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健身零食行业发展起步,健身市场打开健身零食巨大空间

       一、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健身零食是某些类复合健身人士要求的零食,既要不增加脂肪,又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供自身肌肉进行修复。

       不过,虽然绝大多的零食经过加工、富含惊人热量,但并不能一票否决所有的零食。有些零食对于热爱健身的人来说,既满足了能量的要求,还不会有过多的热量。

       1、坚果

       在以前坚果被视为高热量食物,实际上是健康脂肪、矿物质及纤维的重要来源。现在有研究证实,坚果具有帮助减肥的潜力。

       另外,坚果所富含的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如核桃、杏仁、榛果、腰果、花生),还有助于降低总胆固醇,减少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坚果不仅有上述的好处,更因为体积小、常温即可保存的优点,变成一种好携带的零嘴,只要算好总量,哪怕健身的时候一嘴馋,稍微吃一点,都很方便食用。

       2、牛肉干

       牛肉干是健身人群的主食之一,富有蛋白质及必需胺基酸,对于建构肌肉、修复身体的重要元素。在挑选牛肉干前,应尽量避免添加硝酸盐、味精、糖等调味剂的牛肉干;如此一来,你吃下的牛肉干才会是低热量、健康又有饱足感。

       3、水果

       水果是从上班族到运动员都适合食用的零食。由于种类众多,能提供的健康益处、营养素、维生素等指标皆不同。一般建议想减肥的人,可以多食用热量较低的香蕉、蓝莓、草莓、瓜果类的水果。

       如果是想要增重或快速补充热量,香蕉、芒果、凤梨等含糖量偏高的水果便会是优先选项。水果本身的营养素,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计算总量时可能要特别留意,依据当前目标做选择,才能避免超标。

       4、酸奶

       酸奶可以说是另一种完美零食,相较其他的蛋白质,优格更好消化。市面上有不少含糖量、脂肪量较高的品项,购买前记得多瞄一眼,有更天然的选项可以放进购物篮里。

       越是天然、健康的酸奶,不仅能提供钙质、酪蛋白,还有对肠道健康有帮助的好菌。然而,通常这种酸奶会比较没有味道,若不合胃口,加入肉桂粉、香料提升味道倒无妨。

       5、其他蛋白质来源

       目前有不少营养品厂商售有高蛋白饮品、高蛋白棒、鸡胸肉,使得营养补充品不再单调,让健身人群有属于自己的“小零食”。不过这些零食的价格普遍都会比一般的高一些,个人可视需求进行补充购买。

       二、中国健身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日,休闲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宣布沈梦辰代言其代餐产品子品牌“良品飞扬”。“良品飞扬”是良品铺子继儿童零食之后的又一子品牌,核心对象是泛健身人群、专业健身人士等,已推出包括“三重控糖蛋白代餐奶昔”、“低GI饼干”、“轻果谷物棒”等20多款产品。

       据统计,当前我国代餐市场规模大约在300亿元左右,其中健身零食市场大约占据1/4-1/3,2019年健身零食市场规模约为81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7亿元。

       2015-2020年我国健身零食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健身零食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已将体育健身被列入国民幸福产业,全民运动健身成顶层国家战略,各省市认领的2025年产业目标总和高达7万亿,远超国家5万亿目标。2025年健身产业规模目标认领最高规模的前三个省分别是:福建、广东和江苏。

       调查显示,当前虽然中国健身人口的渗透率还远不及美国,但从总量上看,已经与美国持平,达到46050家。其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房相对规模较早,但受限于市场容量,规模相对较小。

       中外健身房及健身人口渗透率对比

国家和地区

俱乐部

总人口

健身人口

渗透率

美国

4.5万家

3.27亿

6648

20.33%

中国

4.6万家

13.9亿

4327

3.11%

中国台湾

900+

739

46

6.22%

中国香港

300

2358

73

2.2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199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推进,体育活动意识明显增强;全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1.5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为33.9%;老年人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9岁。体育活动成为强身健体重要手段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巨大的健身人群为我国健身零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需求空间。(YM)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健身零食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连续4年实现上涨,主要得益于头部长青游戏的稳定表现以及多款跨端游戏在PC端同步发行,并且为行业迎来新用户潮。同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上线,也让我国各大厂商看到端游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的PC端游戏版号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我国端游供给侧将持续改善。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