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通过工业化方法在工厂制造工业产品(构件、配件、部件),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等工程技术手段,按要求组合和装配而成的特定建筑产品。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浇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建筑垃圾较多等问题,且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存在较大影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栺为基础的现场施工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装配式建筑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从运用的建筑材料上来讲,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木结构、竹结构和铝合金结构等,其中PC与钢结构为目前装配式建筑中的主流体系。其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系统指的是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构件构成的建筑。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五”计划中提出借鉴苏联及东欧各国经验,在国内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
2)20世纪60年代,多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体系得到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预应力空心板等快速推广;
3)20世纪70-80年代,装配式建筑应用大量推广,北京从东欧引入了装配式大板住宅体系,建设面积达70万平米,至80年代末全国已经形成预制构件厂数万家,年产量达2500万平米;
4)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采用预制板的砖混结构房屋、预制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在唐山大地震中破坏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装配式体系抗震性能的担忧,装配式建筑大量减少;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建筑设计逐步多样化、个性化,混凝土现浇结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5)2008年-2013年,随着我国建筑科学的持续进步,抗震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业农民工数量减少,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实现建筑工业化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得到建筑企业重视;
6)2014年以来,中央及全国各地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推动建筑工业化,形成了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钢结构等多种形式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终于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