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安徽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导读:安徽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太赫兹安检系统有两大好处:一是成像分辨率更高,探测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二是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极低,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绝对安全。”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研发的太赫兹安检系统,成功将太赫兹成像技术应用于安检,有效弥补了传统安检设备的缺陷。“太赫兹安检系统有两大好处:一是成像分辨率更高,探测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二是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极低,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绝对安全。”该所产业发展部主任张徽山表示,太赫兹安检系统安全、文明、高效,可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

  太赫兹安检系统只是安徽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省不断通过出台新政策、搭建新平台等一系列方式疏通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管道,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不让科技“成果”变“陈果”

  作为国内军事雷达电子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优势,积极转化到民用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民品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共有10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出土文物保护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文物经发掘后,其周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一系列环境要素发生变化,极易受到损坏。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发的文物保护微环境智能测控系统,通过对文物微环境的精确监控与调节控制,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系统可以模拟文物原有环境,并通过对光线、湿度等条件变化实时监测,进行环境补偿,实现对文物的全面保护。”据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安介绍,该项目因为解决了文物保护的现实问题,填补了市场空白,成功转化投产后,很快受到文博单位的青睐,销售情况非常好。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产出“大户”,但因为种种原因,大量的科技成果被锁在实验室无法走向市场。据了解,先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0%-70%,而我国这一指标不及先进国家的一半。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努力破解实验室与市场“两张皮”

  张晓安介绍说,科技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超前性、基础性应用研究,这类成果属于纵向课题,成果转化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另一类是与企业直接合作的横向课题,包括政府主导的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这类项目瞄准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性较强,比较容易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难主要针对第一类项目,这类项目通常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纯科研单位独立完成,缺乏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产业化相对困难。”

  “科技成果不等于产业成果,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晓安说,很多科技成果可能只是局部技术指标,要做成产品需要满足各项综合性指标,这不仅需要加强后端的产业对接,还需要大量的科研和资金投入,需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而长期以来,高校与生产企业缺乏有效衔接,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也知之甚少,经济与科研“两张皮”,产学研不能有效结合,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现行的高校成果评价体系多以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数量为考核标准,导致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化对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张晓安说,虽然国家为鼓励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业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很多政策并未完全落地,在高校层面还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科技人员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诸多限制。

  科研院所面临同样问题。张徽山说,作为国资背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兑现也需要向上级报批。国有资产作价入股,牵涉到层层行政审批,缺乏操作细则,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和标准,而且审批周期长、程序繁琐,不确定性大。

  “两个平台”实现产学研融合

  近年来我国成果转化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特别是去年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提出,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的合法性。

  安徽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姚群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进一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比如成果转化的许可措施、科技人员的收益合法化等问题,还需要更加明确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科技成果买卖。比如一项科研成果200万元卖掉,买卖结束就算完成成果转化,后期的技术升级、产品延伸再不相关,这样的转化今后将越来越少。”张晓安认为,随着未来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不仅需要前期研发,还需要后期技术支撑。成果转化需要产学研的真正融合,必须让技术团队和生产企业紧密融合。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院将重点打造两个平台:一个是企业化运营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一个是用于新技术、新成果检测验证的开放式平台。”张晓安介绍说,企业化运营平台是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让科技团队与生产企业共同成立股份制公司。“公司成立后,技术团队和生产企业在事业目标和利益方向上达到了根本一致,有助于贯通从成果的产生、成果的转化、成果的应用直到产业化的整个通道,实现了产学研的真正融合。”

  张晓安表示,应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从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统计和报告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完善相关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气象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结构上,交通、住宿为在线旅游平台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来看,2023年我国在线交通交易规模达7753亿元,占比70%;在线住宿交易规模达2568亿元,占比23%;在线度假交易规模达792亿元,占比7%。

2024年11月18日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人数持续上升和短视频用户规模扩大,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和出货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513.5亿元和6907.3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数据产量不断增长和利好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时,分布式文件存储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市场规模占比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44.82%。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外企处于我国CAE 软件头部地位。2022 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Ansys(17%)、西门子(15%)和达索系统(8%),均为国外厂商。

2024年11月07日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不过,整体从市场来看,进入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120.27亿元,同比增长4.43%,扭转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趋势。从结构来看,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主要收入来源为电竞游戏直播收入,占比达79.45%;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分别占比8.86%、7.35%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浪潮的兴起和成熟,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快速发展,收入规模及下载量稳定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收入达10.87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43%;在线语言学习APP下载量为2.31亿次。

2024年11月04日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最多,超20家,湖北、山东、安徽、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重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均超10家。

2024年11月04日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为游戏游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4元,10年CAGR为7.5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4%,较2022年提升0.78%。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