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优势与生产经营模式分析(图)

            1、行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配套产品和为汽车维修市场供货而实现其产品的销售。汽车零部件根据功能进行分类,主要有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电器及空调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内外饰件五类,每一类都由许多零部件组成。

            汽车零部件根据采用的原材料不同,又可分为金属类、非金属类(主要为橡塑等)和电子类。发动机、底盘等为金属类零部件,发动机附件系统(储液罐、进气歧管等)、仪表板壳体、空调壳体、内外饰件等为非金属类产品,而汽车电器系统大多为电子类零部件。电子类零部件、金属类零部件和非金属类零部件三者从替代关系上讲,电子零部件与非金属零部件中的橡塑类零部件无竞争和替代关系,但电子零部件的壳体、支架部分一般为橡塑类产品。金属零部件与橡塑类零部件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由于橡塑类产品有重量轻、成本低、易于造型、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橡塑类零部件有替代金属部件的趋势,橡塑类产品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金属产品相关部件的特定要求,橡塑类产品就能替代金属类产品,所以橡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比如汽车保险杠、车门侧板、发动机油管、发动机进气歧管等零部件原来为金属制品,现大都被橡塑制品代替。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塑料零部件已取代部分金属类零部件,并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当今环保节能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汽车制造轻量化、节能化成为未来整车发展的方向,而塑料零部件的广泛应用,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橡塑类零部件价值约占轿车车价的比例较低,但随着轿车重量逐步降低以及车型款式的快速变化,橡塑类零部件将不断取代金属类零部件,使其占整车价值和零部件总成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如美国通用、德国大众、日本丰田以及美国德尔福、江森等汽车零部件配套商均是橡塑类汽车零部件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一直研究开发新的橡塑类零部件产品以替代金属类零部件产品。由于橡塑类零部件的价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所占的比重较高,橡塑类零部件是国产化率较高的汽车零部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上述可看出,我国劳动成本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加上国外进口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汽车橡塑类零部件大多在国内生产,如我国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沈阳华晨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桑塔纳”、“帕萨特”、“奥迪”、“中华”等轿车所用橡塑类零部件多为国内采购。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长期存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橡塑类零部件仍将保持相当的竞争优势。

            2、行业生产经营模式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整车厂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将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交由专业化的企业完成,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降低汽车零部件的成本,其直接的影响就是,整车制造商从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向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上述经营模式的变化推动了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目前,汽车产业链形成了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各自独立面向市场自由发展的模式,整车制造商通过质量、技术、价格、服务等指标选择零部件供应商,同时,零部件企业也自主选择与不同的整车企业开展合作。整车制造商主要通过质量、技术能力认证来确定零部件的质量、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汽车产业链上不同的产业位置,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按照层级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不同层次: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及以下层级供应商。

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按照层级的不同划分

一级供应商具有系统总成的研发能力,直接向整车厂提供模块化产品;

二级供应商生产较为关键的零部件并向一级供应商供货;

三级及以下零部件供应企业主要生产通用零部件向二级供应商供货。


            从三级供应商到一级供应商,产品集成度逐步上升,竞争力逐步增强。汽车内饰件产业链中,整车厂处于产业链的主导地位,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要获得上一级供应商的订单,必须得到整车厂的确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我国机床出口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且数控机床国产化加快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自2021年以来,我国机床出口金额不断增长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机床工具商品出口额217亿美元,同比增长4%;进口金额为102亿美元,同比下降8.6%,贸易顺差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标志着我国机床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且竞争力不断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我国风电主齿轮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需求新增量市场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例如,202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20%左右来看,预计2024-2025 年我国风电行业有望进入加速

2025年07月28日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无边界”时代到来!割草机器人行业迎快速进击窗口期 九号、松灵等已布局

近年来,在技术突破、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法规、核心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生产效应等有利因素驱动下,割草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快速进击的窗口期。值得注意的是,“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20万台量级,标志着割草机器人正式从“埋线式”迈入“无边界”时代。

2025年07月28日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行业:低碳驱动中国成最大市场 三花智控份额遥遥领先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在家庭、商业、工业等领域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带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2020-2024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由275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2029年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6亿元。

2025年07月27日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起重机械是一类物料搬运机械,其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建筑工程、港口码头、制造业、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基建、港口物流及大型工业项目需求释放,全球起重机械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混凝土机械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导致混凝土机械销售额收缩。2020-2024年,全球混凝土机械销售额由109亿美元下降至64亿美元。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202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的背景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展现出了恢复性增长态势。尽管受低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