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引领新浪潮 巨头纷纷持续布局


        无论是年初 Alpha Go 将深度学习推进公众视野,还是年末行业惊呼英伟达创出新高,人工智能的热度在 2016 年持续升高,2017 人工智能仍将持续发酵,行业应用的落地有望带来影响深远的业态变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运营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商机预测报告
        突破:深度学习引领新浪潮,巨头持续布局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来看,早期发展不再赘述,近期的人工智能热潮主要起源于 2010 年,由三个条件所驱动:1)数据基础的丰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大量的数据;2)算法性能的提升,主要指机器学习等算法的不断优化;3)计算性能的提升,云计算的普及与 GPU 等加速硬件的应用。

        近年来学术界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而互联网、云计算以及芯片的性能的提升,为其走入工业界铺平道路,这些成果的商业化与普及存在一定滞后,而投资机会孕育其中。

 

        深度学习带来性能提升,为应用创造前提:人工智能的定义不一,但其核心是让系统能够具备人类所认可的智能能力。早期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使用如“专家系统”的方法,即系统通过人类现实经验作为决断依据,将人类的逻辑程序化而使系统具有“智能”。而机器学习则不同,他通过一定体量的历史数据,通过“训练”的方式,让系统自己从中寻找数据中的特征集合,得到可以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或者判断的模型。而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受到人脑结构的启发(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的主要发现是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可视皮层是分级的),认为构建有“深度”(多层)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充分的描述数据的特征集合,虽然使用者无法像统计分析那样给予训练出的模型合理的诠释,但也避免了手动寻找特征的工作。

        深度学习在涉及图像、语音等领域表现十分突出:        ILSVRC(Image Net 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竞赛是基于 Image Net 图像数据库的国际计算机视觉识别竞赛,它也是图像识别领域最为权威的比赛之一,尽管规则存在差异,但在图像识别这个环节,2011 年的第一名施乐欧洲研发中心获得的最好成绩为 26%的错误率,而 2015 年的冠军微软亚洲研究院应用深度学习将指标降低至 3.5%,超越了人眼 5%的错误率。不仅分类,根据 LFW 数据库上的结果,在人脸识别方面,早期 90%的正确率,在算法更新后达到了 99.5%以上;而通过深度学习的框架,将传统通过混合高斯模型的语音识别算法识别错误率降低 20%。深度学习框架,切实提高了很多基础人工智能问题的性能。

        巨头纷纷参与,持续布局: 2016 年全球的科技巨头几乎都具备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并仍在加大投入力度。谷歌公司于 2014 年初重金收购深度学习算法公司 Deep Mind,而后 Alpha Go 走入公众视野,继发布深度学习平台 Tensor Flow 之后,于近期宣布将开源其深度学习平台 Deepmind Lab;Facebook 在先后斥资收购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公司后,于 2015 年开源基于Torch 的深度学习插件并于在美国、法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Facebook AI Research,更有深度学习鼻祖 Yann Lecun 坐镇;微软推出的“小娜”“小冰”人工智能助理已被人熟知,同时在语音、图像、驾驶领域均有布局,2016年其深度学习平台 CNTK 开源,成为使用分布式计算学习方面最好的框架之一;伊隆马斯克于 2015 年底成立 OPENAI,同样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工智能的研发。国内公司中,百度 2014 年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解决 70 亿元,并推出度秘等人工智能产品,吴恩达成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开源了其深度学习平台 PADDLE,;阿里巴巴开放了中国首个人工智能计算平台 DTPAI,推出阿里客服机器人平台;腾讯推出撰稿机器人 Dreamwriter,开放视觉识别平台腾讯优图,同时成立了腾讯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在 2016 年 9 月Facebook、亚马逊、谷歌、IBM 与微软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联盟,旨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尤其深度学习算法,近年来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适配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市场主要的领导者也在不断对人工智能进行着集群式探索,预计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