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区域协同趋于成熟,供给约束力度仍强
新增产能将逐渐趋零。我们预计 2018 年新增产能将下滑至 2000 万吨以内,中期逐步趋零。此外,截至目前跨区域臵换仅为个例,无需过度担忧其带来的供给扰动。环保限产因地制宜,供给约束力度不减。今年水泥行业的环保限产模式变得更加因地制宜,县市层面亦可根据自身大气污染状况和环保目标制定限产计划,并灵活安排限产天数。全年来看,我们认为环保压力对水泥产量的约束作用依然较强。
区域协同趋于成熟,低库位下淡季不淡。1-5 月各区域停窑限产执行力度较好,显示区域协同错峰机制已趋成熟。5 月到 6 月上旬,各地提前制定淡季限产计划,叠加需求稳健、库位不高,使雨季来临后价格仍能保持大致稳定。华东、华南淡季不淡格局基本奠定。
价格和盈利:价格盈利“双高”局面有望维持
吨模拟毛利创历史新高,1H高盈利具确定性。1Q/2Q平均吨水泥煤炭价差 分别为 273/296 元,同比分别上调 64/56 元/吨;今年吨水泥煤炭价差高点高达 302 元,为近七年来历史新高。我们认为,行业二季度盈利仍将有较大幅度环比改善。下半年价格和盈利有望维持高位。我们认为,下半年环保高压将延续,淡季各区域错峰执行成效亦有保障,区域龙头有能力控制淡季价格回调幅度。采暖季北方水泥大范围停产,支撑区域价格,同时也改变了水泥冬季南下流向,利于华东、华中等区域企业挺价。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图表:吨水泥煤炭价差同比大增
图表:水泥供需平衡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