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阿里巴巴:核心盈利模式或迎拐点,生态体系建设彰显价值。2Q16单季阿里国内零售平台(淘宝+天猫)GMV规模达到8370亿,同比增速下滑至24.4%(其中天猫+33.7%,淘宝+19%),整体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低于25%。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生态城市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2Q16单季GMV 同比增长24.4%至8370亿,规模天花板临近
2Q16单季阿里国内零售平台(淘宝+天猫)GMV规模达到8370亿,同比增速下滑至24.4%(其中天猫+33.7%,淘宝+19%),整体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低于25%。
以阿里今日的庞大体量(2Q16单季GMV占社零总额10.7%,占整体网购80%;活跃用户4.34亿,占整体网购用户97%),GMV增速大幅放缓背后既是网购整体流量红利褪去的必然结果,也是品质化网购下京东、唯品会以及新兴移动电商平台分流的必然结果(阿里自然也存在天猫分流淘宝、移动端分流PC端的现象),预计未来阿里整体GMV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0%上下。
移动端货币化率首超PC端,货币化率持续提升空间有限
2Q16单季营收同比增长58.8%至321.5亿,其中国内零售市场营收同比增长48.8%至233.8亿,增速同比大幅提升24.5pp;在总营收中占比72.7%,同比下滑4.9pp,但依然是阿里核心收入来源。移动端GMV占比和货币化率的快速提升是营收大幅快于GMV增长的核心原因(2Q16移动端GMV占比达到74.7%,货币化率同比上升0.65pp至2.8%,首超PC端2.77%)。
阿里零售平台的营收来自广告和交易佣金,其中核心是变现流量的广告价值(占比70%以上),因此货币化率实际上也是由交易佣金和广告两部分构成(可以理解为平台商家的费用率)。考虑到各品类佣金扣点基本平稳,但这几年高毛利率的女装、化妆品等分流趋势明显,尽管理论上成熟状态下移动端货币化率将高于PC端(一方面移动端占据用户时间更长,占据用户广告价值更多,另一方面移动端购物客单价相对较低,实际2Q16也首次实现超越),但整体佣金率(货币化率)随品类结构调整的下行趋势或难以改变。
核心盈利模式迎来变革,生态体系建设彰显价值
我们认为淘宝和天猫逐步从电商生态体系(阿里平台引流+交易)转化为更纯正的交易平台(第三方引流+阿里平台交易),电商业务逐渐回归交易平台,云计算和金融等业务发展迅猛,公司盈利模式从流量变现转向生态体系的数据变现。蚂蚁金服(B轮融资估值600亿美元,上市公司拥有蚂蚁金服37.5%的利润分配权和33%的潜在股权)、阿里云(2Q16营收同比增长156.3%至12.4亿,连续5个季度翻倍以上增长)、菜鸟网络等生态体系成员的迅速成长将逐步接替淘宝和天猫,成为未来3-5年阿里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