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渠道”弥补电商体验缺失短板 但运营需要取舍 企业应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式

 导读:“全渠道”弥补电商体验缺失短板  但运营需要取舍  企业应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式。如果说两年前,“双11”还仅仅是线上促销的狂欢,那今年的“双11”无疑已成为全渠道商家共分消费市场“蛋糕”的大战。据国内某大型的电商平台人士表示,双11期间,线上线上打通的店铺将超过100万家,涉及国内外数千商家。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调味品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如果说两年前,“双11”还仅仅是线上促销的狂欢,那今年的“双11”无疑已成为全渠道商家共分消费市场“蛋糕”的大战。据国内某大型的电商平台人士表示,双11期间,线上线上打通的店铺将超过100万家,涉及国内外数千商家。

        何为全渠道零售?就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采取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无差别的购买体验。

        上述电商平台人士表示,“未来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就是线上线下融合做全渠道模式,这种模式最终会改变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全渠道”弥补电商体验缺失短板

        在实体零售低潮时,部分零售企业希望全渠道融合能带来新增长。同时不少电商也开起了实体店,抢占线下资源。

        这些曾将实体店逼入“死角”的电商,为何又要“复活”实体店?

        业内分析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传统的实体零售商纷纷“触电”之后,电商不仅失去了先天优势,反而因为缺失线下产品体验环节,面临竞争压力。因此,电商被倒逼着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设实体店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的场所,弥补自己的短板。

        事实上,零售业演变三步曲:单渠道时代、多渠道时代、全渠道时代。公开资料显示,1990-1999年,巨型实体店连锁时代到来,多品牌化实体店数量减少。单渠道模式经营的企业困境在于渠道单一,实体店仅仅覆盖周边的顾客。

        2000-2011年,零售商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双重渠道。多渠道相比单渠道的路径更丰富,但也面临着瓶颈:分散渠道、几套人马,管理成本上升;内部恶性竞争,抢夺资源,团队内耗、资源浪费;外部价格不同、促销不同、服务不同,顾客体验冰火两重天。

        2012年开始,企业关注顾客体验,有形店铺地位弱化。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人士表示,“如果纯粹做线上,跟线下完全不挂钩,那在这个时代也过时了。如果只做线下而不关注线上,也不行。所以未来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就是线上线下融合做全渠道模式,这种模式最终会改变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电商天使投资人李成东、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全渠道并不是什么新概念。现在又火了,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线上流量成本很高,甚至又出现线下比线上更好的情况,于是电商企业发力寻找新的渠道。第二,是一些电商品牌营销需求所致,例如化妆品之类的,有一些实体样本店更利于品牌构造与宣传。第三,是基于品牌营销的完善之举。中国的网购用户大概在45亿人,还有近7亿人是不网购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线下店可以完善品牌覆盖率。”

        美国时尚服装品牌Gap电子商务市场与渠道总监Cherry Zhu表示,“全渠道能够帮助我们更大化利用门店库存,从而帮助线上在断色断码率上有一个补充和提高,也能够帮助门店清掉一部分库存,降低库存压力。”

        “全渠道”运营需要取舍

        然而,就在众多企业前赴后继地涌入这种生存发展模式之时,命运也不同。最近几年,一些线下连锁零售品牌频频关店。据了解,早期落实O2O线下开店的女装品牌麦考林,直营店数量已从2011年的117家减至55;曾在世贸天阶开店的男装品牌玛萨玛索没多久就关门了。再如达芙妮,有人认为电商冲击是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新品牌风起云涌,老品牌份额下降是正常新陈代谢。国内快递老大顺丰的线下食品店探索很典型,从看不到商品的“嘿店”,“顺丰家”,到现在统一的“顺丰优选体验店”,一直都在艰难试水。

        最近,两家知名互联网服饰品牌韩都衣舍和茵曼创始人掀起“线上线下”口水战,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明确说,没有运作线下实体店计划,专注互联网多品牌运营。茵曼创始人方建华则回应:“互联网品牌五年内不做线下,没有未来”。

        企业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这恰好是时下最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互联网品牌是否要开线下实体店?

        “其实,生意就是生意,无论线上线下,赚钱是第一位的。”记者从李成东发表的文章上看到,当客户有全渠道消费需求,商家就根据自身投入产出比来确定满足的方式。韩都衣舍有互联网基因,线上市场足够大,他们选择只做线上也会活得不错。

        更确切地说,对企业来说,没有最好的生存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资源和能力的方式。在李成东看来,市场上很多低调的互联网品牌商家专注电商,活的也很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AI视频生成技术逐步从实验阶段迈向实用化,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AI视频生成在B、C端持续渗透并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06月30日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我国人机界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70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目前,行业已经形成典型的极高寡占型市场格局,德国西门子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驱动人机界面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6月20日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价值量占比高达55%。数控系统装备的机床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近年来,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我国正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发展,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稳步提升,带动数控系统行业发展。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安防系统是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并在多领域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智能安防已经从传统的物理安防、数字安防发展到了智能化安防的新阶段。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