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制造业发展优势分析

   报告网摘要:中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和资源的威胁,在转型的关口。

  中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和资源的威胁,在转型的关口。近几年,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西部的劳动力得到解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压力。但是想要在市场上站的久,一方面,核心关键还是依靠创新驱动,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跟着政策红利走。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部分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引发外界普遍关注。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何在、产业结构升级能否实现、未来创新驱动的前景如何等问题,成为外界议论和关注的焦点。英国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准确把脉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需要细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内部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近期,关于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往往与劳动力供给挂钩,认为当前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和价格上升将侵蚀其成本优势。然而,诺丁汉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学教授姚树洁认为,近年来中国快速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激活了中西部地区长期被低估和闲置的土地、劳动力等自然禀赋,这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来源。伦敦大学乌尔里希·弗里茨教授也认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改善,使制造业企业未来能够充分享受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各位专家的看法与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4年底一份关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报告观点类似。经济学人智库报告认为,到2020年,尽管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但在中西部省份劳动力市场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相对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都将保持很强的竞争力。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并非单纯比较优势引导下的产业集群转移,而是对既有产业的再升级。姚树洁表示,中国的整体产业技术、效率和环保能力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相比此前沿海地区的发展,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和提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薄宏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不仅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展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这对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英国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细节办法的快速出台,更直接体现了政府提升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专项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就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明显体现在政府创新激励机制上。目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已经摆脱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两分法”的定位。政府在强调市场在资源分配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前端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人才的管理评估机制及创新资源的分配机制也已经搭建了更为清晰且科学的框架。未来,政府在维持基础教育和前端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和梳理自主创新政策框架细节、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学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效果。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着重关注“走出去”战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林建国表示,国际知名制造业企业几乎没有一家是“闭门造车”的,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是世界级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走出去”,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必然会促使其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重视与海外研究机构合作,更为充分和深入的科研创新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美国主导市场 中国国产化进程加速

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美国主导市场 中国国产化进程加速

近年全球等离子体处理设备行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由2018年1657亿元增长至2024年2752亿元。一方面,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等离子体清洗设备通过高活性粒子束实现纳米级表面活化,将芯片良品率提升至85%以上,3nm制程工艺的突破更推动设备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中,等离子体技术助力核聚变装置约束时间延长

2025年10月21日
全球2.5亿私人庭院待开拓 全球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驶入增长新蓝海

全球2.5亿私人庭院待开拓 全球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驶入增长新蓝海

庞大的市场需求与颠覆性的技术正共同推动无边界割草机器人行业步入快车道。全球范围内约2.5亿个私人花园,以及欧美地区严格的草坪养护法规,构成了坚实且迫切的长期需求基础。与此同时,行业技术完成了关键跨越:以RTK、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为代表的融合导航方案,成功解决了传统产品边界部署繁琐与路径规划不精的痛点,用户体验实现了质的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此后,历经试点探索、政策推动以及智能化升级,巡检无人机已从最初的辅助工具,逐步升级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也随之实现快速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3亿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52亿元。

2025年10月18日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在经历短暂迟滞后正强势回归,多个GW级标杆项目于2025年密集取得关键进展,存量空间加速释放。与此同时,欧洲市场因供应链瓶颈出现巨大的设备缺口,为中国领先企业出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内外需求共振,共同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2025年10月18日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随着应用市场全面开花,全球无人机市场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拐点。有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从428.3亿美元增长至889亿美元,涵盖了无人机整机、零配件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从整机销售来看,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950万台,市场规模为352.8亿美元。展望未来,这一市场预计将以年均13.90%

2025年10月17日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北美和欧洲因技术积累与农场规模化经营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政策支持与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增长引擎。2020-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达25.4%;预计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1%。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