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制造业创新中心瞄准共性问题 串起“珍珠链”

中国报告网相关行业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一个断层,发达国家称之为“死亡之谷”。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即通过建设创新平台和“中试”系统,实现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在《中国制造2025》中,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五大工程之首,“十三五”期间,将在重点领域布局15家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日致电陕西省工信厅证实,工信部已批复同意由西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筹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正式落户陕西。也就是说,加上2016年6月30日成立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目前我国已有两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成功落子。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我国还将再布局2-3家国家创新中心。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可选择优势领域,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以说,我国破解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瞄准共性问题 串起散落“珍珠”


  为何要成立国家创新中心?


  时光追溯到2016年6月30日,这一天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意义非凡,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就在这一天宣告成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济济一堂,气氛热烈。会议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同志的重要批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大会并讲话。


  当前,我国已有的各类创新载体对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载体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衔接不畅,一些创新成果没有从实验室最终被产业化。这就使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力量就像散落的珍珠,未能穿成美丽的项链。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问题愈显突出。“我们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要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要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完成将珍珠穿成项链的‘关键一步’。”苗圩说。


  苗圩强调,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要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定位是,不仅仅把一个技术研发出来,还要将技术进行辐射推广,促进产业化发展。”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熊柏青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电池技术的突破能够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还将通过探索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其他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市场化运行协同创新


  对于技术创新,以前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一些领域成立过研发中心,那么,制造业创新中心跟我们以前的那些研发中心有什么样的本质不同?苗圩表示,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制造业创新中心,一定要吸引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解决大家所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在体制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市场化原则来构建,事业单位尤其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并不适合,要按照市场化的经营原则,在市场竞争中,寻找课题和研发方向,最终把这些技术变成创新中心的收入。在内部机制上,我们希望建立起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和调度人的积极性,提供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们要边探索边总结,不断完善,形成适合创新中心发展的新体制和运营机制。


  记者了解到,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是以国联研究院为基础组建,包括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公司+联盟”的发展模式。国联研究院围绕产业链吸纳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完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市场化机制运行。联盟吸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动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作为成员单位,构建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商业应用协同能力,按协同创新机制运行。


  
因地制宜两级联动


  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2017年工信部重点工作除了启动动力电池、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再布局2~3家国家创新中心外,还将指导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选择优势领域,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017年,陕西省工信厅将按照批复要求,积极协调,落实建设条件,推进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各项工作,同时,加快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2~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0年,省级创新中心达到20家,培育更多国家级创新中心,构建陕西制造业创新体系,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涂高坤近日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广东将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增材制造等优势领域布局新建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在2017~2020年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分类施策的原则,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有序推进,到2020年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8家左右,到2025年建成2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全行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全面提升浙江省制造业竞争能力。


  此外,湖北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已正式组建授牌。此次组建的三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包括“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端数控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分别面向信息光电子、高端数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引领,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根据《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到2020年湖北将在光电子、汽车、海工装备等领域形成至少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目前,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市)建设了1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创新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各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自1953年美国研制出首艘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以来,各国均开始积极研制水下机器人。相比之下,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我国在此期间引进技术并开展自主研发。21世纪以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水下机器人取得显著突破,成功研制出“蛟龙”号、“潜龙”系列等先进设备

2025年08月01日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进入2024年后,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经历显著的结构性调整,生产量和销售量双双下滑。与此同时,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呈现“亚洲主导地位强化、欧洲市场收缩、北美逆势增长”的鲜明特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气源热泵生产国,2023年产量占比超过50%。2024年,行业呈现明显颓势,销售规模同比下滑7.7%。此外,我国空气能热泵市场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3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

我国3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

近年来,我国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55%。值得注意的是,其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102.64%减少至2024年的19.18%。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自2021年以来,我国机床出口金额不断增长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机床工具商品出口额217亿美元,同比增长4%;进口金额为102亿美元,同比下降8.6%,贸易顺差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标志着我国机床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且竞争力不断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例如,202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20%左右来看,预计2024-2025 年我国风电行业有望进入加速

2025年07月28日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近年来,在技术突破、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法规、核心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生产效应等有利因素驱动下,割草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快速进击的窗口期。值得注意的是,“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20万台量级,标志着割草机器人正式从“埋线式”迈入“无边界”时代。

2025年07月28日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在家庭、商业、工业等领域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带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2020-2024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由275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2029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6亿元。

2025年07月27日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