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暖冬”来临 ,机床企业迈好“五步”

据中国机床业协会数据,前三季度我国机床业总产值增速稳步提升,第三季度月度增速已升至两位数。全行业利润降幅也开始收窄,企业亏损有所缩小。其中7、8、9三个月增速较高,带动1~9月累计增速达到9.1%,发展态势良好。得益于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机床业产销率达到了97.2%,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机床业增速将会达到10%左右。
   另外,第三季度机床零部件进口达到了最近4个季度的高峰。由此可以看出需要配备进口零部件的国产机床数量在增加。8月起制造业对设备投资增速开始超越全国对设备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对机床需求增速自8~9月起开始超过对机械设备整体需求增速。前9个月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仍然保持高位,PMI指数持续回升并且连续8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且金属切削机床和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月度产量同比增速逐步回升,单月产量恢复到了相对高位。而且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等机床下游需求主要客户产销量逐步创出新高,预计机床下游企业消化完富余产能后将迎来新一轮资本开支高潮,四季度机床订单情况将好于三季度。
  看历史数据,2008年我国机床消费额达到194.4亿美元,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国位置。2003~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年均增长率达26%,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显示出巨大增长空间。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从2000年的不到40%,提高到2008年的61%。
  伴随着经济复苏,企业将会进行相关技术设备的改造以提升竞争力,而这将加速我国机床行业的需求增长。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带动下,我国设备工具购置投资增长率在未来5~10年内将维持20%的水平,机床行业的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0-2013年金属珩磨机床市场调查及行业预测报告

  2009年的冬天,机床工具经历了长达1年半的“寒潮”,已开始呈现“暖冬”迹象,机床行业需求正处于逐步恢复的过程中。
  金融危机过后,各行各业的经济实体都在积极寻找应对良策,并形成了共识:要把危机当作行业转型、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品牌建设的契机,依靠科技创新和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来战胜金融危机。
一、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研发水平,技术促发展
  据报道,12月4日,济南二机床承担的“山东重点企业技术中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还在去年,济南二机床就投入11000万元用于技术开发,开发费占销售额的7.3%,中心建设费用占开发费的1%以上。通过新增实验用数控定梁镗铣床、数控立式车床及检测等设备和扩充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升级,提高了新产品开发、试验、生产和质量保证水平。
  同时,企业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知识结构合理的技术开发队伍。技术人员5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95人,工程师196人,高工135人,享受地市级以上政府津贴的科技拔尖人才15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中心研究人员总数的56%。项目实施期间,培养引进工程硕士50人,获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省级拔尖人才和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各2人,获济南市科技最高奖1人,专业研发团队水平不断提升。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2009年12月,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中央支持经费额度正式公布,中央财政共安排“数控机床专项”经费16.2亿元,主要集中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以黑龙江省为例: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哈量集团、哈焊接所、哈工大、哈理工等7家课题承担单位获得中央经费投入21846万元,占中央经费总额的13.5%,仅次于北京市(2.5亿元)和四川省(2.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一重集团、齐重数控分别得到7553万元和7338万元的课题经费。
  今年是国家“数控机床专项”实施的启动年,共发布课题194项,黑龙江省入选18项,占课题总数的9.3%,其中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分别承担4项课题,是国内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据介绍,黑龙江省申报的课题选题准确、应用性强,既是打破国外垄断、提升我国数控机床制造水平的难点,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抢占市场的重点。目前,这些课题进展顺利,力争在课题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明年,黑龙江省工信委将继续围绕国家“数控机床专项”课题指南,组织好相关企业课题申报工作,争取更多企业、更多课题得到国家资助。
2010-2013年矫直机床市场分析及行业预测报告

二、 增强超前研发能力,占领高端市场
  陕西秦川近日披露,公司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做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度立项课题配套经费落实工作的通知》。
  公司申请的“高速、精密、大型数控圆柱齿轮磨齿机”、“高速、精密、大型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精密拉刀数控成形磨床”、“五轴联动叶片数控磨床”4项课题得到工信部立项,项目总预算分别为8857万元、4347万元、1797万元、3503万元,4项合计为1.85亿元,4项课题中央财政经费分别投入1057万元、1089万元、301万元、617万元,中央经费投入合计3064万元。公司专项补贴的4个项目中,圆柱齿轮磨齿机项目主要为公司传统机床的升级,圆锥齿轮磨齿机主要下游为汽车、水泥生产设备,五轴联动叶片数控磨床为航天设备提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保障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产业逐渐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系统的行业。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2018-2023年间,我国螺杆空压机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和产量分别实现4.9%和4.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叠加下游客户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正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由汽车、3C电子等标准化领域向钢结构、船舶等非标准化领域延伸。2024年,我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下行调整后终于迎来回暖,全年销量达到4.95万台,实现6.45%的同比增长。其中,弧焊机器人已成为国内焊接机器人市场主流产品,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58.33%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质谱仪行业呈增长态势 海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国产突破下进口率有所下降

我国质谱仪行业呈增长态势 海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国产突破下进口率有所下降

我国质谱仪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相较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国质谱仪中标数量、中标金额均大幅提升。其中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集中采购主力,总占比达73%,分别占比33%、24%、16%。

2025年07月13日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重要性日益凸显 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迭代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重要性日益凸显 行业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迭代

近年随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以及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应急救援装备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应急救援装备的采购投入,用于充实消防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的物资储备。另一方面,众多企业为保障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在按需配备相关应急救援装备,促使市场容量不断扩充

2025年07月12日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相较于锂电无人机,氢能无人机在能量密度、续航时间、储能效率、环境适应性、补能速度、寿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现更为优越,可解决锂电池续航短及高空着火风险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流、巡检、安防等场景。在政策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大力支持氢能飞机及氢能基础建设。在技术端,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试验加速推进,如氢航科技、同

2025年07月02日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养老服务领域。国际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高。其中,中度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

2025年07月01日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虽然与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PCB制造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我国成为了全球PCB产业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PCB制造中心。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