯片的制备。同时,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国内PVD企业有望加速成长,北方华创是国内唯一具备供应于12寸晶圆厂的先进制程集成电路领域的PVD设备供应商。

2016年及2020年我国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对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薄膜沉积设备相关领先企业技术进展情况

国内厂商

薄膜沉积设备

已具备技术

在研技术

主要设备

北方华创

PVD

28/14nm

7/5nm

eVictor AX30 AI pad PVDexiTein H630 TiN PVD

CVD

28/14nm

7/5nm

SES680AAPCVD系统、HORISP8571A管式PECVD设备等

ALD

28/14nm

7/5nm

Polaris PE series ALD

沈阳拓荆

CVD

28/14nm

7/5nm

PF-300TPF-200T

ALD

28/14nm

7/5nm

PF-300T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