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品牌互联网自媒体玩转不开 营销模式对比小品牌落下风

导读:大品牌互联网自媒体玩转不开 营销模式对比小品牌落下风。不像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品牌,很多小品牌因为预算少,请不起大牌明星做广告,只得利用成本更低的网红或直播,想不到竟意外逆袭,而如今大品牌不仅在网红经济中玩不过小品牌,而且,在社交媒体上也输了一筹。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媒体行业市场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不像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品牌,很多小品牌因为预算少,请不起大牌明星做广告,只得利用成本更低的网红或直播,想不到竟意外逆袭,而如今大品牌不仅在网红经济中玩不过小品牌,而且,在社交媒体上也输了一筹。大品牌越来越玩不转互联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年的“双十一”,有一个与往年不同的看点,也许还是一个核心亮点:引入网红直播,刺激年轻用户进行“互动式消费”。不过,说起网红,真是几家欢乐几家忧——很多小品牌因为预算少,请不起大牌明星做广告,只得利用成本更低的网红或直播,想不到竟意外逆袭;而很多财大气粗的大品牌,却仍然在请明星代言,他们不仅不善利用网红直播,而且还不善于利用自媒体,不小心错过了这个时代的红利。

        “小品牌博出位,大品牌要固守”

        当然,网红直播与明星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究竟谁更便宜。明星一般比较“高冷”,不与粉丝互动;而网红与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却特别接地气,特别善于与粉丝打成一片的她们,不仅乐意接受“被撩”,而且还主动“撩”粉丝。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文写道:“网络红人作为‘精神领袖’以社交为突破口,将互联网品牌营销与消费者兴趣痛点融合,打破传统商业与社交的界限,使消费者在社交互动时潜移默化接受品牌植入,消费者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也让更多潜在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这比普通的商业广告转化率高多了。”        

        以这种方式来营销,效果能不好吗?

        然而,在高知群体中,网红和直播一直“口碑不怎么好”,这让很多品牌明知利用网红和直播可以增加销量,却不敢轻易使用。“大品牌还在观望,不会滥用网红。小品牌博出位,大品牌要固守。”移动互联网产业研究者聂帅称,品牌大小的区别就是对美誉度有考虑。

        也就是说,对大企业来说,利用网红直播做营销的机会成本太高,因此,他们会格外谨慎。

        “管他什么品牌的呢,只要有个性好玩就行”

        “女性尤其是85后95后,再也不靠百货公司专柜或者明星代言来获取美妆建议,而是观看美妆达人(网红)的视频,尝试美妆网红们推荐的化妆品牌。”这是美国著名网红Nicole LaPorte的一个论断。

        出生于1987年的Nicole LaPorte在YouTube上有800万粉丝,视频观看量超过10亿。但她之所以敢断定网红们未来会取代明星,却并不是凭借自己身上的这些光环,而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开始变得无足轻重了。

        过去的一年多里,“宝洁溃败”是一个被多次热烈讨论的话题。诸多业内人士在分析时都提到一点:像宝洁这种大品牌,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的发展,品牌的重要性正在淡化。网络时代,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唤醒,消费者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很多消费者喜欢在衣服上印个图案、印几个字,然而,对大品牌来说,这种定制化生产是“划不来”的,通常,也只有小品牌才愿意以这样的低姿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导致产品本身的功能会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品牌的意识反而逐渐淡化。品牌是不是受消费者欢迎,跟它是不是“大”没有必然关系。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小品牌商品交易额占比提升了10%。中小品牌以更个性化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姿态获得市场的青睐。

        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很多90后、95后对品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即便有,也很容易移情别恋。甚至,很多人的心态是“管他什么牌的呢,只要有个性好玩就行”。

        与明星代言的大品牌相比,网红代言的小众品牌反而更能满足这些年轻消费者的口味。确切地说,对后者来说,“网红本身即品牌”。

        “大品牌很难创造新鲜感”

        大品牌不仅在网红经济中玩不过小品牌,而且,在社交媒体上也输了一筹。国内的大企业中,除了杜蕾斯、万达跟海尔之外,我们很少听到有哪个企业的新媒体做得好的。就连一些专业的新媒体研究人士,在谈企业新媒体时,除了海尔和万达,就再也举不出别的例子了。

        事实上,大企业玩不转新媒体,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命运。如今年3月份,前哈佛商学院教授道格拉斯•霍特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列举了下面这几个例子:

        麦当劳是全球在社交媒体中投资最多的企业之一,而其YouTube频道的订阅者只有20.4万(排名9414)。

        红牛每年的营销费用高达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内容营销中,但它的YouTube频道只有490万订阅用户(排名184)。

        2011年,可口可乐公司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新的营销策略——从“卓越创意”转向“卓越内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营销)。然而,它的YouTube频道只有67.6万订阅者(排名2749)。

        在社交媒体的流量争夺上,很多草根自媒体都出尽了风头,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品牌价值虽高,流量却相形见绌。这是怎么回事?

        陈歆磊教授解释说:“对社交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鲜感并且保持新鲜感。没有惊喜,没有新鲜感,就没有所谓的粉丝。观察所有的个人社交媒体,包括现在流行的网红都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吸引眼球,就是因为他们不受任何限制,对消费者来说总是有意外,因而总有新鲜感。而大品牌受制于产品和自身品牌定位的限制,很难自由发挥,更谈不上有新鲜感。比如BMW的官网/官微,消费者不用看就认定你说什么都是为了卖BMW。”

        “董事长讲话”没人看

        上一段说到大品牌在创造新鲜感的能力上不如小企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般来说,大品牌对应的往往就是大公司,而小品牌对应的是小公司。小企业,能够百无禁忌地创新,而大企业,条条框框太多,新媒体运营人员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比如,去年9月份的中美互联网大会期间,一个原先不怎么知名的自媒体号发了篇《马云、张朝阳、刘强东,能不能把西装穿好?》,全网流量超过1000万,但像这种调性的文章,大品牌的自媒体肯定是不敢发的。

        此外,很多大企业虽然也开通了新媒体平台,但他们改变的只是自己发声的渠道和载体,在发布的内容上依然是自说自话的吹捧,甚至连“董事长讲话”都往自家的微信公众号上发。你发个这,有谁会看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品牌在过去长期跟传统媒体合作,因而形成了路径依赖,现在即便是在新媒体上做推广,或建了自媒体,但思维仍停留在纸媒时代。很多中层管理人员也不懂新媒体,最年轻的小职员或许懂,但因为公司层级太多,他们的意见,根本无法上达到最高层。

        相比之下,很多小企业,在原先的纸媒时代,因为版面费太贵,根本就打不起广告,因而也就没有跟纸媒打交道的经验、没有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套僵化的思维,所以,他们能够以最契合年轻人口味的方式进行新媒体尝试,最终得以脱颖而出。

        因为不懂新媒体,所以常常被公关公司给玩了

        大企业跟媒体的合作,往往不是亲自联络,而是通过公关公司对接。然而,大企业的人不懂新媒体,经常导致他们在跟新媒体合作的时候上当受骗。

        我自己运营着一个微信公众号,经常发现一些公关公司来问报价的时候问“头条多少钱”“第二条多少钱”“第三条多少钱”,竟然以为第三条应该比第二条便宜!微信公众号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的关系,与纸媒上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关系完全不同。纸媒上,通常来说,越往后面看的人越少,所以第三版比第二版便宜;但在微信公众号上,读者一眼就扫见了那几个标题,因此,除头条之外,其他几条并不存在谁的“位置更差”的问题。所以,凡是问“第三条多少钱”的公关,我就断定他“肯定不懂新媒体”。

        但后来,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将二条和三条区别报价,只是为了“给客户一个交代”而已。比如,一个自媒体给公关公司的广告费报价是二条3万,三条2.5万,背后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既然三条报2.5万,那第二条,最低2.5万也可以做;可是,你不是认为第二条“位置更好”吗?那好,第二条,我就多收你一些。此中奥秘,那些做公关的都懂,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跟客户解释。所以,客户花了更多的冤枉钱,但宣传的效果却没有更好。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难道小公司就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或许有,但肯定比大公司少得多。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公司一般都是自己直接跟自媒体去对接,因此,被公关公司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其次,小公司一般没有公关部、市场部,老板自己就是公关,而老板自己肯定会特别在意投入产出比,算得很精,不能让那些投入被浪费了。

        最后,特别重要的是,小公司即便也是通过一些普通员工去跟自媒体谈合作,效果也要比大公司强很多。因为,在小公司,普通员工跟老板之间的“距离短”,这就导致小公司里“家的文化”更强,普通员工做事情更容易考虑老板的利益,因此,花老板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注重效率,而不像很多大公司的员工那样容易有一种“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钱”的心态。

        当然,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大品牌在自媒体上的表现也并非一无是处。像海尔的自媒体,不仅可以做好自己的品牌传播,而且每年还可以有可观的盈利。

        据分析,海尔几次效果不错的新媒体内容,几乎是一样的手法——“不再”,强调海尔和以前的旧规矩说byebye,这种和过去做撕裂的行为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和故事性。海尔社交媒体主编赵家鹏曾将海尔在微信上的优秀内容标准定为“讲故事”。一边敢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让自己更容易出位,另一边学会讲故事让自己做的事说的话更好地传播出去。

        只是不知,对其他大品牌来说,海尔在自媒体上的经验,可否复制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结构上,交通、住宿为在线旅游平台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来看,2023年我国在线交通交易规模达7753亿元,占比70%;在线住宿交易规模达2568亿元,占比23%;在线度假交易规模达792亿元,占比7%。

2024年11月18日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人数持续上升和短视频用户规模扩大,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和出货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513.5亿元和6907.3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数据产量不断增长和利好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时,分布式文件存储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市场规模占比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44.82%。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外企处于我国CAE 软件头部地位。2022 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Ansys(17%)、西门子(15%)和达索系统(8%),均为国外厂商。

2024年11月07日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不过,整体从市场来看,进入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120.27亿元,同比增长4.43%,扭转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趋势。从结构来看,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主要收入来源为电竞游戏直播收入,占比达79.45%;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分别占比8.86%、7.35%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浪潮的兴起和成熟,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快速发展,收入规模及下载量稳定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收入达10.87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43%;在线语言学习APP下载量为2.31亿次。

2024年11月04日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最多,超20家,湖北、山东、安徽、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重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均超10家。

2024年11月04日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为游戏游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4元,10年CAGR为7.5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4%,较2022年提升0.78%。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