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科技巨头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寻找智能互联网新动能

 导读:中国科技巨头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寻找智能互联网新动能。泊车机器人根据地面的二维码定位将一辆私家车准确停放进车位;百度“云骁”无人驾驶车队在乌镇子夜路完成了直行、掉头、避让障碍物等动作;录入身份证,留下人脸信息之后,进出乌镇景区完全可以依靠刷脸轻松完成。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状深度调查及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泊车机器人根据地面的二维码定位将一辆私家车准确停放进车位;百度“云骁”无人驾驶车队在乌镇子夜路完成了直行、掉头、避让障碍物等动作;录入身份证,留下人脸信息之后,进出乌镇景区完全可以依靠刷脸轻松完成。

        技术驱动创新,这是今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今年互联网行业最明显的创新趋势。“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发觉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在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指出。

        谁的未来

        的确,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开启,上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开始商业化,从PC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积累用户贩卖流量进行盈利的模式,已经很难再去催生创新型互联网公司。“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必须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能源普惠化,才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巨大福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讲道。

        而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寻觅新的增长动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这个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出现独角兽。”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再次强调。在其看来,互联网的下一步是人工智能,并将人工智能作为底层技术应用于无人车、智慧城市、百度语音、地图、搜索等产品。新零售时代阿里则在加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

        与世界同步竞争

        在巨头们寻找未来的同时,也给创业公司带来一同起跑的机会。“未来两类公司不会惧怕BAT公司,一类是真正技术创新的企业,一类是做了BAT不愿做不能做的脏活苦活累活从而形成壁垒的公司。”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表示。

        人工智能、大数据被视为当前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硅谷进行三天密集学习之后,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CEO余凯感受到,“中美创新的脚步越来越同步,核心技术型的企业在下一个十年会大有机会。”

        地平线机器人主要提供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其客户大多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商,帮助这些电子类产品具备感知、交互、理解甚至是决策等人工智能功能。从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深度学习实验室(IDL)主任的职位离开,创办人工智能公司,在余凯看来,人工智能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他想要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跃迁的事情,这个事情,在中国还从未出现过”。

        不管是从数据积累、人才储备抑或资本力量而言,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从2010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呈现爆炸式增长,《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在AI领域共涉及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202次的投资,过去两年中国新增加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

        互联网出海技术是王牌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上网体验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正在逐步改造中国传统经济,不断推动手机、通信、数据产业发展,在中国互联网发展领先全球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互联网出海大势所趋。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地消失,并不是说我们的人员会减少或者人员消费能力会降低,而是人民消费能力的增速在降低,新用户在减少。”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分析。

        在其看来中国互联网的新增用户市场已经变得非常小了,每一家互联网企业都是在一片红海(甚至血海)之中进行厮杀。同时初级经济模式的用户基本饱和了,传统经济、互联网经济、新知识经济等这些初级的服务和经济模式,对用户来说都不再有吸引力。

        以APUS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在走向国际化,在更为激烈的海外市场,对产品和技术的壁垒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今年4月,APUS成为Facebook目前在中国选择的唯一一个合作伙伴。

        而之所以能够打开海外市场最为突出的优势即技术,APUS从本质上是在做一个智能手机的用户系统,但它却不像IOS、安卓那样庞大复杂,而是针对现有系统进行以桌面管理为切入的轻型突破,这项技术在海外市场鲜有竞争者。

        “技术倾斜和行业竞争造就的服务精神,是中国互联网出海的两大法宝,也是中国创造的核心。只有激活这两项,才能真正踏上国际赛场的跑道,在这场跑马圈地的盛宴中赢得自己的位置。”李涛强调。

        “中国创客们想要在海外市场争得主动权,手里必须紧握两张王牌——专利和技术创新。”触宝创始人兼CEO王佳梁表示。借助深耕输入法技术和电话功能的创新,拥有140多项知识专利的触宝打开了海外市场。在王佳梁看来,其下一步仍聚焦于“建立大数据中心,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

        无疑,技术创新正在重塑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也在开启智能互联网时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结构上,交通、住宿为在线旅游平台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来看,2023年我国在线交通交易规模达7753亿元,占比70%;在线住宿交易规模达2568亿元,占比23%;在线度假交易规模达792亿元,占比7%。

2024年11月18日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人数持续上升和短视频用户规模扩大,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和出货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513.5亿元和6907.3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数据产量不断增长和利好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时,分布式文件存储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市场规模占比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44.82%。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外企处于我国CAE 软件头部地位。2022 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Ansys(17%)、西门子(15%)和达索系统(8%),均为国外厂商。

2024年11月07日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不过,整体从市场来看,进入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120.27亿元,同比增长4.43%,扭转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趋势。从结构来看,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主要收入来源为电竞游戏直播收入,占比达79.45%;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分别占比8.86%、7.35%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浪潮的兴起和成熟,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快速发展,收入规模及下载量稳定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收入达10.87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43%;在线语言学习APP下载量为2.31亿次。

2024年11月04日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最多,超20家,湖北、山东、安徽、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重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均超10家。

2024年11月04日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为游戏游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4元,10年CAGR为7.5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4%,较2022年提升0.78%。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