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精度地图资源与行业壁垒:先入优势凸显 业内巨头方可玩转高精度地图。地图制作是一个繁复的过程,目前,就拿普通的互联网地图来看看,大致是通过实采和卫星遥感而成。通过开车沿着道路行驶,记录道路实景数据(如限速标志,路牌),通过卫星遥感,生产小比例尺下显示路网以及精细区域道路(如小区道路)。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子地图(数字地图)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1、资源壁垒:业内巨头方可玩转高精度地图
巨额前期投入,一般企业无法负担
地图制作是一个繁复的过程,目前,就拿普通的互联网地图来看看,大致是通过实采和卫星遥感而成。通过开车沿着道路行驶,记录道路实景数据(如限速标志,路牌),通过卫星遥感,生产小比例尺下显示路网以及精细区域道路(如小区道路)。由于要探测的范围太大,而且因为市政建设等因素每天都会有一些道路发生变化,为了采集足够多的数据并保持更新,图商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而高精度地图信息的收集相比于普通地图对信息的需求更大,行驶路段都需要配备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车进行实测。例如四维图新拥有 600 辆数据采集车,可以采集全景影像数据、路面影像数据、亚米级高精度GPS 数据、路测近距离激光雷达等高精度数据,因此花费会更高。
因此高精度地图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发优势大,边际成本低。从日本、欧美导航电子地图发展经历来看,经过前期快速发展到后期激烈市场竞争,国际范围内排名前五的地图提供商垄断出中国市场外 95%的市场份额。国内就前装地图市场而言,三大图商占据 99%的市场份额。造成这种市场结构是因为地图数据的采集和维护占固定成本绝大比重,在与竞争对手投入相当的情况下,没有稳定市场份额和良好的盈利,无法与其他具有先发优势并已形成规模的对手竞争。
根据统计,现今制作高精度地图每公里需要为花费数十万,即使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加,众包模式的推广,成本会有所下降,但前期还需要图商投入巨额资金。
人才积累需要时间沉淀
高精度地图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多年导航地图开发经验的积累和软件开发团队的支持,才能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满足自动驾驶对地图的需求。根据公布资料,在高德的数据生产基地中,有 1300 余名数据生产人员及 300 余名研发人员,四维图新拥有六百余人的外业团队,一千多人的生产团队;长地万方拥有 1000 人。
鉴于地图行业前期人力和资金投入高,利润兑现期长,因此即使获得地图制作或地图服务资质,能将其转换为商业产品的公司寥寥无几。
2、行业壁垒:先入优势凸显,地图研发时不我待
高精地图作为 ADAS 重要一环,涉及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整车厂在进行地图供应商选取时,必将经过长期测试和慎重选择,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换。利用整车厂相对封闭的供应链,图商的先发优势明显。以传统前装地图为例,目前主要有四维图新、高德和易图通三家地图供应商,占据 99%的前装地图市场份额,这三家地图供应商由于具有各自稳定的整车厂客户群体,因此整体前装市场格局很难发生较大改变。
传统前装地图的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