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补资源环境短板 加快推进高效节能装备产业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节能装备与产品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高效节能装备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节能装备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王燕表示,发展壮大节能装备产业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要把握重点、创新思路,加快推进高效节能装备产业发展。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指出,节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摸清节能装备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关注节能装备作为供给侧存在的不足,加强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切实推进节能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突破40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

  王燕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加快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201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3.6亿吨标准煤,工业能耗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接近70%,此外,工业大宗资源消耗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90%以上,水资源消耗量约占四分之一,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资源保障和能源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把推进节能装备产业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王燕指出,《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两个文件均把培育节能装备产业作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围绕制约节能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节煤、节电、余能回收利用、高效储能、智能控制等领域加大研发和示范力度,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突破40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

  “节能装备产业是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的有机组成,也是推行绿色制造的重要支撑。”王燕坦言,与工业绿色发展的目标和“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要求相比,节能装备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还面临着整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效节能装备市场占有量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等困难和问题,急需分行业、分领域培育壮大一批节能装备企业。

  为推动节能装备产业发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抓住用电、用煤的牛鼻子,全面系统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电机、锅炉和变压器能效提升工程,有力地提升了重点耗能装备的能效水平。二是加大高效节能装备的推广应用,面向工业企业推荐了7批节能机电设备产品目录,共包含了节能电机、锅炉、变压器等近2000个型号装备,有力地支撑了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改造需求。三是面向工业企业推荐了百余家拥有核心技术、服务能力强的节能服务公司,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改造提供了专业化服务。四是会同国家开发银行构建绿色信贷机制,推动利用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

  “‘十三五’已拉开帷幕,一系列推进绿色制造和工业绿色发展的规划、方案、政策正在加快组织实施。”王燕说,希望广大节能装备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等重点,针对重点行业的专业技术特点,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和商业模式,在流程工业系统改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发挥联盟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会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由60余家中国境内从事节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服务,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效节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联盟设秘书处挂靠在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

  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主任侯睿表示,2017~2018年,联盟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市场对接;积极配合政府,争取政府项目或扶持政策;完善标准、推动装备能效标准制修订;开展技术服务、促进成果转化;研究行业发展动态、编制行业规划;完善联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及时反映诉求、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继续发展联盟成员、壮大联盟力量。行业发展呈现四大亮点

  当前,机械工业在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关键时段的背景下,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挑战严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端回流”与“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的外部形势下,在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积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形势越来越紧迫。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薛一平表示,2016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了大力推进行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工作,组织研究发布了机械工业“十三五”节能规划,为机械工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方向,为机械工业落实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制造提供了导向。

  薛一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和行业各项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我国高效节能装备行业产业发展势头逐步转好。

  一是高效节能装备研制及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装备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轻量化设计,改变了通用机械能耗高、耗材大的局面,实现了产品升级。在高效低排放船用柴油机、数控机床、大型流体机械、工程机械节能降噪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形成了多个报废工程机械、汽车、机床等绿色拆解及再制造国家示范基地。百万吨乙烯等为代表的大型石化设备、6万立方米及以上空分设备为代表的大型空分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高端产品的能耗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重大节能装备/产品(项目)不断涌现。通用装备方面,机械工业积极推荐并受工信部委托,连续组织编制了7批节能产品推荐目录。2016年组织编制的《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七批)》涵盖了12大类432个型号产品,《“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6)》,涵盖了13大类141个型号产品,其中工业装备类共8大类40个型号。重大装备方面,哈锅“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实现了35万千瓦超临界锅炉上燃烧90%以上准东煤且连续安全可靠运行三年以上的重大突破,大幅降低发电成本。

  三是节能装备工程成套水平不断提高。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型球磨机、大型减速机、大型辊压机、大型水泥回转窑等成套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工艺及设备、日产5000吨水泥窑消纳城市垃圾工艺及设备、密闭炉冷烧结机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利用工艺及成套设备、年产2000万吨级褐煤提质工艺及成套设备、年产360万吨大型活性石灰设备、年产300万吨环保型矿渣、钢渣粉磨成套设备等技术装备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设备能效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为推动行业能效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机械行业及其他各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与绿色发展提供标准和依据,机械工业逐步开展并完善了机电设备能效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梳理了机电设备能效标准体系,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工业装备能效标准工作新机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