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农村电商存在诸多问题 推进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农产品产业发展必由之路。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但目前,电子商务行为大多局限于城市里的消费人群和部分服务商品类企业,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推广开来。
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一方面一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交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等,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性谋略
我国当前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为数不少,但由于农村软、硬件的缺乏,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校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进一步促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复杂化。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必须深入考虑区域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农产品需求的不可预知性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不耐久存,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
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窄,正处于萌芽时期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西部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积狭小,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全面等,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窄,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萌芽阶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出建设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众多电商大佬也纷纷下乡。阿里巴巴提出“千县万村”计划,试图在三五年内建立2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2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京东在全国2200个区县投资50亿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提出在2017年年底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覆盖;中国邮政在2012年就以 “邮掌柜”农村电商系统为媒介,在2015年年底设立了11万个农村线下网点、275个运营中心和100个仓储配送中心。
但是,农村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据统计,当前的涉农电子商务中,只有1%盈利、4%持平,却有7%严重亏损、88%略有亏损。这种结果与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平台销售产品的质量标准不统一,密切相关。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安全系数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健康农产品的诉求。
笔者认为: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区域特色农村品牌。为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建议依托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点的全农场电商网络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以农村电商网络交易平台倒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共同构建农村农产品源头溯源体系,通过溯源体系,消费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高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提供保障。同时,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或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一方面要从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全面规范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全过程,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要依托互联网营销模式打造出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以特色农产品发展带动一般产品发展的有层次、有梯度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对农产品品牌的辨别度,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市场。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电商大数据中心,优化我国农业供给结构。为实现农产品去库存、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建议以农村电商网络交易平台为基础,构建“农户—大数据中心—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大数据中心,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与反馈。首先,建议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牵头成立农村电商网络交易大数据中心,在分析农产品交易大数据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各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然后,农户根据市场供求信息,结合自身实际,自发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对农产品的类型、产量、面积等的调整,以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同时,政府应主导构建一个公开、透明、交互、共享农产品开源信息反馈平台,农户与消费者均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反馈,获得服务与帮助,以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困局。在此平台上,农户可以将自身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好的解决途径进行分享,通过开源式的讨论获得帮助;而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或及时反馈对购买农产品的意见与建议,包括对农产品的品质、农户的服务态度、物流反应时间等进行评价。
构建以高校为阵地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方式,发挥高校人才优势。针对目前电商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依托各省的高校资源,创建政府主导的“农村+高校+电商平台”三方价值共创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人才优势,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一方面,依托高校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开发专门的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项目,优化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渠道和形式,强化农民电商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与能力,逐步提升电商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接纳、运用水平。另一方面,将高校人才输送到农村去,建议由高校牵头,与当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机会与平台,让大学生走进农村,发掘当地自然禀赋资源和人文资源,发挥大学生特有的才智和优势,利用自媒体和社会媒体资源,助推农产品品牌创造,引领农村电商创业加速发展。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倡导的“调结构、去产能”为解决农村电商当下困境,推动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航之年,也是打响扶贫开发攻坚战的第二个年头。国家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农村电商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商业模式和因地制宜地产品供给体系成为推进全面脱贫攻坚战,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