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宽带用网速首次逆袭 电信宽带急需跟上市场转变与发展脚步

导读:移动宽带用网速首次逆袭 电信宽带急需跟上市场转变与发展脚步。根据宽带发展联盟的数据报告,今年的第三季度,我国的移动宽带4G的平均下载速率已经能够达到了11.83Mbit/s,超过了固定宽带网络11.03Mbit/s的平均下载速率。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宽带网络行业需求调研及十三五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根据宽带发展联盟的数据报告,今年的第三季度,我国的移动宽带4G的平均下载速率已经能够达到了11.83Mbit/s,超过了固定宽带网络11.03Mbit/s的平均下载速率。这是我国历史上,移动宽带速率首次超过固定宽带。

       而这只是开始,从2009年我国开始建设3G网络以来,我国移动宽带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我国4G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宽带的用户体验也在不断提升。而随着移动宽带的跨越式发展,在固网业务上独占鳌头,2008年才拿到移动牌照的电信,将迎来其从创建以来最大的危机。

       可能很多用户不太清楚我国宽带市场的发展历史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范畴区分,在聊宽带市场的竞争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梳理。我国的三大通信商其实成立的时间并不早,1994年之前,中国通信运营市场是被邮电一家垄断的,为了打破垄断局面,中国联通成立,98年,电信业经历第一次第重组,邮电分离出了原中国电信。这时的中国电信是全业务经营,只不过主营是固网。99年,中国电信一帮少壮派将移动通信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中国移动,只经营移动业务。至此,三大运营商才全部成立。在业务设置上,其实是有一定区分的。

       但随后几年电信业第二次重组,期间网通和铁通相继成立,全面进入混战时代。到了2008年,电信业迎来第三次重组,联通合并了网通,加强了固网业务,专心升级WCDMA;电信终于有了移动牌照,而且还有了海事卫星,还收入了联通的CDMA网络;移动收了铁通算是间接有了固网业务,近两年也正式拿到了固网牌照。三大运营商至此全部都进入全业务运营状态,不管是在固网业务还是移动业务上,都是竞争对手。

       不过众所周知,电信的宽带的优势至今仍然停留在固网业务,从2008年拿到牌照之后才开始发展移动业务,但是推动到现在,仍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在移动业务上,中移动原本占据领先优势,但3G时代因为牌照和技术的缘故,联通弯道超车,不过4G时代又回到了三国鼎立的混战局面,而直到今年第三季度,移动宽带4G下载平均速率超过固定宽带网络的消息一出,基本已经能够判定,押宝5G的中移动,在这场竞争中,已然跑到了前面。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将发生深刻的转变。一旦全面实现5G的商用化,三大运营商中,中移动将会在移动和固网宽带业务上全面领先,目前只在固网业务上保留少许优势的电信,在这个优势业务上也将失去竞争力。

       在3G上吃了亏的移动,押宝的5G,预计将在4年内就能迎来商用化。目前业界多数预测未来 5G 网络的平均速率可达 10Gbps。全球各地的科学家现在已在不断刷新移动设备连接的限制,英国近期的研究表明 5G 传输速度突破 1Tbps。5G网络网速在理论上可以达到现有的网速1000倍甚至更多,还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的功耗。一旦5G全面商用,技术更新后,同等资费下,中移动的极速移动业务体验,无疑会吸引大部分的移动设备重度使用用户。

       而根据赢者通吃的一般游戏规则,在移动业务上取得突破后,也将会带动中移动在固网业务上的增长。近两年,中移动在固网业务上,一直以大力度的优惠折扣攻占市场,办手机套餐送宽带服务的优惠全国都有。加上目前中移动主推的就是光宽带,一开始就直接用光纤技术接入服务,后期的宽带提速,中移动一开始就没有基础建设的门槛。光纤是宽带网络中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比起ADSL接入方式,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损耗小,中继距离长。而虽然在固网宽带业务上占据优势,但是电信在传输光纤更新上,目前还是落后于移动的。

       在万物互联时代,作为流量提供商,在未来互联共生这样的开放生态上,具备天然优势,在入口布局上,电信相较于其他两个竞争对手,并没有特别大的声浪,前段时间,电信和联通成功推动六模全网通的合作与发展,不少业内人猜测它们可能会在物联网上联手合作对抗移动。

       中国移动在拓展除了通信技术服务之外的新增长点,也在积极抢占优势生态位。它运用运营商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庭、数字产品、IDC、CDN、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满足基础接入和沟通需求的基础上,向数字化生活和数字化生产布局和拓展。特别是对于家庭宽带业务,大力推动打造智慧家庭,以连接来驱动未来发展。打算从光宽带和4G网络切入,以“极光宽带•4K电视”的互联网电视配置切入家庭娱乐,打造系列魔百盒终端,然后以此为基础拓展参与到家庭的智能生活中。

       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未来战略方面,中移动已经明显走在前列,在三大运营商中,在移动业务上最薄弱的电信,显然还没有完全跟上市场转变和发展的脚步,对手已经启程,而自己还在寻找方向,这会是电信危机的开始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