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阻碍我国输变电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1.观念陈旧

      由于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陈旧观念的影响,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在输变电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在政策上没有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人为将职工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

      2.企业管理机制不活

      (1)业绩考核机制不健全,薪酬制度不合理。同是外部、外线岗位,技术好的和技术差的拿的都是一样多或差别不大的岗位工资,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差别不大,没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导致高技术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意志慢慢消沉;一般职工得过且过,进取之心也不复存在。

      (2)管理层在观念上存在误区。目前不少管理层人员错误的认为外部、外线高空作业是一项简单的操作技能,技术含量低,只要年轻有力气谁都能干,“两根杆子五根线,成天围着电杆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部分管理层人员,甚至是高层管理人员从心理上轻视了外部、外线高空作业的人员,从而在对这些一线职工的管理方式上存在不合理现象,给外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外部、外线高空作业人员的待遇偏差,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使得部分职工不愿意从事高空作业,不愿意到外部、外线施工、巡视、检修岗位工作,即使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勉强来了,也不愿意认真学习高空作业操作技能,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高技能外线人才越来越少。

      3.评聘机制不实

      现行的评聘机制不尽合理也不够完善,论工龄、熬资历、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唯学历识人才的思想也给青工学技术带来了负面影响。

      4.职教培训机制不全

      (1)现行的人才成长计划在很多输变电行业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训与使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培训氛围没有形成。“一张文凭保终生”、“以职称定待遇”、职称评上了就“一劳永逸”的现象依然存在。培训与使用、培训与年度考核、培训与工资脱节,“不训不晋,先训后晋,晋训一致”的制度没有形成。没有奖勤罚懒的措施,终身学习氛围没有形成。

      (2)针对新毕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单位聘用调入输变电行业的职工,没有建立健全系统的培训机制。该部分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系统而扎实的培训,特别是有关外线高空作业的培训,即使是进行了外线高空作业培训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培训工作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且只限于拓宽知识面,了解一些新知识,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

      (3)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的领导干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缺乏紧迫感,把培训作为软任务消极对待,被动应付。要么片面强调部门工作忙离不开,要么只派临近退休的人员或个别人参加,致使有的人重复培训,有的人则几年也不参加一次培训,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对职工的培训机制进行长期规划,没有为输电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只有在遇到问题或需要大量应用某项新技术时才想起办个简单的培训班,容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这些针对式的培训形式过于传统僵化,缺乏创新;培训内容过于粗放,缺乏针对性。

      (4)职业教育、培训与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之间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未能形成整合机制。企业对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投入有限。培训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5.人才使用结构不合理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在一些企业里,人才的使用结构是扭曲的,突出表现在权利支配人才,不是按照人尽其才的科学规律优化人才使用结构,结果形成了“骏马犁田,坚车渡河”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制约了人才创造力的发挥。

      6.分配机制不合理

      利益分配是人的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激励的一种必要手段。分配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势必影响到人的工作积极性。这在国有企业表现得较为突出;由于缺少有效的评价衡量手段,人的能力差别得不到有效的区分和识别,导致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重资历、轻能力、重职称、轻技能的问题,造成人才的收入与贡献严重不匹配,进而挫伤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7.专业技术人员本身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

      一方面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还意识不到随着时代发展,自身知识老化,能力转低,出现“结构性淘汰”的问题。

      8.岗位变动

      岗位变动会对一线生产班组或管理层的技术力量产生影响。

      另外,输变电行业新建、扩建、技改、大修、业扩等项目出于建设能力、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等原因的考虑,基本上都是承包给外面单位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这样输电职工就不能从工程中学到相关技术了,使得输电职工掌握外线技术的机会大大减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供需错配下市场价格及企业利润承压下滑 行业出口则“量增额减”

我国光伏组件供需错配下市场价格及企业利润承压下滑 行业出口则“量增额减”

近年来,我国光伏组件产能和产量不断增长,同时全球光伏组件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随着光伏组件产能扩张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3年起其市场供需错配矛盾突出,引发激烈市场竞争,从而导致其价格承压下跌。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多家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纷纷下滑,甚至出现亏损。此外,近年来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需求旺盛,出口量由201

2025年04月10日
风电齿轮箱:下游风电价格下降与大型化趋势下行业正面临降本压力

风电齿轮箱:下游风电价格下降与大型化趋势下行业正面临降本压力

近年来,国内外风电齿轮箱市场容量逐年扩张,规模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风电用齿轮箱市场规模大约56.88 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大约31.36 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风电用齿轮箱市场规模将达到 88.26 亿美元,国内市场将达到 42.63 亿美元。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大幅下跌 但出口市场增长强劲且占比提升

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大幅下跌 但出口市场增长强劲且占比提升

受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市场保有量过剩等因素影响,近3年来我国塔式起重机内需持续缩减,使得其总销量不断下行。同时2024年其单月总销量同比“12连跌”,同比增速大多维持在40%-70%左右。与内需疲软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塔式起重机出口市场实现强劲增长,出口量不断上升;同时其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除了总销量、国

2025年04月08日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市场保持稳定,行业呈现出以北美、欧洲为主导,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态势。在市场拓展及应用深化下,全球各区域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核心厂商包括Oceaneering、Kongsberg Maritime、Lockheed Martin、SAAB Group 和 TechnipFMC等,这些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2025年04月03日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整体向好,2024年订单成交规模创新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以海洋油气装备为主,其中移动生产装备占比达50%。

2025年04月02日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决定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电力、建材、钢铁、煤炭和港口等下游领域扩张,我国输送机械市场逐渐向好。输送机械分为带式运输机械和其他运输机械,其中带式运输机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距离长等特点,符合港口等下游市场的运输需求,是运输机械市场主流。我国输送机械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格局

2025年04月02日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及电力产业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

2025年03月29日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近几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除了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银发经济或“带飞”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2025年03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