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当下互联网行业网红经济风生水起 泡沫盛宴or资本狂欢令人拭目以待

 导读: 当下互联网行业网红经济风生水起 泡沫盛宴or资本狂欢令人拭目以待。网红经济,无疑是近两年的一个网络关键词。最新的克劳锐全球网红排行榜显示,国人包揽前十,papi酱居首。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微博营销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网红经济,无疑是近两年的一个网络关键词。最新的克劳锐全球网红排行榜显示,国人包揽前十,papi酱居首。此前,papi酱在其视频贴片广告招标会上居然拍出了2200万元的价格。随着papi酱、淘宝模特、协和姐等网络红人在网络上走红,网红经济也风生水起,跟着火爆起来。 

        流量忙变现 

        网红之所以衍生为一门生意,关键是把亿万粉丝点击而生成的流量变现,而变现的途径就是将粉丝的注意力转化为购买力,网红经济正在点燃崇拜式消费的大火。根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女性在网红店铺消费者群体中占九成,这与网红店铺大多集中在服装、美妆等行业不无关系。伴随着网红店铺向电脑外设、食品、户外等行业扩张,预计未来男性消费市场将迎来大发展。 

        网红借助互联网这个庞大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吸粉力”。网红依靠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利用爆料、搞笑、幽默的图文、场景化视频聚集起大量人气,并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将数以十万计的粉丝转化为消费群体,创造千万元的收益。“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其微博粉丝数已接近2000万,其微信公号的浏览量几乎每篇都是“100000+”,相关视频总播放量已超过3亿次。

        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人看准了这个商机,资本疯狂涌入网红市场,追逐丰沛的利润。以“人不穷怎么当网红”自我调侃的papi酱很快就成了风投们的“猎物”,其估值高达1亿元。319日,真格基金、逻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注资,总投资额为1200万元,成为2016年网红界的标杆性事件。 

        百度财经人物风云榜搜索指数排名第一的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网红,目前微博粉丝达到了248万,有机构预测他的网红身价估值超过10亿元。去年,《财经郎眼》节目制片人王牧笛和天翼资本合伙人匡澜共同创立了北京牧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大霄则成为该公司股东之一,同时也是公司微信公众号的“当家花旦”,他不仅继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发表财经文章,还制作关于A股市场的搞笑视频,给投资者带来“令人苦恼的笑”。网红经济在李大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花无百日红 

        既然是一波又一波的潮水,就会有潮涨潮落的周期。说白了,每一个网红,都只是短暂的网络现象,如过眼烟云,如同当年红极一时的痞子蔡、芙蓉姐姐、犀利哥等,走马灯似地来去匆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拨人来了,一拨人又走了。可见,寄生于网红的网红经济不具有稳定性,而是伴随着喧嚣和浮躁,网红往往昙花一现,与之相对应,网红经济也容易出现从烈火烹油到锅空灶冷的嬗变。

        再说,时下人们对网红经济颇有微词。在流量变现成为互联网商业逻辑的时代,网红经济无可厚非。但网红经济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硬伤”,就是网红时不时地以粗俗为卖点,吸引粉丝的眼球。网红们很多简单、直接的短视频选取日常生活中的“槽点”与“痛点”,单刀直入,毫不留情,网民随手一点便捧腹大笑,获得快乐。但很多视频内容时常会出现一些粗俗的言语。特别是一些“段子手”网红,那幽默诙谐的段子针砭时弊,也不乏哲理,但也时不时地透露出低俗甚至下流。由此衍生的网红经济不免被打上“灰色经济”的烙印,这样的文化传播,对国民素质是一种伤害。 

        目前的网红们“不靠颜值靠神技”,不仅要美貌如花,还要妙笔生花。但网红生命周期短、盈利能力弱等短板始终是网红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颈。更有人尖锐地指出,目前难谈盈利的网红经济,注定是一场虚假繁荣的游戏,速生速朽应是其铁律。但投资人不傻,他们之所以将巨额资本投放在网红身上,自然有利润想象的空间。网红经济在极短时间内能积聚起巨大的购买力,投资人在速战速决中也能赚得盆满钵盈。因此,投资人的商业表演应是跑步进入网红经济,捞一把就走。精明的投资人更愿意把资本投给相关网红平台,因为平台容易产生很多网红,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路遥知马力 

        网红经济要想走得远一点,差异化内容生产十分重要。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因为它像另一部文艺作品而被观众、听众或读者记住,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表演者因为他的表演风格模仿另一位艺术家而被人们记住。那些模仿者,尽管名噪一时,也会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名。网红经济必须走差异化道路,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品牌,如今再想模仿芙蓉姐姐扭动腰肢、搔首弄姿而成名几无成功的希望。网红经济必须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即与众不同的网红才能持续生命周期。 

        网红经济要想走得远一点,遵纪守法才是正道。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掌控着一柄话筒,但绝对不能胡说八道、信口雌黄。互联网应有纪律约束,网红经济也必须有制度约束。网红经济当然属于市场经济,但失去监控也容易“流产”。 

        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网红经济是可持续的,也将会实现常态化,但单个网红的持续走红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红只是特定时间阈值内的自我表现。目前,网红经济变现模式相对单一,盈利模式也在摸索过程中,但只要需求存在,这个行业就不会死掉。网红会随着优胜劣汰而实现自我净化,市场的乱象也会慢慢消失。 

        网红经济究竟是一场泡沫盛宴,还是一次资本狂欢?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连续4年实现上涨,主要得益于头部长青游戏的稳定表现以及多款跨端游戏在PC端同步发行,并且为行业迎来新用户潮。同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上线,也让我国各大厂商看到端游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的PC端游戏版号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我国端游供给侧将持续改善。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