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利好释放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产品产量整体实现稳定增长

        环境监测仪器,是指对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噪声、放射性物质、电磁波等进行监测的专用仪器仪表。其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监测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随着环保治理的成果不断巩固,对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要求不断加强,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促进行业发展,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9-2020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相关政策规划梳理汇总

时间

发布主体

政策规划

要点

20195

衣村农业部

《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

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强调要做好土壤环境监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和外来生物入侵的监测。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202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威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20197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洽理方案》

2020年,完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理体系,推进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工业炉窑装备和污染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工业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促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9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提出了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全方位的监测支撑。

201910

生态环境部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秋冬季期间(2019101日至20203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

201911

生态环境部

《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稳中求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汾谓平原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秋冬季期间(2019101日至20203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

生态环境部

《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长三角地区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秋冬季期间(2019101-20203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

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推荐工作的通知

推荐范围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专用零部件等9个重点领域。

生态环境部

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有关要求,确保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我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政策驱动下,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品产量整体实现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量497.4万台,相较于2018年增长294.23万台。

2018-2020年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hz)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评估
        《2021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平面磨床作为磨床市场第二大品类,2025年一季度市场份额约15%,其发展深度受益于汽车、光伏、模具等多领域下游需求的协同拉动。行业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头部国产企业占据主导,但高端供给仍需进口。不过贸易格局正持续优化,2025年1-9月逆差额大幅收窄,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在技术持续进步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

2025年11月03日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超声波焊接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封装、消费电子精密组件连接及医疗耗材无菌焊接的核心工艺。2024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8.56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1.6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4.6%。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电子水泵凭借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流选择,2024年其车用销量超2700万只。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液冷兴起,其应用正向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延伸,这些新场景进一步打开电子水泵行业增长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或将呈“头部集中、优势强化”格局。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