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自主研发国产芯片性能已满足实用需求 CEC领跑生态体系

 导读:我国自主研发国产芯片性能已满足实用需求  CEC领跑生态体系。国产替代多路径发展,自主研发、开放合作、国际并购齐头并进:由于我国整个 IT 产业的起步比国际落后几十年,技术水平有不小差距。在实现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自主研发,以 CEC集团为代表;开放合作,以华胜天成和 IBM 的合作为代表

参考《2016-2022年中国SoC芯片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1、三大途径实现自主可控

       国产替代多路径发展,自主研发、开放合作、国际并购齐头并进:由于我国整个 IT 产业的起步比国际落后几十年,技术水平有不小差距。在实现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自主研发,以 CEC集团为代表;开放合作,以华胜天成和 IBM 的合作为代表;国际并购,以紫光集团的海外并购为代表。开放合作主要是在高端计算领域,海外并购则主要是在移动端芯片、服务器方面,目前看起来,自主研发已经逐步搭建自身生态实现产业化,开放合作和国际并购的效果尚待验证。

       自主可控三大主要发展路径对比

       2、自主研发国产芯片性能已满足实用需求

       国内处理器研发持续多年:由于国产计算机的处理器一直依赖进口,国产水平一直难以达到实用标准,而随着信息安全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逐步深入,进口芯片存在的“后门”逐步成为我国关键领域的严重隐患。

       国产处理器“取代”Intel、AMD 等国际公司的处理器一直是国家的战略和梦想。近些年来,中国主要依靠授权加借鉴的方式试图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处理器。而在处理器研发上尝试过的方案则多种多样,从 X86 到ARM 再到 MIPS 还有小众的 SPARC、Alpha 甚至安腾架构,国内几乎都尝试了。目前国内代表性的国产处理器方案主要有龙芯、申威、兆芯、飞腾、宏芯以及智能手机/平板领域发展最好的海思、展讯、全志等,他们所用的架构涉及 X86、ARM、MIPS、Power 及 SPARC、Alpha 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龙芯商业化进展缓慢:龙芯处理器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发的,曝光率最高,容易被大家当做国产处理器的代表。龙芯最初的研发选择了 MIPS指令集,从最初的龙芯 到目前的龙芯 已经发展了三代了,每一代其实又衍生出了多个版本,从单核、双核到四核、八核,从 180nm 工艺到28nm 工艺,从双发射到四发射,龙芯处理器的架构、规格、频率、性能都在不断进步。但其商业化进展始终过于缓慢,产品灵珑/福珑/逸珑等台式机的性能始终无法达到主流水平。

       飞腾是目前最成功的国产处理器,已能满足产业化条件:CEC 旗下的飞腾 1500A 芯片是集团与国防科大共同研制的一款最新国产处理器,于2015 年发布。该处理器与上一代飞腾 1500 及上上一代飞腾 1000 差别显著。上两代产品的架构是 SPARC,而飞腾 1500A 则是基于 ARM 架构的完全自主可控国产芯片,制程采用 28nm 先进制程。与上一代国产芯片相比,性能提升数倍,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关键技术国内领先,可实现对 Intel 中高端“至强”服务器芯片的替代。目前飞腾 1500A 芯片在专业性能测试中与 X86 架构下的因特尔酷睿 i5 评分相差无几,能够满足除办公外多种需求,具备国产替代条件。同样性能位居前列的申威系芯片的主要短板在于其内存系统不能够满足要求。

       3、整机适配完成,CEC 领跑生态体系

       整机平台搭建完成,自主生态具备良性循环基础:目前国内已经能够提供完整的生态体系,尤其是国家队 CEC 集团已经有能力完成全套 IT 设施和生态的构建,能够提供从芯片到整机到网络设备到操作系统和系统集成全套的产品和服务。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仅仅是党政和军队系统的国产替代空间即过千亿,如果再算上八大重要基础行业,则空间过万亿,足以养活本土的生态体系。在这些重要行业落地生根后,本土生态体系可以持续良性循环和进化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未来可进一步拓展到民用消费级市场。 CEC 集团在国内生态方面布局领先:目前在 CEC 体系内,终端和服务器整机平台是长城电脑;中国软件可以提供网络设备(收购迈普通信)、操作系统(中标和麒麟)、数据库(武汉达梦)、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并且 CEC 牵头与集团外的合作伙伴搭建了完整生态,比如在应用层,有 ERP 国内龙头用友网络等合作伙伴。除了 CEC 外,在系统布局自主可控方面比较强的集团还包括 CETC、紫光集团、浪潮集团、中科院等。但仅CEC 实现了从芯片到硬件整机到网络设备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完整布局,综合实力最强。 国内几大集团自主可控生态布局对比

       麒麟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重要行业和部门:银河麒麟是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电力、能源、政务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重点部门。在 6 月发射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中,首飞发射应用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核心采用的是正是CEC研发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该系统替代了Windows操作系统,与国产数据库、网络交换设备、显示终端、指挥显示软件等软硬件成功适配,首次实现了航天发射指挥控制系统全国产化。此前在东部战区陆军机关电脑也实现了全国产,采用的也正是装军用麒麟云系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