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钎焊材料制造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导读:2017年中国钎焊材料制造行业进入壁垒分析。我国钎焊材料生产行业目前处于集中与零散共存的状态,存在不少同质化竞争的中小企业。少数具有较强研发能力、技术先进、拥有品牌的企业占据了行业领军者的地位。这些企业将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形成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铝合金钎焊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我国钎焊材料生产行业目前处于集中与零散共存的状态,存在不少同质化竞争的中小企业。少数具有较强研发能力、技术先进、拥有品牌的企业占据了行业领军者的地位。这些企业将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形成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技术壁垒

        钎焊材料制造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涉及材料、冶金、结构、力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行业产业种类繁多、工艺要求高,且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对新进入者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

        首先,技术壁垒体现在钎焊材料的配方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技术。钎焊材料的配方是决定钎焊材料性能的最关键因素,配方的调整将使钎焊材料具有不同的熔化温度、润湿和铺展性能等,会导致用途的差异,不正确的配方将导致客户最终产品焊接的失败或存在潜在质量风险。没有长时间的技术摸索与积淀,不可能掌握基础配方,对新配方就更无可能进行研究、开发。同时工艺技术水平也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生产过程中的任何瑕疵都将导致最终产品潜在的质量缺陷。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才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先机。如熔合工艺中采用先进的气体保护连铸技术,可使产品批次质量稳定;对不含脱氧元素的BAg72Cu在真空条件下熔合,其含氧量可从1900ppm降至25ppm以下;在挤压工艺中采用氮气保护,可直接得到表面光洁的成品等。

        其次,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钎焊材料的要求大相径庭,尤其在造船、海洋工程、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对钎焊材料的生产技术、性能、品种多样化等方面要求较高,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面对产品品种繁多,新工艺、新材料、新要求不断出现的情况,企业只有实现柔性制造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高性能钎料成为未来钎料产品的发展趋势,这对钎焊材料生产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品牌和客户壁垒

        我国制冷设备、电机、电气设备等大量使用钎焊材料的行业企业均在向大型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产能逐渐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尽管钎焊材料在下游客户的单个终端产品上用量不多,但其产品工艺性能和质量对终端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整个终端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水平,存在质量瑕疵的钎焊材料往往会给下游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些大型企业对相关钎焊材料产品的选择非常谨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认证考核和验证,只有具备足够规模和产品质量稳定的钎焊材料生产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其长期供应商。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及研发能力、环境管理体系、生产管理流程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等多方面内容。

        这类客户对供应商认证较为严格,只有通过了资质认证才能正式成为其合格供应商。此外新型钎焊材料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开始批量使用,而且一旦批量使用不会轻易更改。

        经过多年的发展,少数技术领先的企业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与之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出于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下游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很难迅速形成销售规模。

        (3)人才壁垒

        钎焊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钎焊材料行业下游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钎焊材料生产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拥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及多种专业相匹配的综合技术团队。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钎焊材料行业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具备优秀的“选人、育人、留人”能力及制度保障,是在该行业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4)资金和规模壁垒

        钎焊材料的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贵金属原材料,对于企业的投入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下游客户对于钎焊材料企业的连续供货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资本投入和相应的生产能力成为进入钎焊材料行业的壁垒之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目前,我国将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投入巨资。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建立量子实验室和公司,产生对稀释制冷机的巨大采购需求。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直接带动了对高端科研仪器的采购。可见,我国稀释制冷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健扩张,为上游空分设备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空分设备行业在传统领域需求支撑与新兴产业应用拓展等因素驱动下,市场规模迅速壮大,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当前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格局,杭氧股份稳居龙头。此外,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PCB设备行业进入新增长周期 中国主流厂商积极向好 市场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全球PCB设备行业进入新增长周期 中国主流厂商积极向好 市场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2023 年,受全球库存压力和抑制通胀的加息影响,全球 PCB 市场规模下降 15%至 695亿美元。但随着市场库存调整、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等问题进入收尾阶段,以及 AI 应用的加速演进,PCB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带动PCB设备市场扩张。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采煤机行业:采煤机械化率提升拉动需求 智能化、绿色化、多功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采煤机行业:采煤机械化率提升拉动需求 智能化、绿色化、多功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产量近年呈现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约为475896.2万吨,同比增长1.3%。2025年上半年,我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保持增长态势。而在此背景下,也给我国采煤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025年08月23日
养老供需矛盾加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我国护理机器人行业规模将达百亿级

养老供需矛盾加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我国护理机器人行业规模将达百亿级

护理机器人是专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或需长期护理者设计的服务型机器人。国内持续加深的老龄化和负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养老护理供给不平衡。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3.1亿人,占比达22%。2024年国内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76‰。同时,国内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中国快速成长 多领域融合成关注热点 相关企业持续受益

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中国快速成长 多领域融合成关注热点 相关企业持续受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效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全球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球实验室自动化市场规模达98.39亿美元,同比增长 7.59%。预计2029 年全球实验室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8.55 亿美元, 2024-2029年CAGR为 7.09%。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规模化生产优势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全封活塞压缩机生产第一大国地位。2024年,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达2.95亿台,同比增长14.34%,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其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87.02%,较2023年提高2.1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