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电竞游戏业市场格局:受众年轻且增长潜力大

           过去 15 年电竞经历“官方认可-禁播-重新认可-鼓励发展”的曲折历程,行业迎来转机。中国电子竞技项目在发展历程中饱受争议、困难重重。2003 年 11 月,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次正式批准电子竞技列为第 99 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随后,刚刚起步的电竞产业由于网络游戏节目“禁播令”陷入沉寂。往后十年,电子竞技由于体育竞技性被反复质疑,发展缓慢。2016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认电竞作为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重点;2017 年,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举办游戏游艺竞技赛事作为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电竞业发展迎来转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竞游戏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中国电子竞技重要政策节点

时间

事件

影响

2003     11

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 99

电子竞技受到国内官方认可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2004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第一届 CEG 联赛开幕

电竞产业开始起步

2004 4

广电总局发布了网络游戏节目“禁播令”

中国电竞产业陷入沉寂

2008

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第 78 号体育运动

整合现有的体育项目,重新定义电整合现有的体育项目,重新定义电子竞技

2013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组建中国电子竞技国家队

促进电子竞技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

2013

第一届 NEST 全国电子竞技大赛

第一个国家自主赛事,填补了国内大型综合电子竞技赛事的空白

2016

教育部增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电竞正式成为高校课程

2016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电竞作为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重点

2017

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举办游戏游艺竞技赛事作为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料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教育部 

           获奥委会批准成为正式体育项目,电竞登上更大舞台。2017 年,国际奥委会第六届峰会同意将电子竞技视为一项运动;2018 年亚奥理事会决定将六项电竞游戏入选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表演项目(《英雄联盟》、《实况足球》、《炉石传说》、《星际争霸 2》、《Arena or Valor》(王者荣耀国际版)和《皇室战争》),上榜前三名将获得奖牌,但不会被记入到代表队奖牌榜中。2022 年的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将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电竞受众年轻,增长潜力大

           传统电视体育赛事受众平均年龄较高,电竞用户 30 岁以下占比 76%。1)根据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披露的数据,从 2000 年到 2016 年,美国使用电视观看传统体育赛事的用户平均年龄(此处指中位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到 2016 年中位数基本在 40 岁以上。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传统体育对青少年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崛起使得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观看赛事。2)相比之下,电竞用户中 30 岁以下的占比高达 76%,其中 24 岁以下的占比接近一半,年轻的用户群为电竞未来发展注入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全球范围内包括电竞、足球、篮球、拳击、自行车等在内的十大最具增长潜力的体育项目中,电竞的增长潜力排名第一。 

美国各项体育赛事观众年龄中位数

体育赛事

2000

2006

2016

PGA 巡回赛(高尔夫)

N/A

59

64

花样滑冰

54

59

64

LPGA 锦标赛(高尔夫)

N/A

58

63

赛马

51

56

63

ATP(网球)

51

56

61

NASCAR 赛车

N/A

49

58

MLB(棒球)

52

52

57

WNBA(篮球)

42

49

55

WTA(网球)

58

63

55

职业摔角

28

33

54

奥运会

45

50

53

大学橄榄球

47

48

52

大学男子篮球

44

48

52

NFL(橄榄球)

44

46

50

拳击

45

47

49

NHL(冰球)

33

42

49

UFC(综合格斗)

N/A

34

49

NBA

40

40

42

MLS(足球)

N/A

39

40

国际足球

N/A

35

39


资料来源:Sports Business Journal 
 
2017年中国电竞用户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伽马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电竞产业规模达到 772.8 亿元,同比上升 45.2%;预计到 2018 年电竞产业规模将达到 887 亿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用户方面,预计 18 年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到 4.3 亿人,同比增长 17.5%。 
 
中国电竞产业规模
  
数据来源:伽马数据

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伽马数据

资料来源:伽马数据,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