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投资规划分析》显示,我国日用陶瓷行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以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的日用陶瓷企业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日用陶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日用陶瓷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
时间 |
具体事件 |
探索期 |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
1934年,中国民族实业家杜重远在江西景德镇对当地陶瓷业发展近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成果向江西省政府作出报告及建议。同年12月,江西省陶业管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开始了向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管理的转型探索。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日用陶瓷行业仍以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采取人工练泥、拉坯成形等工艺,行业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 |
起步期 |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自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向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及地区弓进大量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改造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化进程得到了有力推进。同时,随着产品品种的丰富化,日用陶瓷市场规模有所增长,具备现代化生产、管理特征的新型陶瓷企业逐步成型。 |
快速发展期 |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推进、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在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陶瓷生产大国的背景下,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在企业所有制、产品开发、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深的改革,正式进入现代化生产阶段。90年代初期,景德镇为民瓷厂引进的德国全套硬质瓷生产线、景德镇光明瓷厂引进的日本全套炻器生产线。 |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需求端方面,我国日用陶瓷主要作家用,占比为65.8%。其次是商业住宿,占比为24.6%。

供给端方面,日用陶瓷生产商主要经营成本中原材料及能源费用占比最高,达67.1%。其次是销售相关费用,占比22.4%。人工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占比7.5%、2.9%。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海外市场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日用陶瓷贸易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日用陶瓷出口额181.9亿美元,占陶瓷出口总额的72.44%。尽管日用陶瓷占据陶瓷主要出口市场,但相较2017年以前,2020年以来我国日用陶瓷总出口额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国际贸易中日用陶瓷的高端市场分别被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占领的影响。


2014-2020年我国日用陶瓷进口额持续增长,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领域。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日用陶瓷进口额为8974.41万美元;2021年H1,我国日用陶瓷进口额为4101.65万美元。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中高端日用瓷器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日用陶瓷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对高端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商用服务市场的迅速增长,我国日用陶瓷中高端市场将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随着颇具个性,喜爱新兴事物的“Z时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市场对日用陶瓷的需求差异不断增大,在基本的功能性产品需求得到满足后,未来日用陶瓷市场上的产品将进一步朝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