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加湿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网摘要:近年来,加湿器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据加湿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加湿器销量为637万台,零售额13.7亿元,仅为空气净化器2013年51.4亿元销售额的四分之一。那么目前加湿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近年来,加湿器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据加湿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加湿器销量为637万台,零售额13.7亿元,仅为空气净化器2013年51.4亿元销售额的四分之一。那么目前加湿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倒腾五金部件起家的张伟(化名)目前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电器厂,主要以加湿器、蒸蛋器、电热饭盒这类的小家电为主。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加湿器行业的一批人,张伟在2007年用自己做五金部件赚的几十万元家底创办了现在这家工厂,“当时正好赶上珠三角的创业潮,而且加湿器在当时被看作是一个朝阳产业,投资也相对其他大件家电要少得多,比较保险。”

  不过,梦想靠着加湿器大赚一把的张伟并未如愿,工厂的发展始终达不到他的预期,“赚不了大钱。”

  代工“铁三角”

  张伟的电器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这个临近珠江口、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的小镇,聚集着近万家工业企业,是珠三角地区出名的工业重镇。根据本刊记者的粗略统计,该镇仅电器厂就有400家、五金厂100多家,其中多数是像张伟的电器厂那样规模较小的作坊式企业。这些散布在小榄镇各个角落的电器厂、五金厂正是加湿器的主力生产厂家。

  “目前小榄镇的家电企业中约有10%在做加湿器。”张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作为珠三角地区加湿器的集中产地,小榄镇所在的中山与位于其东北部的东莞、以及隔珠江相望的深圳组成了加湿器产品的“铁三角”,被行内人称为加湿器的“大本营”。这里生产了全国约五成以上的加湿器,众多国内畅销的加湿器如飞利浦、小熊、格力、美的等都出自该地。

  另一家提供加湿器贴牌服务的公司销售部经理林小艳(化名)告诉本刊记者,其公司能够提供7种不同款式的贴牌加湿器,其中包括一款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售价62美元的高档加湿器,“公司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改进。”

  林小艳所说的“个性化”改进就是变换加湿器的外壳。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的贴牌加湿器在加湿类型、使用面积、市场售价等方面存在极大趋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加湿器的外壳。

  “加湿器的品类并不多,变不出什么花样,很多贴牌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只能通过变换外观来增加产品卖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湿器经销商告诉本刊记者。

  小机器大利润

  目前,国内家用加湿器产品主要有超声波型加湿器、直接蒸发型加湿器、热蒸发型加湿器三类。

  “电加热加湿器因为耗电大,且容易结垢基本上已经退出市场。国内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超声波加湿器和纯净型加湿器,其中超声波加湿器是市场的主流。”奥维云网空调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刘大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包括亚都、格力在内的一线品牌生产的加湿器都集中在超声波和纯净型两种类型。

  “不管是哪种加湿器,除了加湿技术不同外,在成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张伟说,加湿器虽然是小家电,但利润并不低,“这也是我坚持这么多年的唯一理由。”

  上述位于小榄镇的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款畅销加湿器的贴牌价最低是48元,最高是58元,2000台起做。“打上你们的品牌就能卖了。”林小艳说,这款产品市场价不低于100元,“一般都卖到128元以上。”

  而张伟工厂提供的5款加湿器产品的贴牌价更低,单台最低价是40元,最高价仅48元,市场售价在128~200元之间。“毛利能达60%左右。”张伟说。

  另一家可以提供拥有专利技术的无叶风扇加湿器的起订量3000台,最低每台70元。“该款产品目前的市场售价在138~258元之间,毛利最高能达 70%以上。我们对这款产品的零售价作了强制规定,不能低于138元,不然就不能保证利润,也会影响我们其他客户的销售。”其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

  “这是贴牌厂商的一个默契,如果一味压低价格那大家都没钱赚了。”张伟说,国内大品牌售价在200元以内的加湿器利润至少在50%以上,那些价位上千元的国外品牌加湿器利润就更高了。

  在他看来,相比8年前,加湿器的利润已经下降了很多,“这最初被当作高档商品售卖,价格和利润都很高。现在因为竞争激烈且市场需求小,已经成了低价的大众商品。即使这样,整体利润还是很高。”

  不过,张伟也感叹,在加湿器的产业链条上,最大的利润是被品牌商和经销商占有,生产商只分到了极少的一部分。

  两块钱的雾化片

  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线上销售市场中,0~199元价位的加湿器销量占到总销量的65%,也就是说,六成以上的消费者选择的都是低价位的加湿器。

  “相较其他家电,加湿器的功能比较单一,工作原理也不复杂,所以其构造比较简单。”曾以加湿器发家的亚都的内部人士贺军(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加湿器的成本可控性较强。

  加湿器的成本主要由雾化片、电路板、水箱、外壳四部分构成。

  作为加湿器的核心部件,雾化片直接决定着加湿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款加湿器性能的最关键因素。

  一家专门生产加湿器雾化片的公司销售林军(化名)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国内市场售卖的加湿器一般使用的是震动频率1.7MHz、直径20mm或震动频率1.7MHz、直径25mm两种规格的雾化片,前者的成本价是每片2.3元,后者是每片2.5元。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上述规格的雾化片最低价位在1元左右,最高也不过5元左右。

  “大部分的雾化片价格都在2.5元左右,也有一些小企业为了赚钱使用1元左右的雾化片。”林军说,不同价位的雾化片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有较大差异,“这个差别短期内看不出,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能明显感觉雾化量大大降低,使用时间变短。”

  更多的生产商为了方便,喜欢打包购买雾化片和电路板。提供“雾化片+电路板”组合产品的某公司业务部经理许庆(化名)告诉本刊记者,这个组合价格最低是 16元一套,最高是23元一套,“雾化片比较便宜,主要是电路板的价格,加湿器电路板价格基本上在15~20元之间。”

  水箱和外壳的成本则因客户需求的不同而变动性较大,价格差异也较大。“外壳是加湿器成本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贺军说,普通加湿器一般采用的是塑料外壳,成本在几元到十几元之间,而高档加湿器多使用金属材质的外壳,成本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之间,“外壳带来的成本差最高能有几十块钱,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加湿器整机的成本价。”

  贺军认为,很多品牌宣传产品做工精细的一个重要来由就是炫酷的外壳,“加湿器的内部构造成本相差不大,主要还是外壳的成本差异,国外品牌的高价产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壳的成本。”

  根据张伟的经验,贴牌价格在40~50元的加湿器真正的材料成本也就30元左右,“那些为大品牌贴牌的生产厂家因为量大可以把原料价格压到更低。”

  走向末路?

  张伟如今想放弃了。

  “这个行业没多大希望了。”张伟说,在小榄镇,像他这样想放弃加湿器生意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都在陆续转型,寻找新的商机。

   “如今这里只剩下不到10%的工厂还在坚持了。”张伟说,和他一起做加湿器生产的一个朋友两年前转型做起了空气净化器,如今已经赚得盆盈钵满。“我一年赚的钱比不上他一个月赚的钱,这就是行业的差别。”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的3年间,中国的加湿器市场始终处于萎缩状态,零售额从2010年的18.2亿元降到2012年的14.4亿元,下降了21%;市场销量更是从2010年的778万台掉到2012年589万台,下降了25%。

  虽然从2013年开始因为雾霾的缘故,加湿器市场出现小幅上涨,但是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全国加湿器的销量为757万台,仍不及2010年的778万台。

  在刘大任看来,这与诸多的现实因素有关,“加湿器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区域性比较明显,并且加湿器的季节性需求强,仅适用于冬季和春季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产品关注比例呈现季节性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

  贺军也说,亚都加湿器的生产、销售就集中在每年的冬春两季,“前后时间不超过6个月,过了冬春季节,消费者就很少关注这个产品了,不像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这类产品没有那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差异,常年都能产销。”

  这些对于加湿器生产商来说并不算致命打击,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带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空调等产品的出现。“相比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的功能太单一了。随着空气净化器家庭普及率的增加,加湿器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小。”

  贺军说,亚都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和加湿器三大类,其中赖以起家的加湿器占比最小。

  刘大任也对这一行业的前景持谨慎态度。“未来的潜力还是有的,但瓶颈也很明显。”在他看来,加湿器目前主要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企业能够针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推出针对性的产品,挖掘细分市场或许还有机会。”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加湿器市场格局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5-2019)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咖啡作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近年受益于咖啡文化不断深入渗透,我国消费者与咖啡消费相关的习惯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显示,2023年国内咖啡消费者总数约为3.99亿人,消费人群渗透率达到28.30%,咖啡需求量同比增长15%。2020-2023年我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从9.1杯增长到了1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彩电市场需求疲软,零售量接连下跌,但自2024年起,其零售额强劲回升。值得一提的,Mini LED电视这一细分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渗透率已突破20%。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家庭影音娱乐标准提升,我国彩电产品结构持续向大尺寸迁移,行业大屏化趋势日益显著。目前,行业正积极拥抱AI技术浪潮,开启智能化转型新

2025年07月07日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与OLED电视相比,Mini LED电视亮度高、更节能、售价低等优势突出。2024年国内Mini LED电视销量高速增长,Mini LED电视渐成市场主流。需求增长刺激供给端发展,现阶段,我国已在 Mini LED 相关环节形成了一批头部企业。本土头部企业在国内Mini LED 电视市场中已取得明显优势,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热水器行业逐渐回暖 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 头部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热水器行业逐渐回暖 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 头部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019-2022年期间,我国热水器市场发展低迷;不过,自2023年起,行业逐渐回暖。近两年来,我国主流热水器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其中燃气热水器展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当前,我国热水器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在新增需求有限的背景下,产品更新换代与升级正成为带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国热水器企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提升 普及率仍偏低

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 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提升 普及率仍偏低

自2023年起,我国净水器市场需求回暖,零售量和零售额双双回升。从销售渠道结构来看,线上渠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8.08%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5%,实现对线下渠道的反超。随着消费者健康饮水意识不断提升,净水器产品正加速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升级。在这一趋势下,净热一体机和矿物质净水器凭借其创新功能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偏低 头部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布局

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偏低 头部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布局

自2024年起,我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和零售额快速增长,但渗透率偏低,仍蕴含着广阔的增长空间。展望未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协同演进将有效推动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干衣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普及率偏低 但出口量爆发式增长

我国干衣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普及率偏低 但出口量爆发式增长

自2020年起,我国干衣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2024年零售量、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51.37%和58.92%。这一快速发展态势主要源于供需两侧的协同作用。尽管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受消费观念、居住空间、产品认知度等多重因素限制,当前市场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2025年06月25日
中央空调行业:旧房改造下工程领域稳增 精装修配套量有所下滑 国产占据半壁江山

中央空调行业:旧房改造下工程领域稳增 精装修配套量有所下滑 国产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中央空调销售渠道以工程项目为主,在旧房改造支撑下,中央空调在工程领域表现稳健。从细分应用看,国内商业地产领域中央空调应用占比保持在20%以上,其次是住宅/别墅,占比14.2%。作为地产后周期属性较强的白电品类之一,近年来国内精装修中央空调配套量和配套率受楼市低迷影响而有所下滑。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