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监管政策不断明晰 强力度下国内上市企业市值大幅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未来前景研究》显示,互联网又被成为国际网络,主要是指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作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为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劲动力。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互联网行业景气指数为103.8,环比上涨0.17个百分点;行业增长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平稳发展;竞争格局从高度集中到多极竞争演化,一批成长能力强的新兴垂直领域企业快速兴起;业务布局从横向扩张向纵深耕耘,不断加强技术能力输出,平台生态体系越发庞大。

       到2020年,我国移动通信总基站已达931万个、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2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164.8亿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7万亿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3031亿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1702亿元、网络教育市场规模达4858亿元。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个人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等问题。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为22.8%;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比例为17.2%。

       在此背景下,自2020年以来,为推动互联网行业的长周期健康、有序发展,政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在2021年,针对平台经济二选一、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监管新规及监管案例的相继落地,以及阿里、美团反垄断处罚的落地,使得监管政策不断明晰,市场担忧正逐步弱化。例如《数据安全法》于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近一年互联网监管政策及案例梳理

时间

主体

对象

重大事件

2020/11/1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首次明确将二选一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差别待遇等。

2020/12/1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阿里巴巴投资、阅文、丰巢网络

对阿里巴巴投资、阅文和丰巢网络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50 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是国内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第一起执法案例。

2020/12/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020/12/2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提出“九个不得”。

2020/12/2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阿里巴巴集团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阿里巴巴集团涉嫌“二选一”垄断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2020/12/27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蚂蚁集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 5 个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

2021/2/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正式意见稿发布。

2021/3/1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包括腾讯、百度、美团、苏宁以及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滴滴控制的关联方在内的12 家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

对包括腾讯、百度、美团、苏宁以及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滴滴控制的关联方在内的 12 家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顶格处罚,分别作出 50 万元处罚。

2021/4/1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阿里巴巴集团

对阿里巴巴在国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处以其2019 年中国境内销售额 4%的罚款,共计 182.28 亿元。

2021/4/2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美团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若按照上一年销售额的 4%进行罚款,罚款额可至 46 亿元。

2021/4/3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腾讯、林芝腾讯、万达、上海汉涛、嘉兴创业、滴滴、苏宁、弘云久康、上海云鑫

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九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其中三起案件涉及腾讯,三起案件涉及滴滴,阿里、美团、苏宁,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对涉案企业处以 50 万元人民币罚款。

2021/5/10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腾讯手机管家等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84 App

针对 App 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和《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和有关规定,组织对安全管理、网络借贷等 App 进行点名通报,指出各 App 在个人信息收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6/10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国家将对数据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开展数据活动必须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2021/7/2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腾讯、林芝腾讯、万达、上海汉涛、嘉兴创业、滴滴、苏宁、弘云久康、上海云鑫

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九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其中三起案件涉及腾讯,三起案件涉及滴滴,阿里、美团、苏宁,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对涉案企业处以 50 万元人民币罚款。

2021/8/1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

制止和预防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2021/8/2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

2021/8/2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

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

2021/8/2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九部委

《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2021/8/30

国家新闻出版署

未成年人

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长 仅周五六日及节假日开放 1 小时

2021/8/3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加强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力度

2021/9/2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

2021/10/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美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处以其 2020 年中国境内销售额 1147.48 亿元 3%的罚款,计 34.42 亿元。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等

       受疫情、水灾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在上述国家政策的强力监管下,2021年三季度国内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达13.6万亿,环比下降27.8%。

2020年Q3-2021年Q3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展望未来,短期看,预计伴随着监管政策及案例的持续落地,互联网公司业务调整的结束,2022 年互联网公司业绩有望回暖。长期看,互联网行业相对于传统行业仍具较高效率优势,预计现有业务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头部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自动驾驶、半导体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布局也将带来长期的业绩增长动能。

头部互联网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比较

 

营业收入增长率 YOY

Non-GAAP 净利润增长率 YOY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腾讯控股

28%

18%

21%

19%

30%

7%

16%

19%

阿里巴巴

41%

27%

25%

22%

30%

-12%

17%

9%

美团

18%

52%

36%

32%

-33%

-520%

NA

NA

京东

29%

29%

25%

18%

57%

-28%

71%

80%

拼多多

97%

96%

52%

6%

NA

NA

461%

107%

网易

24%

18%

17%

16%

-38%

23%

23%

18%

百度

0%

15%

15%

13%

21%

-18%

25%

30%

快手

50%

38%

30%

25%

NA

NA

NA

NA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