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家具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分析

        第十三章 2016年家具消费者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2016年中国家具消费意向调查

        一、家具购买动机

        动机是引导人们做出行为的过程。当消费者希望满足的需要被激活时,动机就产生了,一旦一种需要被激活,就有一种紧张的状态驱使消费者试图减轻或除去这种需要,这种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就是消费者的目标。消费者购买家具的动机主要有新房购买和二次置业购买两种。  
        1.新房购买。

        消费者购买新房后,连锁产生的家具购买行为。这种购买行为一般数量巨大并且比较集中。 新婚人群年龄一般在25-32岁,这些年轻夫妇一般追求时尚、追求潮流,崇尚品牌与名牌,突出个性与自我,注重情感与直觉,他们喜欢新、奇、特产品,对丰富多彩、时尚造型、多变格局的板式家具喜欢的居多。需求构成及顺序上更倾向于整体家居产品设计和整套家具的购买,其次是小件家具的搭配和饰品补充。新婚人群更加注重家具产品的文化认同感,倾注于产品内部的情感内涵,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购买家具时,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象征两人感情设计元素的家具,或向对方表达爱意的家具饰品受到热烈的欢迎。

        2.二次置业购买。

        二次置业指的是因再次购买新房而产生的二次家具消费以及重新装修房子或老家具换新而产生的再次购买行为。随着消费者对家具产品认识的深入,更多的消费者将树立家具消费的品牌观念,更多的注重家具的艺术性与审美性,更多的注重家具消费的品质与服务保证。由于二次置业人群年龄大约为35-60岁,有着稳定的经济基础,他们更加注重舒适性与品位感,所购买的家具必须符合自已的身份地位,青睐稳重、大气、实用的家具。一般选择实木家具居多。更加在乎导购员的服务,导购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准、知识水平对二次置业人群的购买决策影响较大。

        二、家具消费特征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意愿。购买能力直接受到经济能力的影响。家具的消费大致可以从普通工薪阶层、中产阶层和高阶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普通工薪阶层消费特征  

        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是低层次、低价位的主要消费群。这一部分的家具目前还是消费的主流。工薪阶层现有的住房条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由于他们经济收入及现有住房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很丰腴的能力购买上档次的家具,但又希望自己的家具可以显示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品位,所以他们对家具的要求是:简洁实用而又有现代美感;功能较多,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居住空间;希望中高档次的设计及风格,但价位偏于中低档,心理上感到物有所值。

        2.中产阶层家具消费特征  

        中高档次的消费群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城市白领、精英,他们事业有成,思想独立,个性化追求比较明显。对家具的性价比,设计风格、用材、品牌定位等比较看重。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比较大,回到家有一种心境豁达、心情宁静的感觉,这才是真正怡然的家居享受,因此和谐自然、清新浪漫、设计风格淳朴、自然、沉稳,并带有一丝回归传统情调、富有的,有较高文化修养、注重环保、健康的家具是中产阶级所崇尚的选择。

        3.高阶层家具消费特征  

        都市新贵或富豪阶层,这部分的人居于消费金字塔顶端,他们购买家具并不是很在乎价格的高低,他们所追求的是彰显出自己的成功与地位、同时可以显现他们生活品位的家具,因此他们对家具的要求是能彰显出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显示出自己的个人品位。基本上他们所购买的家具都是高档次的,因为除了有显示身份、地位、富有和表现自我等作用外,还隐含着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和节省购买时间等多方面因素。

        四、用户特征

        1.信息获取途径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家具产品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获取家具信息最重要的渠道。

消费者获取家具信息的途径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购买渠道

        近六成的消费者选择在卖场购买家具,在网上购买家具所占比例不高,一般以小型家具为主。

消费者购买家具的渠道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对家具的关注点

        调查显示,35%的消费者购买家具时的关注点是材质工作好与结实耐用,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家具消费的主流人群,家具设计的个性化与外形时尚潮流备受青睐。

消费者购买家具的关注点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 我国防水卷材行业承压前行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新机

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 我国防水卷材行业承压前行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新机

作为我国防水材料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防水卷材在2024年占据整个防水材料市场69.03%的份额,保持主导地位。从产品分类来看,防水卷材主要包含三大类型: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TPO、PVC卷材等)和自粘卷材。其中,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凭借其优异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和施工便捷性,在防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纤维板行业正处于成熟期 产能深度调整 落后生产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纤维板行业正处于成熟期 产能深度调整 落后生产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纤维板行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于2012年后步入成熟期,市场需求渐趋饱和。近年来,我国纤维板行业经历深度产能调整,生产线数量和生产能力减少。但与此同时,行业经历显著的规模化升级,平均单线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落后产能持续清出的背景下,我国纤维板生产企业数量从2019

2025年05月29日
新规出台拉高我国胶合板市场准入门槛 企业整体质量效益提升 产能止跌 进口量激增

新规出台拉高我国胶合板市场准入门槛 企业整体质量效益提升 产能止跌 进口量激增

2024年随着广西等产区新建项目投产,我国胶合板产能止跌回升,前五大产区合计占比近80%,产业集聚特征显著。同时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生产企业持续减少,但集中度仍偏低。2024年国家出台新规,将胶合板重新纳入生产许可管理,显著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当前,我国胶合板贸易呈“大出小进”特点:2024年进口量达79.3万立方米,同比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刨花板行业正经历深度整合 定向刨花板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刨花板行业正经历深度整合 定向刨花板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自2023年起,我国刨花板生产能力快速提升,2024年同比增长21.75%;出口量也在2024年实现大幅上升,同比增长34.4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刨花板行业正经历显著的规模化升级进程,2019至2024年期间,行业平均单线生产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近年来,我国定向刨花板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生产线数量和生产能力快速增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水泥价格步入下行通道 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行业并购整合提速

我国水泥价格步入下行通道 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行业并购整合提速

受下游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水泥行业负重前行,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产量接连下滑。同时其价格步入下行通道,盈利空间也逐步被压缩。在此背景下,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宁夏建材、亚洲水泥等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在政策推动和环保约束趋严的背景下,我国水泥行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落后生产线加速淘汰 城镇化与旧房改造是市场重要驱动力

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落后生产线加速淘汰 城镇化与旧房改造是市场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建筑陶瓷落后生产线淘汰。同时受房地产周期影响,其生产规模逐渐收缩。2024年我国建筑陶瓷出口市场承压,出口量和价格均下降,使得其出口额大幅缩减。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建筑陶瓷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将围绕城镇化深化与旧房翻新改造两大主线展开,行业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此外,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长期呈现“大市场、小企业”

2025年04月18日
下游需求低迷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量和消费量均下滑 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下游需求低迷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量和消费量均下滑 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起步于1950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已从最初的以引气剂为主的单一品种发展成减水剂、膨胀剂、防冻剂、加速剂、防水剂、抗裂剂、泵送剂等多个种类。受混凝土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自2022年起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量和消费量逐渐下降。在各类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中,减水剂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石材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但市场可挖掘潜力依然较足

我国石材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但市场可挖掘潜力依然较足

受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生产成本上升、低效产能过剩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石材行业深陷“产量、效益双下滑”困局。同时在2024年我国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亏损面也进一步扩大。不过,展望未来,在城镇化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加深、城市更新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石材行业仍具备强劲发展动能与多元化增长空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