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彩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内容提示:彩电行业曾经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CRT时代,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全球彩电的制造基地,也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经历30多年的发展后,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变化、互联网内容的接入、多种终端的融合以及产业分工的细化,中国彩电行业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目前,中国彩电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在2%~3%,相比面板行业10%~20%的净利润率有着巨大的差距,即使是和分销渠道商5%~10%的净利润率相比也相差甚远。奥维咨询总经理喻亮星认为,彩电企业只做终端制造恐走进死胡同,终端制造是中国彩电行业的核心,也是产业链中获利能力最低的环节。

  在过低利润现状的逼迫下,国内彩电企业也在进行着各种探索:发力3D电视,主推智能电视,尝试从制造向内容服务渗透,力图摆脱困境。喻亮星认为,只有整合产业链资源,彩电企业才能在持久战中坚持下去。

  终端制造易进死胡同

  彩电行业曾经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CRT时代,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全球彩电的制造基地,也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经历30多年的发展后,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变化、互联网内容的接入、多种终端的融合以及产业分工的细化,中国彩电行业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目前中国彩电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在2%~3%,终端制造只是微利经营,不仅如此,劳动力、原材料成本还在不断上升。彩电制造行业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上游面板制造企业向下垂直整合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些都是国内彩电制造企业利润日益降低的根源。

  产业分工细化推动彩电终端代工飞速发展,以冠捷和富士康为代表的第三方终端代工势力在不断发展和增强。目前以Sony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其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制造均由代工厂完成。代工厂拥有从几千万台到上亿台的生产能力,不仅规模优势尽显,同时由于其成本控制和管理效率普遍高于国产品牌,因此国产品牌生产制造成本明显处于劣势。“产业分工细化也在推动连锁渠道攻城掠地,国产品牌渠道议价能力大幅下降。在城市市场的大连锁系统下,国产品牌经营基本亏损,主要是因为渠道费用很高,同时没有做好渠道协同——这种协同不仅表现在产品周转方面,也表现在产品开发和设计方面。”喻亮星表示,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的连锁渠道迅猛发展,国产品牌还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渠道环境。

  另外,目前国产品牌自建渠道甚为流行,在巨额资金投入之下,其与新型农村专业渠道之间的竞争必将非常惨烈。垂直一体化向下整合让彩电整机生产制造环节成为多余。当前,国产平板电视中,面板部分的成本占70%,生产制造能控制的成本仅占30%左右。“但这30%的可控部分也将逐步消失,因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面板企业要把面板、模组和外壳一体化,直接生产电视机。”喻亮星介绍说,以前,面板企业供应给国内彩电企业的是面板、模组;以后,面板企业供应给国内彩电企业的可以是电视机。既然是电视机,那就可以直接供应给国美、苏宁等渠道商,而国产品牌就只能做农村市场的分销。届时,国产品牌的制造将变得异常艰难。

  模式创新或能新生

  目前中国彩电行业在终端制造上确实面临尴尬处境,然而,通过模式创新,或将开创新局面。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智能电视的蓬勃发展给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变革下的业务体系更加广阔,不仅可以做终端,还可以做平台和服务。彩电企业也一直在尝试。2008年,海尔推出了“模卡电视”,通过将电视的特殊功能模块与电视机独立销售,实现了电视功能和新型功能的随意组合。消费者亦可以通过购买多块模卡,实现不同的电视功能。这是彩电产业第一次实现“彩电功能”的独立销售、独立“赚钱”。

  2009年,国内彩电企业在以往突出彩电产品多样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网络电视产品。在TCL网络电视问世之时,TCL甚至雄心勃勃地表示,通过提供内容服务,彩电厂商可能在网络电视上发现一块赚钱的新大陆。此后,长虹也加入了TCL网络电视的内容平台。2010年1月,康佳宣布将其网络电视的功能开发基础平台SDK环境开放,并欢迎更多的软件开发商加入到为康佳网络电视新功能的开发中来。未来,康佳则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构建一个网络电视功能的软件商城,与这些功能的开发者分成每款软件的销售收益。

  但这样的尝试同样也存在挑战。主导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面板等资源企业,还有软件平台和内容服务企业;资源端为日本和韩国企业所主导,平台端为美国的苹果、英特尔、微软、谷歌所主导,内容端则是受政策主导。喻亮星建议,国内彩电企业可以学习苹果和三星的成功模式:虽然苹果模式是终端制造成功模式的典范,但中国企业不能简单复制。因为中国企业不具有苹果在全球的强大品牌号召力和工艺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苹果模式下,硬件、软件平台和内容提供商的共同利益体已经形成,难以打破。相对来说,三星模式更具有复制意义,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让三星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世界级的品牌。

  因此,整合产业链资源,依托中国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融合苹果模式的终端制造将成为新的发展模式。目前,以长虹和TCL为代表的彩电制造企业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巨额资金的投入和关键技术突破,决定了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近年来,我国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的格局转变,零售渠道内销量占比由2021年的40.84%跃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3.10%,而工程渠道占比则从59.16%大幅收缩至26.90%。尽管零售渠道保持强劲增长,但仍难以完全抵消工程渠道的大幅下滑,导致我国壁挂炉内销量持续缩减。不过,其降幅正在逐渐收窄。与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随着电视技术的成熟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球电视市场萎缩,但电视 ODM 厂商凭借规模成本优势和专业精细化管理,获得了持续增长的ODM订单。因此,全球电视出货量呈下降趋势,但电视ODM出货量占比稳中有升。

2025年07月27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咖啡作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近年受益于咖啡文化不断深入渗透,我国消费者与咖啡消费相关的习惯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显示,2023年国内咖啡消费者总数约为3.99亿人,消费人群渗透率达到28.30%,咖啡需求量同比增长15%。2020-2023年我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从9.1杯增长到了1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彩电市场需求疲软,零售量接连下跌,但自2024年起,其零售额强劲回升。值得一提的,Mini LED电视这一细分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渗透率已突破20%。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家庭影音娱乐标准提升,我国彩电产品结构持续向大尺寸迁移,行业大屏化趋势日益显著。目前,行业正积极拥抱AI技术浪潮,开启智能化转型新

2025年07月07日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与OLED电视相比,Mini LED电视亮度高、更节能、售价低等优势突出。2024年国内Mini LED电视销量高速增长,Mini LED电视渐成市场主流。需求增长刺激供给端发展,现阶段,我国已在 Mini LED 相关环节形成了一批头部企业。本土头部企业在国内Mini LED 电视市场中已取得明显优势,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热水器行业逐渐回暖 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 头部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热水器行业逐渐回暖 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 头部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019-2022年期间,我国热水器市场发展低迷;不过,自2023年起,行业逐渐回暖。近两年来,我国主流热水器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其中燃气热水器展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当前,我国热水器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在新增需求有限的背景下,产品更新换代与升级正成为带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国热水器企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提升 普及率仍偏低

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提升 普及率仍偏低

自2023年起,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零售量和零售额双双回升。从销售渠道结构来看,线上渠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8.08%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5%,实现对线下渠道的反超。随着消费者健康饮水意识不断提升,净水器产品正加速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升级。在这一趋势下,净热一体机和矿物质净水器凭借其创新功能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偏低 头部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布局

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偏低 头部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布局

自2024年起,我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和零售额快速增长,但渗透率偏低,仍蕴含着广阔的增长空间。展望未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协同演进将有效推动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