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天津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业优劣势分析:工业基础扎实 人才缺口较大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业发展,行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速度。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突破两万亿元,2020年初步估计达2.5万亿元。

2015-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 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新区工业已经从产业体系形成阶段迈向高端要素聚集阶段,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拥有了雄厚的技术支撑。

        (2) 拥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

        滨海新区工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产出增长迅速,企业科技研发比较活跃,工业技术结构得到优化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迅速提高。根据资料显示,2015年滨海新区有科技研发活动企业比例、科研项目数、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35.9%,5153项和23967项,分别比浦东新区高7.6%、12.7%、6.6%、R&D人员比例为8.3%,仅比浦东新区低3个百分点,这表明滨海新区作为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科研基地的战略地位。

        (3) 拥有发展智能制造的领头企业

        多家高端智造业在新区落地,囊括了高科技自主创新企业与系统集成及配套企业等。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20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49家,新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33家、“雏鹰”企业466家、“瞪羚”企业103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到488家、重点实验室129家、工程中心111家、企业技术中心254家,建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1家。

        二、 劣势分析

        (1) 人才缺口比较大,技工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

        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将不利于当前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新兴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前景堪忧,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来看,需求量前三位依次是自动化类工程师、设备/装备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以及大数据工程师。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工程师的人口需求最大,占行业的15.9%;其次是系统集成工程师,占行业的13.9%。

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滨海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根据数据显示,上海智能制造业从业者平均年薪为24.41万元,领跑全国;其次是北京,平均年薪为24.10万元。天津滨海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优势不明显,天津智能制造业人才平均年薪为15.75万元,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天津平均年薪最低。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月工资为6543元,比上海浦东新区低12.8%。

我国部分城市智能制造业人才平均年薪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 我国政府对智能制造业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时间

颁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811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疏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平台和服务,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2018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

2019,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书造标准体系。建设智能制造标淮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20187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持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86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

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实施底层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构建跨工厂内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 打造互联工厂和全透明数字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模式。

20183

国务院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201711

国务院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

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74

科技部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木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强化制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城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20171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提出工业互联网是发襄智能制适的关键基础设施,主要任务包括充分利用已有创新资源,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建设著干创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木研发。

201612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

20163

全国人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核木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20155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提出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20127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感知、 控制装置及其何服、执行、传动零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制造、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并将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列为二十项重大工程之一。

20125

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

20123

科技部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指出要突破智能制造基础技术与部件、攻克批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在研发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方面,提出研发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攻克飞机自动化柔性装配生产线等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将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确立为重点任务之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雄安新区为滨海新区提供重要机遇

        雄安新区作为制造业的创新中心,是未来创新的先行者,是制造业新战略﹑新技术、新模式孵化的关键基地,是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不断吸纳雄安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主动寻求合作,与雄安新区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雄安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应用和转化。

        四、 威胁分析

        (1) 多城市部署规划抢占智能制造发展高地

        “中国制造2025”城市(城市群)试点示范工作入围的城市有沈阳、长春、青岛、武汉﹑泉州、成都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湖南长株潭衡,河南郑洛新4个城市群。这些城市为抢占智能制造业发展高地,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纷纷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将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支持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兴动力,将发展智能制造业提高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行政审批、财政拨款、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手段,建设云计算公共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培育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军企业。目前滨海新区还没有出台智能制造长远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在未来与其他城市相比将缺少竞争优势。

        (2)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人才政策,城市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试验基地,在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上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龙头区域,为众多科技发展型中小企业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思想活跃的年轻--代有着极强吸引力。对天津滨海新区的人才招揽造成威胁。(TJL)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
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
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市场保持稳定,行业呈现出以北美、欧洲为主导,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态势。在市场拓展及应用深化下,全球各区域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核心厂商包括Oceaneering、Kongsberg Maritime、Lockheed Martin、SAAB Group 和 TechnipFMC等,这些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2025年04月03日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整体向好,2024年订单成交规模创新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以海洋油气装备为主,其中移动生产装备占比达50%。

2025年04月02日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决定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电力、建材、钢铁、煤炭和港口等下游领域扩张,我国输送机械市场逐渐向好。输送机械分为带式运输机械和其他运输机械,其中带式运输机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距离长等特点,符合港口等下游市场的运输需求,是运输机械市场主流。我国输送机械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格局

2025年04月02日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及电力产业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

2025年03月29日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近几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除了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银发经济或“带飞”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2025年03月28日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钢材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电动工具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特别是在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13亿吨大关,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更是飙升至超过239亿只。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14亿吨,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进一步达到了295亿只(自然只),同比增长了13.7%。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利润空间收窄 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利润空间收窄 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

在2024年,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出现回升,同比增长5.96%;但由于市场内卷加剧,其利润空间收窄,利润率和利润总额双双下滑。从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出口额不断上升,同时其贸易顺差局面稳固,贸易顺差额快速扩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不断提升,但仍然偏低,且始终远低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电动叉车销量全球占比超五成 出口需求旺盛 锂电池叉车发展潜力大

我国电动叉车销量全球占比超五成 出口需求旺盛 锂电池叉车发展潜力大

近年来,我国电动叉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不断攀升,并逐渐取代内燃叉车成为叉车市场主流。同时自2019年起,其出口量持续攀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动叉车销售市场,2023年销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超过五成。此外,锂电池叉车销量占比从2018年9.32%跃升至2023年46.5%;而铅酸电池叉车销量占比从90.68%缩减至

2025年03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