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津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业优劣势分析:工业基础扎实 人才缺口较大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业发展,行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速度。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突破两万亿元,2020年初步估计达2.5万亿元。

2015-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 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新区工业已经从产业体系形成阶段迈向高端要素聚集阶段,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拥有了雄厚的技术支撑。

        (2) 拥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

        滨海新区工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产出增长迅速,企业科技研发比较活跃,工业技术结构得到优化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迅速提高。根据资料显示,2015年滨海新区有科技研发活动企业比例、科研项目数、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35.9%,5153项和23967项,分别比浦东新区高7.6%、12.7%、6.6%、R&D人员比例为8.3%,仅比浦东新区低3个百分点,这表明滨海新区作为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科研基地的战略地位。

        (3) 拥有发展智能制造的领头企业

        多家高端智造业在新区落地,囊括了高科技自主创新企业与系统集成及配套企业等。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20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49家,新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33家、“雏鹰”企业466家、“瞪羚”企业103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到488家、重点实验室129家、工程中心111家、企业技术中心254家,建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1家。

        二、 劣势分析

        (1) 人才缺口比较大,技工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

        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将不利于当前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新兴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前景堪忧,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来看,需求量前三位依次是自动化类工程师、设备/装备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以及大数据工程师。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工程师的人口需求最大,占行业的15.9%;其次是系统集成工程师,占行业的13.9%。

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滨海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根据数据显示,上海智能制造业从业者平均年薪为24.41万元,领跑全国;其次是北京,平均年薪为24.10万元。天津滨海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优势不明显,天津智能制造业人才平均年薪为15.75万元,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天津平均年薪最低。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月工资为6543元,比上海浦东新区低12.8%。

我国部分城市智能制造业人才平均年薪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 我国政府对智能制造业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时间

颁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811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疏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平台和服务,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2018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

2019,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书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淮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20187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持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86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

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实施底层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构建跨工厂内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 打造互联工厂和全透明数字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模式。

20183

国务院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201711

国务院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

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74

科技部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木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强化制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城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20171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提出工业互联网是发襄智能制适的关键基础设施,主要任务包括充分利用已有创新资源,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建设著干创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木研发。

201612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

20163

全国人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核木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20155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提出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20127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 控制装置及其何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并将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列为二十项重大工程之一。

20125

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

20123

科技部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指出要突破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克批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在研发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方面,提出研发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攻克飞机自动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等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将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确立为重点任务之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雄安新区为滨海新区提供重要机遇

        雄安新区作为制造业的创新中心,是未来创新的先行者,是制造业新战略﹑新技术、新模式孵化的关键基地,是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不断吸纳雄安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主动寻求合作,与雄安新区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雄安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应用和转化。

        四、 威胁分析

        (1) 多城市部署规划抢占智能制造发展高地

        “中国制造2025”城市(城市群)试点示范工作入围的城市有沈阳、长春、青岛、武汉﹑泉州、成都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湖南长株潭衡,河南郑洛新4个城市群。这些城市为抢占智能制造业发展高地,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纷纷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将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支持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兴动力,将发展智能制造业提高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行政审批、财政拨款、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手段,建设云计算公共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培育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军企业。目前滨海新区还没有出台智能制造长远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在未来与其他城市相比将缺少竞争优势。

        (2)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人才政策,城市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试验基地,在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上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龙头区域,为众多科技发展型中小企业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思想活跃的年轻--代有着极强吸引力。对天津滨海新区的人才招揽造成威胁。(TJL)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
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
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在家庭、商业、工业等领域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带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2020-2024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由275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2029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6亿元。

2025年07月27日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起重机械是一类物料搬运机械,其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建筑工程、港口码头、制造业、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基建、港口物流及大型工业项目需求释放,全球起重机械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混凝土机械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导致混凝土机械销售额收缩。2020-2024年,全球混凝土机械销售额由109亿美元下降至64亿美元。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202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的背景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展现出了恢复性增长态势。尽管受低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保障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产业逐渐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系统的行业。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2018-2023年间,我国螺杆空压机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和产量分别实现4.9%和4.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叠加下游客户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正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焊接机器人销量回升但出口萎缩 智能焊接机器人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由汽车、3C电子等标准化领域向钢结构、船舶等非标准化领域延伸。2024年,我国焊接机器人市场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下行调整后终于迎来回暖,全年销量达到4.95万台,实现6.45%的同比增长。其中,弧焊机器人已成为国内焊接机器人市场主流产品,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58.33%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