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安徽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导读:安徽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太赫兹安检系统有两大好处:一是成像分辨率更高,探测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二是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极低,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绝对安全。”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研发的太赫兹安检系统,成功将太赫兹成像技术应用于安检,有效弥补了传统安检设备的缺陷。“太赫兹安检系统有两大好处:一是成像分辨率更高,探测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二是太赫兹波的光子能量极低,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绝对安全。”该所产业发展部主任张徽山表示,太赫兹安检系统安全、文明、高效,可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

  太赫兹安检系统只是安徽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省不断通过出台新政策、搭建新平台等一系列方式疏通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管道,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不让科技“成果”变“陈果”

  作为国内军事雷达电子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优势,积极转化到民用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民品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共有10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出土文物保护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文物经发掘后,其周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一系列环境要素发生变化,极易受到损坏。由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发的文物保护微环境智能测控系统,通过对文物微环境的精确监控与调节控制,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系统可以模拟文物原有环境,并通过对光线、湿度等条件变化实时监测,进行环境补偿,实现对文物的全面保护。”据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安介绍,该项目因为解决了文物保护的现实问题,填补了市场空白,成功转化投产后,很快受到文博单位的青睐,销售情况非常好。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产出“大户”,但因为种种原因,大量的科技成果被锁在实验室无法走向市场。据了解,先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0%-70%,而我国这一指标不及先进国家的一半。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努力破解实验室与市场“两张皮”

  张晓安介绍说,科技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超前性、基础性应用研究,这类成果属于纵向课题,成果转化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另一类是与企业直接合作的横向课题,包括政府主导的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这类项目瞄准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性较强,比较容易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难主要针对第一类项目,这类项目通常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纯科研单位独立完成,缺乏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产业化相对困难。”

  “科技成果不等于产业成果,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晓安说,很多科技成果可能只是局部技术指标,要做成产品需要满足各项综合性指标,这不仅需要加强后端的产业对接,还需要大量的科研和资金投入,需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而长期以来,高校与生产企业缺乏有效衔接,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也知之甚少,经济与科研“两张皮”,产学研不能有效结合,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现行的高校成果评价体系多以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数量为考核标准,导致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化对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张晓安说,虽然国家为鼓励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业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很多政策并未完全落地,在高校层面还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科技人员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诸多限制。

  科研院所面临同样问题。张徽山说,作为国资背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兑现也需要向上级报批。国有资产作价入股,牵涉到层层行政审批,缺乏操作细则,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和标准,而且审批周期长、程序繁琐,不确定性大。

  “两个平台”实现产学研融合

  近年来我国成果转化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特别是去年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提出,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的合法性。

  安徽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姚群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进一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比如成果转化的许可措施、科技人员的收益合法化等问题,还需要更加明确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科技成果买卖。比如一项科研成果200万元卖掉,买卖结束就算完成成果转化,后期的技术升级、产品延伸再不相关,这样的转化今后将越来越少。”张晓安认为,随着未来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不仅需要前期研发,还需要后期技术支撑。成果转化需要产学研的真正融合,必须让技术团队和生产企业紧密融合。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院将重点打造两个平台:一个是企业化运营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一个是用于新技术、新成果检测验证的开放式平台。”张晓安介绍说,企业化运营平台是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让科技团队与生产企业共同成立股份制公司。“公司成立后,技术团队和生产企业在事业目标和利益方向上达到了根本一致,有助于贯通从成果的产生、成果的转化、成果的应用直到产业化的整个通道,实现了产学研的真正融合。”

  张晓安表示,应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从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统计和报告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完善相关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气象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3D打印机制造所需物品,已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融入各种制造领域,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已突破219亿美元(约158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25年08月12日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3D食品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可食用材料来制造个性化食品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将数字建模与食品加工相结合,能够实现传统烹饪难以完成的复杂造型和营养配比。它不仅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更在营养、安全以及形状多样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近年得益于技术突破、消费需求升级及行业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5年08月11日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加速推进以及国内政策逐步放宽下,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38.9%;预计2025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增长至65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5年08月10日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以其颠覆性的潜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

2025年08月09日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